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大变、乱局(2 / 2)

夷男心里苦笑不已,数年前在顾集镇外见到的那个青年的容貌在脑海中闪过,他也没想到,自己率军离开之后,颉利可汗会那样惨败在对方手中。

去年的泾州一战夷男也听说过,两位可汗再次携手,还是遭到了一场惨败,也难怪都布可汗与突利可汗宁可分裂,也必要杀此人。

“可汗真是好手段。”夷男深吸了口气,其实他是不想参与这一战的,他只想坐看大唐与突厥大战,帮着突厥击败唐军,对薛延陀也没有什么好处,阿史那一族再次盖压草原,薛延陀部落更难以立国。

相反过来,如果援手唐军击败突厥,很可能可以迅速立国,但夷男也并不想这么做……如此强大的中原帝国,难道不会将手伸进草原吗?

所以,夷男更希望的是坐山观虎斗,他甚至特地远远的躲到了郁督军山,就等着大唐与突厥两败俱伤。

所以,当大唐的黄门侍郎崔明干与驸马都尉乔师望携带册书、鼓纛而来,欲册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并许薛延陀部落建立汗国的时候,夷男迟疑不定。

事实上,在崔明干、乔师望远道而来之前,都布可汗遣派的使者早就抵达郁督军山,日夜劝说夷男起兵南下。

就在夷男准备一直拖下去的时候,都布可汗遣派的第二批使者到了,来的是东突厥执失部酋长执失思力。

执失思力抵达郁督军山后,未去见夷男,猝起举刀,将大唐使者崔明干、乔师望以及数十随从一并斩杀。

数年间,大唐先降服吐谷浑,后数败突厥,前后三位可汗都惨败而归,可以说如今的大唐已经是军威极盛,难道能容忍遣派的使者就这么死在漠北?

更别说死的还是一位黄门侍郎与一位驸马都尉,一个是博陵崔氏中坚,一个是李渊的女婿。

更何况,就算是前些年大唐与突厥几次大战,相互都有俘虏,但都没有下杀手,而两位使者现在死了,难道唐皇能容忍?

夷男虽然大怒非常,但却也无可奈何,权衡之后不得不领四万精锐日夜兼程南下,抵达凉州后只用了半日就攻陷了凉州,并与渡河的都布可汗的三万骑兵合军。….

此刻的都布可汗站在山包上,远远眺望南方,视线好似穿越千里……李怀仁,李怀仁,此次必要杀你。

当数万大军杀至长安城外的时候,不信唐皇还不肯砍下你的头颅!

只不过那位投信的人背后到底是谁呢?

都布可汗眼神闪烁不定,大唐已然一统中土,更覆灭梁国,擒杀梁师都,难道还有有人意图颠覆大唐社稷,恢复隋国吗?

不过此人能在关键时刻投书,而且点出了班定远夜杀匈奴使者逼迫西域投汉故事,显然有不轨之心。

回到军中,都布可汗让侍卫将人提来,这是一个相貌堂堂的中年人,行走坐卧均雅致,显然不是普通人。

听见都布可汗的再次询问,中年人深深行礼,“吾家主人别无他意,只有一个请求,且是大汗绝不会拒绝的请求。”

“说。”

中年人恭敬的说:“请大汗砍下唐魏嗣王李怀仁的头颅。”

都布可汗的眼睛都瞪大了,李怀仁,李怀仁,你的仇人这么多吗?

为了杀你,我不惜与突利可汗讲和,不惜许诺夷男自建汗国,但居然有人为了杀你,不惜引狼入室,就算长安城被攻破也在所不惜!

本以为我是天下最恨你的人,但现在看来,这厮背后的主人才是!

大变的出现不仅仅是在灵州、凉州,还有其他的地方,比如兰州,淮安王李神通已经是心神俱裂,不仅仅是因为铺天盖地而来,已经攻下凉州的数万敌军,也因为其他的变故。

在斥候回报之后,李神通第一时间收拢兵力,同时遣派使者南下去河州求援……燕郡王罗艺麾下的天节军,对阵胡人向有威名。

却不料本应该驻扎河州的天节军已经不见了……这让李神通极度的惶恐,既惶恐罗艺可能的动向,也惶恐于自身的处境。

作为一个屡败屡战……不,屡战屡败,而且还曾两度被俘虏的宗室将领,李神通本人都没什么信心,这位淮安王正在考虑要不要效仿侄儿庐江郡王李瑗直接溜回长安。

啧啧,李神通还不知道呢,就在不久前,出任幽州都督的李瑗再次弃城而逃,这时候都已经逃到了黄河边,就差渡河去陕东道了。

兰州虽然有三万唐军,但如今上下一片大乱,主帅李神通都想跑路,军心不稳那都是小事了,但还有一个地方比兰州更乱。

位于关内道与陇右道的交界处,数千骑兵正迅速向东南方向疾驰,军械闪亮,战马良驹,将士雄壮,显然是一支精锐骑兵。

前方二十里处,在夕阳的映射下,大震关似乎沐浴在一片如火的残阳中,但事实上,并不是似乎。

大震关已然门户大开,烈火正在熊熊燃烧,陇右道往关内道最重要的关隘已然失守,善战且狡诈的名将罗艺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偷袭,轻而易举的拿下了大震关。

虽然知道陇州总管李孟尝不会不闻不问,但罗艺没有去理会,而是留下部分兵力,亲自率三千余精锐骑兵迅速南下,只要过了岐州,就能进入京兆。

现在需要的是速度。

罗艺知道自己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寄希望于太子能够功成。

此刻的泾源县内,陇州总管李孟尝刚刚接到原州刺史张士贵遣派来的信使,是原州百泉县令李楷,得知突厥已然渡过黄河,即将攻伐凉州、兰州,一旦淮安王李神通难以抵挡,陇州将会承担起阻击突厥的重任。

大变、乱局在这一天同时出现在关内道的灵州、陇州,以及陇右道的凉州、兰州、河州,但最为重要的大变出现在京兆长安。

在夕阳落下的那一刻,李世民终于驱马进入了长安城。

39314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