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恩与惩(2 / 2)

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2474 字 2个月前

不过晓得是李煦弟弟进京,也就觉得是路上耽搁的缘故。

冬日赶路辛苦,长途跋涉,耽搁旬日也寻常。

她就放在一边,不大留意了。

等到九阿哥从衙门回来,听说李家的寿礼到了,看了礼单,神色有些纠结。

舒舒道:“跟之前的例差不多,有什么不妥当么?”

九阿哥道:“就是听季弘来京的时候说过一嘴,说是李煦在苏州名声极好,为人也豪气,家下人口也多……”

舒舒道:“他父亲做到二品巡抚,是高官显宦,应该有些家底,到了苏州,富裕之地,日子豪奢也不稀奇,”

九阿哥挤眉弄眼,道:“家下人口,可不单单是使唤的奴婢,还有养女……”

舒舒明白过来九阿哥的意思,这是听说李煦养丫头了,以为是孝敬他的。

这……多少有些没有自知之明了……

舒舒想起了八阿哥的外宅,道:“那……是不是八贝勒的外室,就是江南来的女子,才不好收入皇子府?”

九阿哥听了,一下子坐直了,道:“还真像,那……是李家送的?不能吧?总觉得八阿哥在李煦眼里没有那个份量,就算李家送人,一时半会儿也轮不到他!真要连八阿哥都送了,那不是人人有份了,否则得罪人,比八阿哥身份高的,跟他身份差不多的皇子,总共十来个……”

舒舒晓得,李家最后是“八爷党”。

不过眼下大阿哥还在,八阿哥还不露头,李煦一个天子心腹,即便投机也投机不到八阿哥身上。

那就剩下两种可能,一种是八阿哥的外宅不是李家送的,是旁人送的。

另一种可能是人是李家送的,但是不是给八阿哥的,是给大阿哥后,大阿哥转手送人的……

*

“咳……咳……咳……”

南书房值房,都是八阿哥压抑的咳嗽声。

从昨天开始,八阿哥就清嗓子。

今日咳嗽压不住了。

听这声音,像是要将肺都咳出来。

三阿哥与七阿哥本看着题本,眼见都望向八阿哥。

原本躺着养神的五阿哥,也都被咳精神了。

关键是值房就这么大的地方,这听着声音,都叫人嗓子眼痒痒。

三阿哥露出担心来,道:“好好的,怎么着凉了?这可不能强撑着。”

五阿哥并不担心八阿哥,反而望向七阿哥,觉得七阿哥好像难逃一劫,

七阿哥正坐在八阿哥对面,这样咳嗽,不喷一脸也差不多了,不过了病气才怪?

八阿哥的脸色也不对,好像连脖子都红了。

五阿哥忙起身道:“我打发人传太医……”

八阿哥也晓得自己不对劲,身上发冷,可是手心又滚烫。

少一时,太医到了。

等到给八阿哥诊了脉,就是外感风邪、肝火旺,引发高热,开了散热止痛的方子。

八阿哥想要坚持,三阿哥忙道:“快回家休养几日,这带病入宫可犯忌讳!”

八阿哥身上也确实轻飘飘的,并不逞强,起身道:“那几位哥哥多辛苦,弟弟先回家歇歇……”

三人都没有异议。

八阿哥就出宫回家去了。

他在贝勒府里起居处是前院书房。

平日里八福晋过来的并不多,书房里也有两个丫头服侍。

可既是八阿哥病了,八福晋这个当家主母就不好大撒手,也就搬到书房来。

两个服侍笔墨的丫头,直接负责熬药喂药。

八福晋则是衣不解带,全天候的陪伴。

一时之间,贝勒府上下都晓得八福晋照看八阿哥用心。

许是八阿哥总也不病的缘故,这一回八阿哥的病就有些缠绵。

一个小小的风寒感冒,三、四天都没好,还有加重的样子。

太医院的方子,喝了也没好转。

八阿哥也烧得稀里糊涂。

一时之间,贝勒府的气氛就不大对。

八福晋又请了一次太医,重新下了方子。

须臾三日过去,依旧是没有好转。

八福晋气得大骂,不再信太平方子,打发人从外头请了不少大夫入府,不仅有内城的,还有南城药铺有名的大夫。

“都是糊弄人的太平方,吃不好也吃不坏,全靠自己熬,好好的轻症熬成重症,这不是坑人是什么?”

她的抱怨也没有瞒着人,当着外头的大夫将太医院上下嫌弃了一遍。

诊脉的结果大同小异,方子也增增减减的,总算是八阿哥的病才有些了起色。

八阿哥虽烧的迷迷糊糊的,可是也不是全然昏迷,有时候也能听到外头声音,就是眼皮子沉罢了。

他听到八福晋的关切,也听到了八福晋的担心,还有最后的暴躁。

八阿哥的心里刚开始是感动,随后就是觉得古怪。

夫妻两人情分如何,旁人不晓得,他心里还不晓得?

为了照顾自己,夜不安枕,那还是郭络罗氏么?

她娇宠着长大,哪里会是能照顾人的?

八阿哥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可是这里不是郭络罗氏的正院,是自己的书房,熬药喂药的是书房的丫头……

八阿哥觉得,自己想多了。

饶是如此,等他精神好些,还是面带感动的劝了八福晋回正房,而后留了药渣,吩咐身边太监找人查看。

结果查了一回,一切正常。

八阿哥的身体也一点点轻便了。

仿佛真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八阿哥想到了舒舒,要知道宫里长辈对舒舒的宽容与慈爱,就是建立在她照顾九阿哥用心上。

八阿哥怀疑,八福晋是想要照顾自己,重新树立名声。

他倒是不反对,仍旧觉得怪怪的。

皇子生病,又是个好人缘的皇子。

各家有往来的人家,也都打发人过来问询。

沸沸扬扬的从外头请大夫,也引得京城百姓的关注。

大家正闲着。

内务府的事情,都已经是旧新闻了。

不管是内城的茶馆,还是南城,开始“私下里”流传一件秘闻。

嘘!

某位无子的皇子似有阳气不足、肾虚咳喘的毛病。

这样症状,想要求子,估计只能指望红螺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