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战争债券的好处(1 / 2)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2165 字 2022-07-12

数年前,朱高煦提出国债的设想后,朱棣同意让户部银行以朝廷的名义发行债券。

自那时起,直隶境内的各乡镇里长,便奉命兜售债券,对象是各地的士绅,尤其是大、中型地主。

此次朝廷北征,有了诸藩王捐献的一百万两银子之后,别说满足北征六万大军使用,就是十万大军也够。

可他还是奏请朱棣,以皇家银行的名义发行了北征胜利债券,朱棣之所以同意,是被朱高煦提出的五个好处所打动。

第一,北征胜利债券可以给北征的将士施加“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压力。

因为胜利债券发出之后,北征一旦失败,所有购买北征债券的人都会跟着一起倒霉。

那些购买债券的本金会被推迟返还,胜利后才能拿到的利息金也就没有了。

这样一来,北征将士的失败,会得罪非常多的人。

反过来说,北征的胜利,会让更多人享受到战争红利。

第二,将来兑现债券后,还能进一步提高朝廷的信誉。

大明发行的金钞,本质上就是以朝廷信誉为根本,以金银为储备金的纸币。

只要拥有良好信誉的朝廷,其纸币在百姓心中才有价值,否则就是废纸。

第三,将来朝廷派人出海巡洋,也可以靠发行债券来推动。

届时,内地百姓不需要出海,仅凭借着购买债券,就能享受到下西洋的红利。

如此一来,支持下西洋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第四,只要通过债券让天下臣民,享受到对外发动正义之战与下西洋的红利之后,再逐渐将这种模式形成惯例,未来任何人想独吞战争或下西洋的红利,亦或者阻碍朝廷对外发动正义之战或下西洋,那么谁就会成为购买债券者的敌人。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真正能买得起债券,或者说能买到债券的人,绝大多数都是权贵富商及大中型地主。

而这些人,才是真正拥有话语权的人。

因此,假以时日,大明境内大多数拥有话语权的人,会在利益的驱使下,支持朝廷一切与债券挂钩的新政。

朱棣以前担心下西洋的政策,会在多年以后面临“人亡政息”的局面,朱高煦用债券给他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越来越多的人会为了利益,倒逼朝廷持续推行下西洋的国策。

第五,未来可以发行投资债券,专门投资海外诸藩国之中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只要这个藩国财政收入起来了,购买债券的人也会跟着一起发财。

海外藩国也可以向皇家银行贷款,用于发展本国内政,提高财政收入,改善治下百姓的生活。

如此,则会把海外藩国与朝廷通过利益,牢牢的绑在一起。

而海外藩国自立的可能性,也会因此得到进一步的降低。

朱高煦这次发行战争债券的想法,其实来源于历史上十七至十九世纪的英吉利。

历史进入十七世纪后期之后,奥斯曼的国势逐渐开始衰落,对于希腊的压迫也更为残酷,双方间的矛盾日渐激化。

当时,英吉利为了打击奥斯曼,大力支持希腊独立。

可英吉利人又舍不得自掏腰包,于是捣鼓出来一个创意,即将希腊独立战争弄成金融产品。

英吉利先对希腊的税收进行了评估,然后参考税收额度设定债券额度,加以出售债券,以此来筹措资金。

等筹措到资金后,把钱贷款给希腊。

希腊有了钱,就可以购买武器与粮食,如此便可以与奥斯曼作战,待其获得独立后,再用税收或其他收入还钱,并且支付利息。

朱高煦受此启发,在朱棣决定出兵漠北之前,就打算好把此次北征漠北之战变成“金融产品”,发行北征胜利债券,承诺荡平漠北后用牛马养军械等战利品折算成现银还钱。

任何一方势力,若要赢得战争,就必须坚持到战斗的最后一刻。

但没有铠甲、饷粮、刀枪、火器等军需物资的保证,又怎能会坚持到战斗的最后一刻?

这一切都需要财力的支撑!

一个国家的财政一旦崩溃,其战争必然失势。

除非有天纵之人出现,力挽狂澜,否则这个国家将会从此走下坡路,直至败亡。

北征胜利债券,其本质也是朱高煦为以后朝廷不得不对外打仗,可又恰逢国库空虚时,而寻找解决办法做得一次尝试。

后世经济学家所推崇的“预算平衡”,即收入与支出相当只是理论上的完美。

事实上,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外债并不是越少越好,财政赤字对一个国家来说,也不全是坏事。

历史上的英吉利能够称霸世界,恰恰就是因为善于借款。

当时随着枪炮投入战场,欧洲各国的军费飞速增长。

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各国不得不大量借款,许多国家因此崩溃。

西班牙的失败,是不能按时还款,法国同样如此。

因为信誉一旦丧失,不提高利息的话,则不会有人再愿意掏钱,所以下次贷款的利息被倒逼着增高。

而英吉利发行公债以筹措战争费用,然后长期返还,且一直能够还款,信誉非常好。

正是这种良好的信誉,让英吉利可以不断以较低的利息筹集到大量的资金。

因此,历史上的英吉利成为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朱高煦知道朝廷信誉的重要性。

他相信,只要大明朝廷的信誉足够好,除了在大明本土能够卖掉债券之外,就算是在草原、努尔干、西域、安南等地,那些为了发财的权贵富商,同样也愿意购进债券。

英荷第二次战争时,荷兰的许多富商权贵觉得可能打不过英吉利,于是纷纷购买英吉利发行的战争债券。

朱高煦相信,只要这次北征获胜,将来大明全面发售战争债券,届时草原部落的权贵们,恐怕也会想办法购买债券。

毕竟大明银圆经过五年的推广之后,以其精美绝伦的外表,俘获了一大批草原部落贵族的喜爱,可以说,大明银圆在北元也是硬通货!

百祥坊。

武康伯府。

客厅之中。

“盛将军留步,是在下考虑不周!恕罪,恕罪!”

徐理毕竟是军旅出身,反应速度不慢,迅速起身拦住盛磊,连忙告罪道。

盛磊借坡下驴,重新坐了回去。

徐理陪笑道:“盛将军,不是我抠门,实在是近来手头有点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