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兵发淮西,必杀之(1 / 2)

小牛牛正在潘金莲怀中,感受到母亲的身子突然一僵,看到她的目光呆滞,神色大变,便轻声喊道,“娘!”

潘金莲这才稍稍回过神来,将小牛牛抱在怀中,身子有些微微颤抖。

武松,他竟然没有死。

牛二,他竟然还活着!

对于武松,对于牛二,对于独臂刀王,没有人比她更熟悉了。

无论是在东平府清河县,还是安乐县的刘家村,还有那鬼头山。

她与武松相处了两百多个日日夜夜,甚至在某一个瞬间,她差点将武松当成了真正的牛二。

那个在刘家村经常站在门口看小牛牛喝奶的牛二,憨厚朴实,勤勉能干,无怨无悔。

那个冬日大雪天去深山老林子打猎的牛二,勇敢坚强,力大如牛,拼死杀了大野猪,让一家人度过了寒冬,熬过了饥荒。

那个为保护家人,果断出手,刀劈罗制杖、罗满生,大杀四方的牛二,杀气十足,正义感爆棚。kΑnshu5là

而那个在鬼头山上,手起刀落,杀了楚军护国大将军段二的牛二,则是杀伐果断,霸气侧漏。

牛二到底不是真正的牛二,哪怕是真正失忆了,他骨子里还是武松!

他还是那个杀神,还是潘金莲心中最大的噩梦。

潘金莲经常梦到那一幕。

在那颗大樟树下,她抱着牛牛,远远地看到了坐在轮椅上的西门庆,两鬓的白发很是耀眼。

只是还有一张脸,一双明亮的眼睛,灿烂的笑容更为耀眼。

潘金莲抱着牛牛欢天喜地扑向西门庆的怀抱。

这时一柄金刀突然横空而来,西门庆的脸扭曲成一团,慢慢地变成了武松的模样。

武松站起身来,目光如炬,缺了一直手的胳膊处还在流血。

胸膛上插着一柄飞刀,身上还有数把钩子和弓箭。

“嫂嫂,跟我走!”

潘金莲大惊,“不要,不要!”

武松上前,将金刀插在后背,一把抓住潘金莲的手,“嫂嫂,我们回家!”

潘金莲使劲挣扎,大声嘶喊,“放开我,放开我!”

武松的手如钢铁,抓得潘金莲的手生疼,“嫂嫂,我曾放开过你的手,结果差点失去你。”

“从今以往,我会保护你,绝不让任何人伤害你。”

潘金莲哭泣起来,“老爷,救我!”

武松闻言脸色大变,脸色阴沉,指着地上的人头说道,“西门庆已经死了,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西门庆了。”

“嫂嫂,你忘了他,我会比他对你好上百倍。”

潘金莲看向地上,西门庆的人头血淋淋地躺在地上,眼睛还睁着,一动不动。

“不!”

潘金莲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

每次到这里,潘金莲都会被吓醒,脸上都是泪水。

这个梦太清晰了,清晰得让她以为是真的。

她总是不明白,为何会一直重复着做这个梦。

她想不明白,明明自己已经脱险了,还是经常会生活在武松的阴影之中。

而且周而复始地做这个梦,她明明知道是不可能的,却依旧会在梦里相信。

也许,这就是刻骨铭心吧!

唯有到了西门庆身边,她才能感到一丝安全感,才能睡一个安稳觉。

才能将这个梦给忘掉。

现在她终于明白了,原来噩梦一直在。

武松,没有死!

不仅没有死,他打过来了,他还打下了老爷管辖的鲁州。

那么接下来,他会不会再打回山东,打到清河县呢!

潘金莲正在默默流泪,便感觉到一个宽厚有力的手臂将她与牛牛一同楼在怀里。

她抬头一看,是西门庆。

西门庆明亮坚定的目光看着潘金莲,嘴角挤出一丝笑容,“莲儿,别怕,有我在!”

一句“有我在!”

宛如寒冷冬夜里的一股暖流,化掉了潘金莲逐渐被覆盖的冰霜。

“老爷,武松怎么还活着呢?”

“上次明明看见他身上中了那么多箭,胸口还中了一把飞刀。”

“老爷,他肯定还会来复仇的,他肯定还会想来杀我和牛牛的。”

西门庆伸手拂去潘金莲脸颊上的泪水,轻吻她的额头,“莲儿,我已不再是当初清河县的那个小人物。”

“已不再是当初听到武松名字便吓得胆战心惊的那个小财主。”

“莲儿,记住,你的夫君是虎胆英雄,是忠义候,我必能护你们周全。”

“别说一个武松,就是放眼天下,我又怕谁?如今我手握数十万兵马,统辖十数个州府,手下精兵猛将如云。一个武松,我何惧之有!”

“哪怕是整个天下与我为敌,我又何惧之有!”

潘金莲满眼仰慕地看着西门庆,是啊,如今老爷已不再是那个一味退让的老爷,如今的老爷连梁山都给推平了,连宋江、田虎都能打败,还会怕谁呢?

西门庆背着手,看向淮西方向,“莲儿,你放心,吴三桂已经带兵赶往鲁州方向。”

“我也要马上出发。前方很乱,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你们母子二人,你且带着牛牛先回东平府冬瓜山。”

“那里是我的腹地,有重兵把守,尤其是冬瓜山,我设下重重机关,没有人可以打进来。”

“你们在那里,绝对安全。你们安全了,我便可以放心、放手、放开去打那王庆,杀那武松。”

潘金莲见西门庆眼神坚定,也知道打仗的时候带着孩子老婆确实不便,便点点头,“老爷,你一定要小心,保重身体。”

“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其他姐妹的,我也会带好牛牛的。我就是担心你,打仗这么危险。”

西门庆笑着看向潘金莲,“是啊,打仗很危险,可是不打仗更危险。”

“用一时的危险,换长久的太平,这才是打仗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