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动刀子(1 / 2)

“夫人好!”

潘金莲走进大堂,十八个掌柜纷纷起身,朝潘金莲问候。

与冬瓜山寻常百姓称呼潘金莲为“老板娘”不一样,这些掌柜的对潘金莲的称呼都是尊称“夫人”!

毕竟百姓归百姓,生意归生意!

潘金莲朝众人点点头,径直走向议事堂的主位,扫视全场,“诸位掌柜辛苦了!”

“现在王爷带兵四处征战,形势虽然一片大好,可是变数很多。”

“关键是花银子的地方很多。”

“我们做生意的,会赚钱,更要会花钱。花钱更要花在刀刃上,现在打仗就是刀刃,所以对于王爷的需求,我们必须尽力满足。”

众掌柜说道,“是!”

潘金莲很满意这种氛围,一言九鼎。

“现在说说各行的情况,又是半年过去了,赚了多少银子,亏了多少老本,都说一说。亏了的也不要不好意思,有些生意,本来就是准备亏钱的。就像难民的施粥、赈灾,就是花钱救命。还有王爷吩咐的办学堂,如果这门生意要是赚钱了,那就说明我们让穷人家的孩子上不起学,这是要打板子的。”

听到潘金莲提起学堂的事情,负责督学这一块的掌柜淮进鹏淮掌柜站了起来,“夫人,各位掌柜,今年我们在龙国建立了八百六十五所西门学院,共招收了九十六万名十三岁以下的孩童,其中有四十万名孩子是免学费的。”

“今年亏损了一百二十万两银子!”

说起亏损,淮掌柜并没丝毫羞愧的意思,反而有些骄傲,有些自豪。

潘金莲点点头,“王爷说过,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读书。”

“亏了一百二十万两,淮掌柜你做得不错,至少让你建立了八百六十五所西门学院,让四十多万名孩子有书读。”

淮掌柜拱手说道,“夫人过誉了,因为连年战乱,难民很多,还有很多孩子流离失所,还有很多父母不信任我们学院,宁可将孩子锁在家中,也不愿意让他来上学,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还很不够。”

潘金莲脸色一寒,“王爷说过,孩子上学,一个也不能少。我们创立的西门学院,虽然是民间私塾,可是要做的事情要比官学还要多,我们要将官学管不到的那些偏远地区、那些穷困潦倒的孩子都吸收进来。”

“五年,王爷给的时间是五年,淮掌柜,你肩头上的担子很重啊!”

淮掌柜挺着了背,“夫人,这担子虽重,哪怕压弯了我的背,也压不垮我的脊梁。”

“我当年就是一个落魄的穷秀才,如今能干这般大事,做好了,这可是能青史留名的事情,就是舍了这把老骨头,我也会将王爷、夫人交代的事情办好。”

潘金莲眼神中流露出欣慰的神情,“淮掌柜是个用心之人啊,这份情怀,这份情操,值得大家学习。”

“有一件事,王爷吩咐了我。就是从明年开始,凡是不让正常的孩子入学的父母,绝对不能让他们在我们的庄园、酒楼、运输等生意里干活赚钱。以后还会与官学通气,同样执行。不逼一逼,有些为人父母的,对孩子读书的事情上不起心来。”

“明年,我再给亏损两百万的额度,你把这个事情做起来。淮掌柜,你可有信心?”

淮掌柜脸上有些激动,“夫人,王爷曾经教诲过,少年强,则龙国强,为龙国崛起而读书!”

“这句话已经成为西门学院的校训,王爷和夫人如此看重,我要是办不好这事,明年的这个时候,就请夫人和诸位掌柜打我这张老脸便是。”

众人哄堂大笑,“淮掌柜这张老脸可打不得啊,他可是要教书育人的。”

另外一位掌柜站起来说道,“禀报夫人,今年我这里赚了三百二十万两银子!”

众人看向此人,中年妇女,声音响亮,一看就是个干练的人,正是掌管福满楼、花满楼、有家客栈等吃喝玩乐业务的佟掌柜!

潘金莲满意地点点头,“佟掌柜辛苦了,这些生意可是西门家的老本行,也是我们的招牌。”

“想当初这福满楼还是赵福……”

春梅在身后轻轻地咳嗽一声。

潘金莲连忙改口说道,“想当初这福满楼的生意还是皇上的产业,后来皇上听了王爷的建议,官不与民争利,皇室更不应该直接掌管民间生意,便将福满楼也交给我们打理,每年四成银子交给皇室,除去杂七杂八的,我估算你这里还能赚两百万两银子。”

“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两百万两银子,的确不少了。”

佟掌柜说道,“这都是夫人指导有方,我们的生意才能红火。”

“现在江南平定了,我准备将青楼、酒楼生意的重点转移到江南去,那边有钱人多,文人骚客也多,最好赚钱。”

潘金莲点点头,“江南温柔富贵乡,花柳繁华地,的确是青楼赚钱的好地方。”

“这青楼的生意你多与李师师禀报,她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虽然现如今她已经退居幕后,可她那京城花魁娘子的美誉,可不是白来的。”

佟掌柜说道,“那是应当的,我昨日便去求见了李师师,说了好一会话。她叮嘱我许多,我都记下来了。”

潘金莲想起一事,对佟掌柜说道,“王爷多次提醒,青楼里的姑娘要定期检查身子,可不能染上什么毛病,而且对于那些身体有病的客人,坚决不能接。这是一条原则,不管是谁都要遵循,你可记好了。”看書喇

佟掌柜回复道,“我记下了,就是天王老子来了,只要他有病,就休想碰我手下的姑娘。”

看着佟掌柜泼辣的模样,众人纷纷笑起来。

有佟掌柜这样的人在,才能镇压得住青楼里面错综复杂的情况。

后面庄园的掌柜,粮行、绸缎等行业的掌柜都禀报了情况,都是赚了银子,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

最让潘金莲惊喜的是负责皇商的掌柜黄文涛黄掌柜,只见他长得颇为白净,说话不紧不慢,谈吐颇为儒雅。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朝廷官员。

其实黄掌柜的确不是普通人,原本是宫里的人,后来在西厂做过事。

真实身份便是一个太监。

黄掌柜对宫里的事情门清,自从潘金莲与赵福金谈判,接了一些皇商的生意之后,感觉手里缺人。

后来扈三娘找吴三桂要人,吴三桂想了一下,便推荐了西厂的黄文涛过来,潘金莲见他办事稳重,善于沟通,为人忠诚,便将这边的生意都放手给他做了。

黄掌柜说道,“夫人,我们接下了皇商生意三个月,现如今赚到的银子有一百八十万两。”

三个月,一百八十万两!

这么多!

众人纷纷发出惊叹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