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好好打听(打滚求月票)(2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2001 字 7个月前

九阿哥有些心疼阿克丹了。

舒舒这回没有反对。

对一个不能承爵的皇孙来说,御前印象的好坏就太重要了。

即便不是当着康熙面前奉承,可康熙赐下东西,晓得孙子抓周正好抓上了,也会舒坦些。

等到回府,九阿哥才晓得太后也有赏赐下来。

夫妻两个打开锦盒,里面是个四宫格,装着四样金器。

第一个是小金碗,小孩拳头大。

夫妻两人都怔住。

舒舒伸手拿了起来,沉甸甸的,一斤打不住。

她看着九阿哥,想起了三十七年刚嫁过来的时候的那只金碗,好像过去许久了。

九阿哥挑挑眉,将刘嬷嬷之流撇开,生出担心来,道:“丰生他们不会咬吧,别崩了牙……”

舒舒想想三个孩子的习惯,乐意往嘴里塞东西的只有尼固珠。

她就笑道:“只有尼固珠会咬,说不得跟爷一样,也留两个牙印……”

第二样是小金马,第三样是笑口常开的金弥勒,这两样分量比金碗还重些,是实心的。

第四样是荷花图案的金香囊,看着古朴,像是有年份了。

夫妻两个关上锦盒,没有说旁的。

也是四样,这就是规矩了。

次日,得了吩咐的金依仁就亲自送了晬盘与赏赐过来。

九阿哥不在,季弘就要回江南,九阿哥带着曹顺去跟季弘吃饭了。

来的是内务府总管,还有皇上赏赐在,舒舒就到前院来。

金依仁还是头一次见舒舒。

虽说前年圣驾南巡时,舒舒也跟其他人一样住在杭州织造府,可是男女有别,也没有打过照面。

金依仁看了一眼就低头。

个子高,相貌出色,眉眼看着很柔和,跟名声不相符。

要知道,这位九福晋,可是能拉十力弓的将门虎女,性子听说也刚强。

反正就是高门贵女,有骄娇之气,刚嫁入皇家时跟八福晋针尖对麦芒,九阿哥跟八阿哥也因此疏离。

还真是一个被窝睡不出两个人来。

金依仁想起九阿哥之前的和煦,觉得九福晋这柔和,真心觉得这两口子都不实诚。

尊卑有别,他只能恭恭敬敬的。

舒舒也好奇这位前任江南织造。

按照红学家们的溯源,这家就是四大家族薛家的原型。

是四大家族中凋零的比较早的,没有了官场势力,可是却依旧是不差钱。

父子两人把持杭州织造府三十多年,负责皇家采购,这中间过手的银子有多少?

要知道杭州跟另外两个织造府相比,可是多了一个海关。

海关这里走的不单单是商人,还有南洋使臣。

就算不沾人参买卖的边,金家也不差钱,更不要说还有人参这一项……地安门大街,百味居,二楼雅间。

九阿哥做东,曹顺做陪,给季弘送行。

除了相处好几年,比较亲近之外,九阿哥也想要打听打听安七在江南的势力。

“他去江南应该没有几年,你们家的高丽参之前应该不是从他手上过的吧?”九阿哥问道。

季弘点头道:“前年下半年开始,他才垄断了高丽人参在江南的销售,高丽的商船,也大多有他的份子。”

九阿哥好奇道:“他那样的年岁,扯着大旗就有人服他?”

季弘道:“他手上不单有明相的帖子,还有康亲王府的帖子,是巡抚衙门与盐道衙门的座上宾。”

九阿哥挑眉,居然这样简单。

不过江南富庶,对于士绅百姓来说,这就是手眼通天的。

至于是勋贵家的家奴,还是真的高丽商人,反而不重要。

这就是借势了。

也有王公府邸的奴才下去勒索主子门下旗属官员的,但是吃相都难看,直接要孝敬银子。

像安七这样,能有这样成色,很是不容易。

曹顺道:“他是三十六年去的扬州,当年就去江宁拜见我大伯,他是纳兰家户下人,我大伯跟纳兰大爷有旧,当时还跟扬州那边的商会打过招呼。”

结果几年功夫,从三流盐商,晋身一流。

偏偏他拿到的盐引,是后增加的,不占之前盐商的份额。

他京城还有靠山,自然没有盐商会乐意跟他对上。

安七也晓得分寸,盐务上赚的差不多,也没有太大规模,反而抽身经营其他买卖。

季弘提了一杯酒,道:“虽说早就因皇商的事情,谢过九爷,可这里要再谢一回,安七插手洋船,影响最大的就是季家,要不是前年借着九爷的光,成了皇商,那万宝楼能不能保全都要两说……”

九阿哥听了,纳罕道:“你们家都富了几代人,还混了江南首富的名头,居然差点让个毛小子跟吞了?”

季弘道:“我家就是虚名,还有就是子弟读书多,有族人出仕,姻亲人家也多是江南世宦人家,对着京城勋贵,底气并不足……”

这也是为什么圣驾南巡时,随行王公敢去季家商行勒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