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小河,小酒馆,小酒妹(1 / 2)

每当阮小二心情不好的时候,便会去河边的小酒馆去喝点酒。

这个酒馆较为偏僻,去的人并不多,这正是阮小二想要的。

毕竟阮小二也是军中的统兵将领,人多口杂,多有不便。

这个小酒馆没有名字,只在外面挂着一面有些泛黄的小旗,中间写了个酒字。

酒馆是一个老头开的,老头姓邓,快七十岁了,周边熟悉的人都喊他作邓老倌。

邓老倌年轻时也曾娶过妻,后来成亲不到两年,妻子生病死了,没有留下子嗣,他便再也没有娶妻。

守着父亲传给他的这个小酒馆,便这样过了几十年。

如果不是突然发生了一件事,邓老倌觉得他会独自一个人,孤独终老。

在邓老倌五十多岁的时候,他记不得是五十五,还是五十七岁了。只是记得那天清晨他听到门口有婴儿的哭叫声,连忙打开门一看,有一个婴儿丢在他的门口!

邓老倌抱着这个冻得发紫的婴儿不知该怎么办!

那时候正在闹饥荒,很多人家里揭不开锅,卖儿鬻女的情形多的是。

邓老倌抱着这个女婴四处打探,周边的居民都说不知道是谁丢的,也没有人愿意收养这个孩子。

无奈之下,邓老倌抱着女婴来到不远处的一个八十岁的老婆婆房子处,告诉她捡了个女娃,不知道该怎么办!

老婆婆看着这女娃,便对邓老倌说,“就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将她送人。”

邓老倌说,“我问遍了人,他们都不愿意收养这么个小东西。”

老婆婆说,“那就只有另外一条路了,用一个盆子把她放到河里,顺流而下,看有没有人收留她。至于能不能活下去,就看她命大不大了!”

邓老倌看着这个女娃,不知怎么的,女婴的大眼睛一直看着他,他也看着女婴,仿佛这个世界上,他们两个本就应该生死相依似的。

命运就是这么的神奇。

邓老倌最终选择了第三条路,自己来收养这个女婴,养一个孙女。

幸好还有老婆婆时不时的过来帮忙照顾,教会邓老倌如何熬米汤,如何穿衣服。

这个女娃还真是命大,在邓老倌的笨手笨脚之下,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老婆婆在女娃五岁大的时候便去世了,这个时候女娃已经可以帮助邓老倌干很多活,完全不需要人照顾。

女娃后来取名叫邓小酒,如今十四岁的邓小酒已经是个大姑娘,圆溜溜的大眼睛,喜欢笑的脸上有两个浅浅的酒窝,很招人喜欢。

大家都喜欢叫她小酒姑娘。

也有人要给小酒姑娘说媒,她舍不得爷爷,便一直没有松口。

这些日子,兵荒马乱的,便没有人提起这个事情了。

或许是因为正在打仗的原因,今天来酒馆喝酒的人很少,还有一个没有走的人便是一个粗犷的汉子,邓小酒认得此人,经常来这里喝酒,便跟着人叫他阮大哥。

阮大哥每次过来总是一碟酱肉,一只鸡,一碟果子,一壶酒。

他不像其他人喝酒一样,一碗接一碗的喝。他喝完一碗,便要看着这河水发呆,有时候一看就是半个时辰。

有时候邓老倌在没事的时候,也过来陪他喝酒,两个人倒是能唠嗑一些。

要是唠嗑晚了,邓小酒便给他们蒸点馒头,或者弄条鱼下酒。

有次阮大哥喝多了,还说小酒姑娘是个好姑娘,要是自己年轻个十几岁,便要向邓老倌讨了她。kanshu五

羞得邓小酒满脸通红,硬是不给他们上酒了。

今天阮大哥的情绪有些不一样,似乎很生气,一连喝了好几碗酒。

因为爷爷在后面酿酒,阮大哥很快便喝光了一瓶酒,又喊上酒。

邓小酒抱着一瓶酒过来,看着阮大哥的脸说道,“阮大哥,别喝太快了,我爷爷酿的酒后劲很足的。”

阮小二抬头说道,“小酒姑娘,你爷爷呢,现在没有什么客人,把他叫出来陪我喝一杯啊。”

邓小酒将酒放在桌上,“爷爷在后院酿酒,要守着火候。”

“阮大哥,你慢点喝,喝快了容易醉的。”

阮小二苦笑一声,“喝醉了又能如何,睡一觉就好了。”

“可是我那些兄弟,却连喝醉的机会都没有了。”

“小酒,你喝醉过没有?你知不知道有时候想醉又很清醒的时候是最难受的。”

邓小酒摇摇头,“我没有喝醉过,也不知道喝醉的滋味是什么?”

阮小二笑了笑,“你看我问的,你一个小姑娘家的,怎么会喝醉酒呢?邓老倌也不可能让你喝酒的。”

邓小酒正想要说,爷爷从小就让她喝酒,应该就是四岁或者五岁的样子,每次酿酒的第一口都让她品尝,她总能精准地说出酒的度数和品质。

不待邓小酒开口,这时门口走进一人,身着锦袍,浓眉毛,大眼睛,脸皮有些红。看書溂

邓小酒见有客人过来,便要过来招呼。

那人一看阮小二在窗边的桌子喝酒,便说道,“阮大哥,让我好找啊!”

阮小二抬头一看,颇为惊讶地说道,“李俊兄弟,找我作甚?是不是西门庆他们开始进攻了?”

来人正是混江龙李俊。

李俊与阮小二都是好水性之人,因此相处融洽。

李俊坐了下来,对邓小酒说道,“姑娘,帮我去下碗面来,多放点肉,少放葱。”

待邓小酒去厨房下面后,李俊低声对阮小二说道,“阮大哥,你可知道你有大祸临头啊!”

阮小二一愣,“兄弟,此话怎讲?”

李俊看了下四周无人,便对阮小二说道,“阮大哥,据我打探到的消息,军师吴用和宋大哥早已与朝廷中人联系好,还有上次军师还偷偷地见了一个辽国的使者。”

“什么?他们是想勾结辽国?”阮小二差点拍桌而起。

李俊连忙扶着阮小二的肩膀,示意他小声,“不是勾结辽国,而是要降了辽国!”

阮小二气得满脸涨红,“这等背宗弃祖之事,他们如何做得出来?我们兄弟当年结拜,可曾发誓要替天行道,现在都算什么了?”

李俊叹了一口气,“阮大哥,你也是知道的,在梁山的时候,宋大哥就经常念叨要招安,因为反对的兄弟多,便没有动静。”

“如今陵州城被西门庆大兵围困,宋大哥已经毫无顾忌了!”

“今日你走出大门后,我从军师眼中看到了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