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万千儿女赴前线,唯愿家国安康,世代太平。(2 / 2)

催泪系导演 天下小黑 1061 字 2022-10-01

因为《长津湖》最大的泪点大概是雷公的牺牲,而《水门桥》最大的泪点是七连再次点名的时候:“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

实到一人!我们听到的是数字,可是却永远都记的,那一个个数字代表着的是一个个牺牲的战士。

不是泪点低,而是就算是铁打的汉子在听到这段台词的时候,我相信都会忍不住红了眼眶。我想这一幕会成为许多人心中难以撼动的画面,会深深地记住这句台词。

从成长角度来看,伍万里真的成长了。虽然这是一部群像电影,但不得不承认,整部影片之中伍万里的成长线最为完整。

如果说《长津湖》大家看到的还是乳臭未干的渔家小子,他叛逆,他不听话,他想当英雄,那么《水门桥》我们看到的是坚毅勇敢的战士。

伍万里的成长有起伏也有契机,张小山的牺牲,雷公的牺牲,七连每个战士的牺牲,最后亲哥哥的牺牲,到了最后,伍万里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

当伍千里放手让伍万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知道伍万里已经是一名真正的战士了,而不是需要哥哥呵护和担心的渔家小子。

伍万里这条线的存在意义在于,从他的身上,我们总会看到希望,因为只要有人活着,七连的精神就不会灭,伍万里代表的是希望,代表的是千万的后来者。

如果说《长津湖》是电影景别中的全景,那么《长津湖之水门桥》,则是电影中的特写。

《长津湖之水门桥》几乎是从头打到尾,没一秒都是生死,每一次战斗场面都是那么惊心动魄,枪枪见血,残酷血腥。而战士们也在一次次的冲锋中一个个倒下,其中三营营长谈子为,七连神枪手、编号280的平河,七连指导员、编号135的梅生,七连火力排排长、编号221的余从戎,七连连长、编号162的伍千里等,成为了影片重点刻画的人物。他们的命运走向和英雄壮举,无不令人难忘,无不催人泪下!

看过影片的观众想必都深有体会,观影结束后,不仅自己的心里不是滋味,身边更是哭倒了一片,七连每一位战士的身影以及牺牲时的画面久久不能消散,虽然如今的盛世如他们所愿,但这些将热血与生命奉献在异国他乡的英雄们,终究是没能看见。

鲜血流干,“平澹”牺牲的谈子为,至死不忘女儿的梅生,舍身取义的平河,燃烧自己,拯救连队的余从戎,以及只身炸桥的伍千里,那种感受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最后引用曹植《白马篇》中的八句诗,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但《长津湖之水门桥》更高明的地方在于,七连的战士们为国捐躯、康慨赴死背后的精神源泉,恰恰来自于“父母、子与妻”以及身后的这片祖国和故乡的热土。这也是人民志愿军战士们在格局和精神境界上远远高于古代游侠儿的地方。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长津湖畔,水门桥上,万千儿女赴前线,唯愿家国安康,世代太平。

这就是我们铭记那段用鲜血和生命染成的历史,缅怀那些为我们如今的国泰民安、盛世繁华,付出了青春和生命的革命先烈的真正意义!不是吗?

向那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那些英雄们致敬!

你们该被后世子孙永远铭记,永远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