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四三协定,划分地盘(2 / 2)

八路军与美国人的协定是在4月3日先一步达成,基于此才有了国共双方在协定中的互相妥协,互相让步,所以被称为“四三协定”。

武器装备虽然在协定中并没有被提及,但这只是国民政府掩盖事实的遮羞布,所有缴获的武器装备八路军会全部留下。

然而协定中的很多字眼都包含不确定的含义,换句话说,协定本就是用来撕破的,国共双方也许会维持短暂的明面和平,但是私下里的较量永远不会结束,直到其中一方彻底倒下。

消息很快传到根据地,所有人脸上挂着喜色,冀鲁豫纵队的指战员们看到的事眼前的缴获,周维汉则是深切明白了所谓军事只是政治的延伸。

冀鲁豫根据地与豫东、皖北等地只隔着一条陇海铁路,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而周维汉对此早有准备,随时可以令13旅、15旅南下。

对于国军来说,豫东、皖北处于黄泛区范围内,且是日军占领区,其苏鲁豫皖边区的最精锐的一支国军主力一战尽没,余部再无进取之力,只能在黄河以南固守。

指挥部内,军区传来最新指示,国军俘虏的思想改造工作要抓紧进行,不合格人员不必留在根据地,可补充至东北军。

对此,周维汉做出针对性部署:“初期的成果是显著的,但是目前咱们跟国军已经谈妥,显然是没办法继续下去,之前的主要工作是甄别,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离开!”…。。

“我认为最近几天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那些不合格的人身上,虽然顽固不化,但他们之后大概率会回到国军队伍之中,不能让他们在这白吃白喝,大可以通过他们的嘴巴宣传一下咱们八路军的政策,只要他们在国军队伍一下,咱们八路军的影响力就在不断发酵扩大!”

周维汉此言主要是针对28集团军警卫团和其他一些在大杨集被俘虏的国军。

罗本忠闻言点了点头,随后问道:“跟着贺粹之一起投诚的国军中,顽固不化的人员数量也不少,这批人怎么处置?总不能跟大杨集的国军俘虏一个待遇?”

之前周维汉与贺粹之谈判的时候对于国军官兵的预估情况过于乐观,罪大恶极的直接枪毙倒也省事,身上有些小毛病或者单纯因为岁数大退伍者,地方政府在根据地安置落户倒也问题不大。

中间一部分群体身上恶习太多,且短时间根本没办法改造成功,如果安置到地方上也是极大的隐患,偏偏这些国军官兵是跟着贺粹之一起战场投诚的,周维汉要顾忌其他投诚国军官兵的想法,不能直接搞一刀切。

“具体有多少人?”

“1500,只多不少!”

周维汉摸了摸下巴处的胡子:“咱们中国有句古话,不患寡而患不均,在针对国军官兵的处理工作中同样如此,所以需要处处考虑妥善!”

“唉!”周维汉说着叹了一口气,他此时此刻还真希望有个政委在才好:“将人送至大杨集?”

“都交给东北军?”罗本忠试探性问道,见到周维汉点头随即闭口不言。

东北军如今依旧停留在巨野一带,随着国共双方合谈结束,于学忠多次催促冀鲁豫军区放行,显然已经接到命令南下。

周维汉准备给于学忠送一份大礼,不管是大杨集被俘虏的国军亦或者跟随贺粹之投诚的,只要是甄别出来不合格的,统统交给东北军,以后要是掰扯也是国军内部的事情。(本章完)

39314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