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康王赵构要当皇帝(1 / 2)

刘国梁走了,带着手下人走了。

脸上平静,看不出欢喜与难过。

也不知道西门庆有没有答应他饶武松一命,还是又达成了其他的协议。

勤王大会开始了,西门庆看了一下,段誉带着阿交、朱肉肠等人也入了场。

邓元觉、方杰、杨宗保等人也入了场,身后都有西门庆早已安排好的军中高手相伴。

康王坐主位,西门庆坐下首。

对面坐着西门庆的一个熟人,蔡攸!

要是算起来,蔡攸还算西门庆的干兄弟,毕竟蔡京以前是西门庆的干爹。

蔡京干儿子不少,较为出彩的便是西门庆与蔡一泉二人。

蔡一泉如今当了临安府知府,也算是一方诸侯,本来是要去京城提拔任职的,赶上了这场大战,便没有调动了,只不过蔡一泉没有领兵,便没有前来。

西门庆自然不用多说,如今天下皆知。

原本西门庆与蔡家关系极好,只是后来蔡京过度防备西门庆,担心西门庆做大做强,暗中使了些绊子,二人关系便渐渐疏远了。

只是西门庆重情重义,逢年过节,以及蔡京寿辰,西门庆都还是派人送了重礼的。

而蔡攸因为屡败屡战,被西门庆夺了功劳,便自然而然地与西门庆关系一般。

因此二人此次在应天府相会,也只是稍微寒暄了两句,问一下蔡京身体如何而已,并无过多交集。

蔡京身体很不好了!

蔡攸也不隐瞒,自从逃离京城之后,蔡京便重病不起。

用蔡攸的话来说,是担忧皇上,心忧天下。

其实西门庆如何不知晓,这老家伙私自逃离开封府,饱受非议,如今正在煎熬当中。

蔡京是个文化人,位高权重,对这名誉看得很重。

结果到要入土的时候,被百姓推崇为“四大误国奸臣之首”,如何能让他瞑目,便大病一场,估计熬不过这个月了。

西门庆体现出了难过的表情,表达了慰问之意。

镇守西北之地的种家也派人来了,要是鲁智深在此,便会认得来人是“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的孙子种彦崇。

种家满门忠烈,最为有名的便是种师道,他乃大儒种放从曾孙、名将种世衡之孙。

种师道初任文职,因有谋略,后改武职,抵御西夏有功,成为名将,被尊称为“老种”。

金兵突然南下,种师道奉诏任京畿制置使,力主抗金,深得百姓拥戴。kΑnshu5là

可是京师第一次解围后,种师道便与李纲等主战派皆被解除兵权。

不久金兵第二次围攻,种师道不顾重病带兵勤王,结果在半途病逝,时年七十六岁。

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也是一代名将。

种师中长于军中,长期戍守西北边疆。金兵入侵,他率兵进入京勤王,后奉命救援太原,因友军失约未至,陷入重围,力战而亡。

种师道的两个儿子种浩官迪功郎,种溪为阁门祗侯,皆死于师道之前。

这次前来的便是种师道的孙子种彦崇。

种彦崇还是年轻,约莫十五六岁的样子,身后跟着两个老者和两个孔武有力的军人,应当是种家的老人和军中将领。

种彦崇对康王赵构、蔡攸等人神情都是冷冷的,喜怒于色,唯有对西门庆,稍微和善一些,也并非很热情的那种。

西门庆也不意外,毕竟找种家在这次抗金中死伤惨重。

大佬纷纷陨落。

如今种家势力已经大不如前。

还有些人西门庆不认识,吴三桂也不认识。

听得旁人说起,竟然是两个绿林悍匪出身,号称东北二张,一个叫张自强,一个叫张军。

张自强与张军是两兄弟,张自强为长,号称金角大王。

张军为弟,号称银角大王。

两人皆师出一门,武艺高强。

二人向来在东北四平一带为寇,这一次天下大乱,二人趁机而起,竟然也拉拢了十数万的人马。

料想他们二人手中兵马应当不弱,否则也没有机会参加这样高大上的会议。

看来康王赵构为了成大事,还真是不分人物,不分群体,有教无类。

见人都到齐了,康王站起来客套了几句,介绍了前来的各路势力代表。

西门庆这才认识那些他不熟悉的人。

有来自桂州、广州、台州、温州、黔中府、海州、登州的势力代表。

这些都是当地的州府,原本就有兵力,这次纷纷聚集兵力,响应西门庆、康王的号召,前来勤王。

还有一方势力,让西门庆颇为惊讶,那便是高丽。

高丽虽然向来是宋朝的附属国,可也只是称臣纳贡而已,向来不参与内部事务。

看来国际关系很重要啊。

西门庆想着自己只关注华夏之地,周边国家目前投入的时间、精力还太少了。

不知道自己的好兄弟应伯爵在扶桑岛干得如何了,还真是万分想念啊!ia

上次听吴三桂说起,这扶桑岛的女郡主北川景子是个绝色美女,不知道有没有大帝之姿。

金喇叭的任务挂在那里很久了,自己忙着打仗,倒将这个时候给落下了。

也不知道金喇叭有没有意见。

不过现在打仗真的是太缺人手了,要是从金喇叭那里弄几个典韦、吕布、赵云、项羽这样的高手来,自己也不要这么辛苦东奔西跑,东征西战了。

每天就是喝喝酒、听听小曲,插……插花,其乐无穷。

正在西门庆走神之际,秦桧站了出来。

原来康王赵构场面讲完了,介绍了参会的嘉宾,介绍了当前的形势。

尤其说到开封府沦陷,皇上、太上皇以及皇室众人被俘这一段时。

赵构说得泪如雨下,简直是见者伤心,闻者流泪。

而说到为何赵构提前出城,来到应天府时。

赵构拿出了一封手书,正是皇上赵佶所写。

要赵构提前出城,召集各路人马速速赶赴京城勤王。

而且手书中,还特别提到,如果开封府万一要是被金国攻破,皇上遭遇不测的情形之下,则赵构则继承大统,让皇室后继有人。

这封手书经由蔡攸等人过目。

蔡攸拍着胸膛说这封手书是皇上赵佶所写,他是天子近臣,绝对错不了。

秦桧此时站了出来,“各位大人,国家蒙难,天子蒙羞。”

“今日大家在康王的号召下,齐聚于此,共商国事,乃上天有好生之德,让大宋免遭金贼之手,让百姓免遭屠戮,让华夏免遭亡族灭种之祸。”

“圣人有言,家不可一日无主,群龙不可一日无首,国不可一日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