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望月亭赠诗(二)(2 / 2)

傅玉衡他凭什么能够获得如此褒奖?

“莫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好,好!”

傅玉衡已经泪目了,心中既有万丈豪情,也有无尽的酸楚。

他在南湘府担任这么久,从不与当地的权贵来往,专心读书。

关心南湘府的读书人。

可最后离任之际,一场晚宴,让他看清楚了这些读书人的嘴脸。

他深感自己的失败。

可没想到……那个为民请命,敢斩读书人脑袋的少年学士林亦。

却为他作出了一首足以传世的诗词。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傅玉衡脸色涨红,没有喝酒,但此刻却感觉有了浓浓的醉意。

这首诗醉了他。

“你叫林亦是吧?这首诗本使看还未题名,不如由本使来题名如何?”

廖清河呼吸都粗重起来,他看着林亦道:“你八品立命,应该还没有参加乡试,这首诗已达才气鸣州,本使现在便可钦点你为这一届的乡试解元!”

廖清河太清楚这首诗的价值。

足以让他青史留名。

只要这首诗还在,并且题上他的名字……必将流传千古。

哗!

众学士哗然,羡慕的眼睛通红。

尤其是苏童,感到一种极其憋屈的感觉,恨不得将林亦恨恨地踩在脚下。

他费尽心思想要去讨好的学政大人,却对林亦露出这种态度。

甚至连乡试解元的身份,都可以直接钦点。

林亦看着廖清河,皱眉道:“学政大人,你肩负一府的乡试之权,却将权力滥用到这种地步,你心中可有公正、公平四字?”

“……”

廖清河愣了一下。

教老夫做事?

林亦继续道:“学政大人,你觉得你配得上这首诗?”

廖清河脸色瞬间涨的通红,眼中快要喷出火来。

望月亭外。

半眯着眼的龙三,猛地睁开双目,死死地盯着廖清河。

右手已经摸向了腰间的绣春刀!

廖清河毕竟也是四品君子境的强者,他瞄了眼远处马车上的龙三。

更是心惊了起来。

‘这林亦到底是什么身份?连朝廷龙卫都要明着保护他?’

廖清河终究没有下一步动作,只是看向林亦,淡漠道:“林亦,本使不会勉强你,但希望你考虑清楚就好……”

林亦看了眼廖清河,选择无视,将《别董大》这首诗收起来,继而目光落在傅玉衡身上:“学政大人,此诗是学生为你而写,本就是赠与你的,收下吧!”

这首诗是前世先贤高适的诗。

能够让他的诗在圣文大陆流传,倒也不负……为往圣继绝学这句话。

前世华夏五千年文明,圣人辈出,他们的道,成就了华夏辉煌灿烂的文明。

自己立下为往圣继绝学的宏愿,其实就是继承圣人的大道,使其不朽,使其存续……

最终成就天下万世无疆之休!

“爷,赠诗你得题名啊,我看要不就题名……《望月亭送傅学政出南湘》?”

李文博的声音响起。

作为一个专业舔狗……他的舔,总是这么的润物细无声。

所有人眼珠子一瞪。

读书人的梦想是什么?修身治国平天下?

不!

是青史留名!

这题名一定下,傅玉衡之名,必将青史留名,万古流芳……

“万万不可,老夫之名,何德何能出现在这首鸣州诗之上?”

傅玉衡连连摇头,但眼眸深处的那抹期待……根本掩饰不住。

激动地身体直发颤!

这首鸣州之诗,若能够题上他的名字,就算现在要了他的命,也干了!

但必要的委婉还是要有的……

他读书是为了修身治国平天下,可心中……也是想青史留芳啊!

否则,他为什么会两袖清风?

不就是希望死后,人们提起两袖清风的清廉学政,就会想到他……傅玉衡!

——

情人节快乐!

小妹却只能孤独的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