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不欢而散的合作(2 / 2)

但是。

在此后的数年里,碱性染料电池并没有在世界上推广开来,原因只有一个:价格高,寿命短。

这两个缺点,放在一些不计成本的项目上,肯定是没有问题。

但是民用产品讲究的是价格低廉,经济实惠。

以至于到了后世,这种燃料电池项目,只能成为PPT上骗人的项目。

而刘教授竟然还将这项目当成宝贝。

真是可笑。

不过李东来倒是能够理解刘教授。

毕竟他的研究资金来自上面,仅仅需要为上面负责,搞出了成果,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说不定能够功成名就。

就算是搞不出来成果,也没有什么后果,到时候用实验数据发几篇论文,那么在学术圈的地位,又能增加不少。

有这种稳赚不赔的项目,他为何还要冒险去研究民用电池技术呢?

“行了,刘教授,现在要是上面断了你的研究经费,你还能讲出这种话吗?”

理解归理解,李东来还是毫不犹豫的回怼道。

在后世,国内的科技发展之所以迟缓下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刘教授这种人占据了高位。

“伱....”刘教授没有想到李东来会一点都不给他一点面子。

要是李东来不是轧钢厂实验室的主任,早就将他撵出去了。

李东来还要忙工作,也没有心情同刘教授斗嘴,没有再理会他,站起身就离开了。

刘教授气得嘴唇发抖,摇动电话向部委告状。

原本想着可以凭借自己研究所所长的职位,还有在学术界的地位,逼迫部委向轧钢厂实验室施加压力。

只是没有想到,对方听到他的诉苦之后,只是淡淡的安抚了两句,就挂掉了电话。

“啪”

刘教授将电话摔在桌子上,气愤的说道:“太可恶了,一个毛头小子,只不过是搞出了两三样发明,就敢在我面前指手画脚,要是我有轧钢厂实验室那套设备,早就将燃料电池搞出来了.....”

这时候,刘教授的助理,听到这话,眼睛顿时亮了。

凑过来,压低声音说道:“教授,既然轧钢厂实验室现在准备研究电池,咱们研究所是这方面的扛把子,可以插一脚啊!”

“插一脚?”刘教授神情有些茫然,上下打量助理。

“对啊,咱们可以派遣研究员入驻轧钢厂实验室,要是轧钢厂实验室搞出了名堂,那么这里面就算是有了咱们的功劳,要是李东来玩砸了,那倒是就是您出面的好时机了。”

听完助理的话,刘教授猛地一拍巴掌,大笑着说道:“好啊,小王,没想到你竟然能想得出如此高明的主意。”

助理舔着脸笑道:“教授,这都是您教导有方啊。”

刘教授思忖片刻,觉得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亲自带上资料来到了部委。

部委的同志在得知刘教授的想法后,立刻举双手表示赞同。

刘教授可是国内在电池方面有名的专家,要是能加入轧钢厂实验室的电池研究项目,项目的成功率将会增加不少。

于是负责联络的同志,亲自拨通了李东来的电话。

“什么,京城电池研究中心的刘教授想跟我们实验室合作?不好意思,我们实验室全体研究员就能觉得刘教授的水平不够格,没有办法同他合作,再见!”

听着话筒里传来的嘟嘟嘟的忙线声音,部委的同志一脸茫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教授迫不及待的问道:“怎么样,轧钢厂实验室那边是怎么说的?”

“李主任说你不够格....”部委同志瞪大眼。

刘教授:“.......”

他眼前一黑,差点晕倒了过去。

太可恶了,这个李东来实在是太可恶了。

一般来说,像他们这种档次的人物,即使和对方有什么过节,也不会表露出来。

双方在想着如何置人于死地的时候,依然会笑脸相迎。

李东来这小子,也太不讲规矩了。

可是就是这种看似不讲理的做法,让刘教授感到无计可施。

.....

李东来当然不清楚刘教授的小心思,他就是单纯的看刘教授不顺眼,不打算同刘教授合作。

另外,他现在也有了更好的合作伙伴。

东南化工材料研究所的刘明德教授。

刘明德教授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铅酸电池的,并且也曾取得不菲的成绩,但是由于碱性染料电池是目前电池研究的主流,所以上级逐渐削减了研究经费。

同时受限于技术水平。最近几年,刘明德教授都没搞出什么新鲜玩意。

办公室内,李东来指着刘明德教授的材料,对张青翠说道:“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张青翠赞同:“根据资料显示,刘明德教授在研究所里拥有一个五人研究小组,要是能将这个研究小组带回京城的,咱们肯定能够事半功倍。”

“你现在就给我订火车票,我马上前往南方。”

李东来是那种雷厉风行的性子,决定了之后,立刻让张青翠购买了火车票。

连家都没来得及回,只是打电话告诉了丁秋楠一声,李东来就带着张青翠,乘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抵达了东南的一座小城。

走出简陋的火车站,李东来搓了搓手,哈出一团白色雾气。

耳边传来的了张青翠兴奋的声音:“李主任,你瞧,那里是迎接咱们的人。”

李东来顺着张青翠的手指头看去,果然在不远处看到一个身材消瘦的年轻人,举着一张牛皮纸做成的牌子。

上面写着“热烈欢迎李教授莅临”

李教授....李东来这才想起来,自己竟然也是教授。

他伸手朝那年轻人挥了挥。

那年轻人会过意来,拿着牌子大步的奔了过来。

可能是在寒风中站立时间过长,年轻人的小脸冻得红扑扑的,头发上沾满了寒霜。

“同志,你等多久了?”

“由于怕耽误时间,我早晨五点钟就来了,等了大概五个小时....”那年轻人不好意思的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