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黎氏王朝覆灭(1 / 2)

重生朱棣之子 步惊俗 2589 字 11个月前

就在乾熙群臣为治理孟甸、孟挝两省而积极努力的时候,思任法、吞秃鲁、刀孟泰、黎利也没有停下追逐权力的脚步。

在暹罗王的印象中,麓川之主思任法一直都是枭雄形象。

因此,当他得知思任法率领数万战兵来投靠的消息后,极其震惊。

他不想得罪大明,因此不愿意收留思任法,可他更不愿与思任法直接开战。

暹罗王之所以会如此反应,是因为暹罗国目前的体制决定了其无法通过强硬的武力驱逐思任法。

暹罗王的统治仅限于王畿内地区,至于地方上则由各部族酋首管理。

换言之,双方一旦开战,暹罗国的地方大军还没有全部集结起来,思任法可能就已经提前攻破了暹罗王城。

所以,经过一番思索后,暹罗王派出使者接待了思任法,还送去了好酒好菜,他表示愿意提供粮草,并让出一条道,让思任法去投靠真腊国王。

就在这时,思任法收到了吞秃鲁的密信,得知吞秃鲁率领一万五千溃兵正在来投奔他的路上。

思任法一路走来,见暹罗国力远不如之前的麓川,且国王软弱,于是心生一计,决定与吞秃鲁演一出戏。

他假装答应暹罗王的请求,却命令其子思机发暗中去联络吞秃鲁。

乾熙十五年八月,就在思任法开始借道暹罗,向真腊国而去的时候,吞秃鲁却凭借着思任法父子暗中支助的武器,一路势如破竹,烧杀抢掠,打到了暹罗王城。

暹罗王面临十万火急之事,无奈之下,只好向还未走远的思任法求援。

思任法杀了个回马枪,击退了吞秃鲁,获得了暹罗王城百姓与大臣们的感激。

至于暹罗王,表面上对思任法父子千恩万谢,暗地里却想着如何活下去,他知道大势已去,他斗不过思任法父子。

为了能够体面的活下去,暹罗王为表彰思任法救援的功劳,拜其为上将军,把妹妹嫁给了思机发,并迎娶了思任法的女儿作为王妃。

乾熙十五年十月,暹罗王以身体不适为由,将王畿大权交给了国丈思任法。

吞秃鲁知道思任法的野心与手段,对年轻的思机发也是颇有好感,为了表达诚意,他接受了思任法的提议,把妹妹嫁给了思机发,而他本人则娶了思机发的姐姐。

就这样,吞秃鲁成了思机发的姐夫,而思机发成了吞秃鲁的妹夫。

思任法自知年事已高,便扶持其子思机发执掌核心权力。

乾熙十六年四月,暹罗国上将军思任法旧伤复发,治疗半月不愈,后病逝于暹罗王城内上将军府邸,其子思机发继任上将军之职,执掌暹罗王权。

就在思任法出殡之时,思机发忽然收到探子急报,真腊王城被占城国上将军所破,真腊王全族被杀。

而所谓的占城国上将军,竟然是之前自立为平定王的黎利。

乾熙十六年十月,思机发收到了一个令他感到震惊无比的消息——黎利已经自立为越王,正厉兵秣马,准备攻打暹罗!

原来,黎利被明军击败南逃后,竟然投靠了占城王,接着他为占城王攻打真腊,并从大明锦衣卫密探假扮的南洋海盗手中购买了不少明军旧式火器。

他利用火器,攻城略地,在占城王手下步步高升,成为了上将军。

而刀孟泰却在黎利投靠占城王不久后,去投靠了真腊王。

他率兵抵抗占城,为真腊王所倚重,可他竟然在黎利攻打真腊时,里应外合,帮助黎利打开了真腊王城的城门。

黎利在攻破真腊王城后,成为了占城王麾下手握重兵的第一大将。

乾熙十六年五月中旬,黎利政变夺权,杀掉占城王全族,自立为越王。

为了彰显越王威势,黎利派出儿子黎麟、大将刀孟泰东征西讨,将原真腊与占城境内不服的势力逐一消灭,执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国策。

五个多月后,黎利派儿子黎麟率领三万大军西征暹罗。

此时,暹罗国的实际掌权者思机发连忙派出吞秃鲁率领五万大军进行阻止。

可惜吞秃鲁在作战时中炮而死。

这个炮,便是黎利从“南洋海盗”手中购买的产自大明的大将军炮。

思机发认为黎利的武器威力太大,攻破暹罗王城也是早晚的事,于是他最终率部投降了黎氏越军。

黎利为了彰显胸怀,特地封思机发为右将军,改暹罗王城为越国西都,由思机发镇守。

思机发自然是感恩戴德。

不过,黎利却趁机以扫荡各地不服势力为理由,抽调走了思机发手下一半的青壮战兵。

早在黎利自立为越王的半个月后,也就是乾熙十六年五月底,远在大明京师紫禁城的朱高煦便收到了黎氏越国建立的消息。

他知道混一扶南半岛的时机已到,于是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开始着手兼并扶南半岛。

朱高煦先是派出使者问责黎利,让黎利把占城王、真腊王交出来,毕竟占城与真腊是大明的附属国,大明有保护两国和平的职责。

黎利这时还不敢对大明宣战,他辩解称占城王被贼寇所害,他打退了贼寇,被占城国臣民拥戴为王。

至于真腊国则是被暹罗国所灭,他出兵攻打暹罗国,是为了替真腊王全族报仇。

由于他灭了暹罗国为真腊王报了仇,所以得到了真腊国臣民的拥戴。

最后,他不得不在麾下将士与臣民们的拥护下,建立新的国家——越国。

黎利认为乾熙君臣应该是想让他对大明表示臣服,因此他在以十分隆重的礼仪亲自接待了大明天使之后,恭敬的献上了一份文书。

他在文书中恭维了朱高煦的英明神武,又着重强调越国只是边陲小国,不值得大明天子动怒,他一定会按时上供,以表达对大明的臣服。

为示诚意,黎利还在文书后面附了一份礼单,礼单上有黄金三万两、白银四十万两,还有各种奇珍异宝。

黎利表示,若是大明乾熙皇帝能够册封他为越王,那么他以后每隔三年都会进贡黄金三万两、白银四十万两给大明。

以黎氏越国的国力,别说黄金三万两、白银四十万两,就是黄金万两、白银十万两他现在也拿不出来。

所以,他这话说的越漂亮,越能体现他的狡诈。

朱高煦收到了黎利的文书后,对黎利夸海口的行为并不以为意,仍旧按部就班的执行他混一扶南半岛的计划。

于是,就在思机发投降黎利半个月后,即乾熙十六年十一月初,大明南洋水师下辖的一支小型船队,在追踪一群“南洋海盗”时,驶入了黎氏越国的东南海岸,然后遭到了黎氏越国海防军的袭击,大败逃走。

黎利并不知道,双方这次的遭遇战,其实是朱高煦计划的一部分。

数日后,大明南洋水师的一支一万五千人的偏师浩浩荡荡的驶到了黎氏越国的东南海岸。

大明南洋水师偏师要求黎氏越国交出走私大明火炮的南洋海盗,而黎利假装同意,却趁机攻打明军水师偏师。

明军水师偏师“依计落败”,“落荒而逃”,并“丢弃”了三艘军械船。

这三艘船上,竟然装载了三千多支永乐十年制的鸟铳。

黎利在打退了大明南洋水师的一支一万五千人的偏师,收获了三千多支鸟铳之后,极度膨胀。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换源app】

乾熙十六年十二月初,黎利僭称大越皇帝,年号顺天,改吴哥城为上京城,大封文武功臣,册封黎麟为太子,册封刀孟泰为世袭罔替的万象王,册封思机发为世袭罔替的麓川王。

至此,真腊、暹罗、占城三国相继覆灭,横空出世的黎氏大越国,成为雄踞扶南半岛南部的霸主。

然而,据锦衣卫密探收集到的情报,大越国新立,原真腊、暹罗、占城境内地方上的豪族、酋首、头目等,对于外来者黎利、刀孟泰、思机发的统治也是阳奉阴违。

他们只是在武力上打不过黎利手下装备了鸟铳的卫军,并不代表他们不想反抗黎利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