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5章 最难的关都挡不住他?(2 / 2)

只是前几场做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容易。

不过苏神已经在这几场比赛里面渐渐找到了一些门道和办法。

也渐渐摸索到了换脚之后,应该怎么调整身体出去的姿态和角度,才能让曲臂起跑的能量被黄金三步完整继承下去。

而不是像之前一样。

曲臂起跑和黄金三步,那多多少少有些脱节。

“。”

苏神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自己的曲臂重心移动上,手指慢慢的弯曲成拱桥的形状,微微贴在起跑线的白线之后。

这一次,再试一试,看看好几场的调整后,是不是能和自己的所想一样,调整的更好,更加契合眼下的跑动模式和跑动节奏。

“希望苏神可以大直接晋级。”

杨剑刚说完,嘭————————————

电子枪声就立刻响起。

这一枪,响起枪声有些偏快。

偏快的枪声,其实在这个场地上更适合大家去启动,因为这样对于神经的集中度考验和意志力的专注性,都会相对更小。

因此这一枪其实大家的反应时间都还不错。

基本上趋于平常的正常状态。

卡特0.155。

钱伯斯0.155。

伊曼纽尔·比伦0.166。

杰里米·巴斯科姆更是反应时间达到了0.135上。

这一枪除了第一道新加坡选手,逸夫.尤加利,每一个人的起跑反应都突破了0.200。

这已经是整个短跑加上短跨比赛里面,整体反应时间最快的一组。

苏神是0.160,在这种场地下能有这个反应,已经是相当不错。

苏神也是并没有太过于强求起跑反应的时间。

他只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曲臂驱动之后,落地的感觉上。

换脚之后,其实曲臂起跑起跑结合四点一线支撑,都不是特别的完善。

这主要是因为换脚之后自己落地的第一下,支撑的脚已经换了个方向。

原本是右脚在前,现在换成了左脚在前,那启动落地之后的第1下,自然也会让落地支撑脚出现变化。

原本的支撑脚,已经在这一世支撑了八九年,早就习惯了这种节奏,而且这个脚踝的刚性和力度,经过这么多年的比赛检验已经是相当的有保证,可换脚之后……

你换成了原本从来没有作为第一落地点的支撑脚,光是这个脚的刚性,就需要重新解决。刚开始绝对没有原本那个支撑了八九年的落地脚有稳定性。

这个如果大家但凡是锻炼或者健身,就会有个基本的常识。那就是肌肉生长速度其实是可以很快速的,但是筋膜和韧带,这些连接的结缔组织等等,他的生长周期就会相对来说偏慢。

你想要打造就需要更加科学的方法,以及更大的耐心和训练强度。

这其实也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在健身房里如果你是自然健身的话,你很难出现韧带或者是筋膜的撕裂,但对于药物选手,出现这样的问题,频率就很高。

为什么?就是这个问题。

肌肉的生长速度在药物的推动下可以变得很快,但即便是药物,也都不能很好解决韧带和筋膜的强度提升。

所以当你的肌肉提升的太快,但你的肌肉周边韧带和筋膜没有准备好。

那么在做大重量的阻力训练时,就很容易出现拉伤乃至是断裂的情况。

理解了这个基本的原理,你就知道为什么苏神目前为止,唯独是最基本的曲臂起跑加落地起手式的这一下,总是还差点感觉和意思。

就是因为这个方面的改变,即便是他从去年世锦赛结束后就开始做准备。

时间也还是太短了些。

短跑运动员的爆发启动是相当具有威力的一下,这个已经被熬打了八九年的第一脚,和才刚开始担起重担的第一脚,光是脚踝的强度上就有很大的区别。

更不要说还有适应。

等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

这也是为什么兰迪并不建议,也不支持他在大赛年周期做如此大幅度技改的重要原因。

毕竟光说这个启动和第一步落地点的结合问题,就非常非常的难以解决。

你用了八九年的第一脚,和你刚刚用的第一脚,光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苏神在这个问题上也明显遇到了“困难”。

因为这不单单只是一个技术的问题和适应的问题了。

还有你对于这一只脚的实用感和大脑神经元发布命令的敏感度等等,简单点来说……

你除了上述这些东西之外,你还需要经验这个东西来加持你这个技术动作的流畅作出。

一般来说这个地方的技术改动,你别说就这么几个月,很多人要好几年才能把这个难关攻克。

这个方面你问问科尔利就知道。

他就是这个方面失败的标准化答案之一。

整个跑的过程还有技术动作都没有太大问题。

就是启动和第1脚支撑的问题,对比之前训练了10来年的感觉,实在是没有底气,也没有经验,太过于陌生。

“如果你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苏,你想要在今年的奥运年把自己的成绩进一步恢复。”

“那是不可能的事。”

这就是兰迪告诉他的原话。

也是苏神非常认同的一句话。

尤其是到兰迪看见这个问题,苏神花了这么多场比赛也没有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更加担忧起来。

也是你花费了这么多年训练的启动和第一脚支撑,怎么可能说突然换成了另一只脚,就能流畅启动和输出呢?

而这又是短跑里面最重要的第1步。

如果你这一步都做不好,会影响你整个后续的所有技术节奏以及输出的强度效果。

你到底还是个人。

不是真的超人。

这就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

你想想,刘翔换脚之后做8改7,一共花了多少年?才算是真正的把这个技术节奏打造好,进入自己的完善阶段?

上一世就是几年。

这个时间线上,虽然要短一些,但他真正重新回到13秒之内,也花了不少时间。

但……

这个问题只有苏神自己知道。

他其实。

已经是准备好了。

虽然这是最有难度的一个换脚后攻关点。

也的确相比其他的点,花费了他更多的时间。

但……

这个难关的守关能力。

也就到此为止了。

砰。

曲臂启动。

落地支撑。

四点连线。

感受力线的通畅后,动力链整个开始更好连接。

然后。

砰、砰、砰。

连续三步。

然后……

他就顺理成章的到了第一。

再然后。

在旁边观战,记录比赛的兰迪……

猛然就瞪大了眼睛。

“这……”

“怎么可能?!”

“他,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越是专业的人士,越是对这个行业和技改了解深入的人士。

越是看见苏神现在做出的这个连续性技术动作后。

越是感觉到震惊。

深深的震惊。

而且兰迪还在这一瞬间脑子里想到另外一个问题。

如果他这么快就能解决最难的一个点之一。

那是不是其余的难点对于他来说。

也是一马平川。

一推到底了???

如果真是这样……

兰迪不敢想。

现在的眼睛里已经只剩下了强势输出黄金三步的这个东方身影了。

:第一更,大佬们,新年好,新的一年看苏神如何成长吧!!!

然后新的一年,俺也在这大吼一声,2024第一波票票砸死俺吧,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