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山民来投(1 / 2)

王羲之题字的六角扇,仍然被林婉婉收在了阴沉楠木盒子里,暂时先跟她的那些名家字画一样,锁进一个大木箱里保存。

当天下午,镇上来了信使,是长安的来信。

一共有三封,两封是李丽质和程咬金之妻崔氏写给林婉婉的,信里除了向林婉婉问好,还附上了两家工坊和商铺的大致利润情况。

林婉婉离开长安之时,与她们双方约定好半年一次分红,分别在半年报和年报之时。

原本林婉婉在长安时,大家是一个月分一次的。现在她离开了,山长水远的,便改成了一年两次。

除了林婉婉的信,小青玉也收到了一封来自皇宫内小李治的信以及礼物。

小青玉极兴奋地捧着信,她现在的识字量已经可以了,但跟李治的水平还是不能比的。

李治虽然年纪比小青玉小,但人家享受的是大唐最牛的大佬们的教育,还有李世民偶尔的亲自教导,哪里是小青玉这样惫懒的学生能比的。

大唐人结婚的早,启蒙也早。李治开始认字学习时,小青玉都还没遇到林婉婉呢,差不多可以算是个没什么自己想法的小肉团。

后来林婉婉收养她了,又多是宠溺得多,对于她学习上的事,基本不做要求。

大唐想要做女官,得进宫当值,就像上官婉儿给武则天当秘书(内相)一样。

林婉婉并没有想过让小青玉过那种伴君如伴虎的生活,对她学习之事超级佛系,在幼儿阶段肯定是让小青玉以玩为主了。

也就是崔莺开始成为小青玉的教习嬷嬷后,才开始对她有了各种要求。

只是这要求里,也是以学习贵族规矩礼仪为多,而不是各类经史。

再加上大唐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正统教育肯定都是文言文。

李治要是写白话文,小青玉还容易看懂一些。偏偏他因为长期接受了皇家最正统的教育,之乎者也是信手拈来。

写的信自然也是这个风格了。

因此现在小青玉看着李治的信,就出现了好几处读不明白的情况。

还得捧着信来问林婉婉。

最后在林婉婉给她解读了一遍后,小青玉忽然感叹道:“还是要多读书啊,不然连信都看不懂。”

人小鬼大的模样,逗得林婉婉直乐。

李治给小青玉带来的礼物是一只很别致的机关兽,宫里的大匠给他做的。

即使小青玉拥有许多林婉婉从现代买来的木制玩具,但必须要承认,并不一定就比大唐的强。

在这方面,现代人拥有的优势是开阔的思路以及便携的机械,可人家大唐能走到皇孙公子面前的,那都是行业领军人了,他们做出来的木制玩具更加精巧和益智。

小青玉拿到这只机关兽,也是爱不释手。

于是马上就准备给李治的回礼及回信,比林婉婉可积极多了。

林婉婉都没有想着第一时间写回信呢,她就坐在小青玉的身边,给她指导回信。

正享受着难得的亲子时光,忽有手下人来报,又有衣衫褴褛的山民捧着过期的户籍来投靠了。

“噢,那就先让云裳和霁月处理吧,等洗干净、吃饱了,再领来见我。”林婉婉随口吩咐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