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最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对贫穷的想象(2 / 2)

催泪系导演 天下小黑 1116 字 2023-06-02

“有的人打驴,有的人护驴;有的人打水也不忘把蝌蚪放回池里,有的人路过也要抓蛤蟆绑在手腕上;有的人说借是一码归一码,有的人要别人献血问你衣服还合身吗;有的人累死累活砌砖盖房只为能够安安稳稳过日子,有的人不提前商量给别人申请楼房,拆人砖房只为那五千块钱差价;有的人在人情世故中想找一份体面,有的人选择隐入尘烟好久没有看到这么鞭辟入里的乡土影片了。

尽管《暖春》延续了李易导演的催泪风格,尽管《隐入尘烟》看完让人心头发堵,可是我还是更喜欢《隐入尘烟》,因为《暖春》这样的影视作品,这样的歌颂真善美的作品,很多,可是《隐入尘烟》这样的诠释苦难的影片太少了。”靷

“向城市一次次无偿输血的,是农民。”

“《暖春》的故事发生在物质匮乏,经济落后的年代,可影片里面的小村子里,虽然物质不富裕,但是精神层面上,却无比的饱满,所有人都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或许有人会觉得不真实,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可以肯定地说一句,这很真实,至少在那样的时代,《隐入尘烟》里面那样的事情,绝对要少于现在。

时代在发展,经济在腾飞,伴随着农民们一次次无偿地向城市输血,许多人富裕起来了,就如同张永福一家,他们无疑是先富起来的人,可他们却依然在对最底层的农民们贪婪地吸着血。

《隐入尘烟》里面展现出来的人情的冷漠,其实何尝不是整个社会的一种缩影?”

“最可怕的,不是被贫穷限制了想象,而是有一天,我们失去了对贫穷的想象。”

“沉稳、沉浸但不沉闷,细节动人,还有一些别致的趣味。但是我看时候一度觉得自己都残忍,诗意也是一种残忍了。能吃苦的人会有越来越多的苦给他吃,能忍受的人会越来越能忍,可一旦见识过活着的美好、爱的感觉,一切也不再想忍了,活着比死还难受。以及,再惨再苦的男人,都会有比他更惨的女人。”

“先看的《暖春》再看的《隐入尘烟》,心情突然就变得无比的糟糕!”靷

“不记得哪里看过的话,说华国的农民是很好的,农民像土地一样沉默,像土地一样深厚,而马有铁就像土里长出来的菩萨。”

“观影过程中,我常常感到不安:马有铁站在房梁上的时候我怕他摔下来,马有铁被叫去抽血后他再回去干活的时候我怕他突然倒下,他们下河搓背的时候我怕贵英被大水冲走,就连下河时候闪过的灯光我都害怕,我还怕那头驴哪一天突然就倒下了。”

“看完《隐入尘烟》再去看《暖春》,感觉这或许才是完整的,单纯的《隐入尘烟》或者《暖春》都只是一个面,只有两者一起,才是完整的两面。”

“有的农村像《暖春》一样暖人心扉,可也有的农村像《隐入尘烟》一样让人觉得残忍和绝望!”

“当下的电影,离大地离泥土都太遥远了,遥远到仅仅是注视着这些真实得有些残忍的镜头,我时常感觉窒息。地里的麦子注定是要被镰刀收割的,只是收割的时候,它们痛不痛呢?你甚至无法为它们流一滴泪,因为眼泪过于虚伪了。从冬到春到夏到秋,它们静默的一生,幸好,还有人在乎!谢谢李易导演!”

“新时代里我们总是看新的、有趣的、未来的,但是过去的影子一直都在,那些埋在血液里的痛苦,是麦子一般摇曳的宿命。”

当然,不是说没有差评,实际上差评也有不少。靷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原谅我见识少,《隐入尘烟》也好《暖春》也罢,都拍的太过刻意了,前者太苦,后者太甜,可这都不是我们真正的农村!”

“狗导演估计也是对电影没信心,怕被人喷,所以两部电影一起上,可我要说,该骂,我还是要骂,马有铁这样的人,他勤劳,干农活是把好手,老实肯干,这样的人会被人嫌弃?不能吧?不过,我能理解,因为,李易本身就和农村没啥关系,反正就有种荒唐的感觉。

好像在他的眼里,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不是像《暖春》一样的富有人情味,就是像《隐入尘烟》那样人情冷漠,仿佛这个世界只有这两种人一样。”

1秒记住:。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