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晚宴(2 / 2)

说话的人是一个面白无须,皱纹很重的老者,搓手时喜欢露出那一口黄澄澄的金牙,他便是米兰城的商会会长维拉·伊瓦尔。

他说的并不是假话,大批外来移民的到来确实影响了当地的秩序,但他说这些也并非完全是出于公义。

实际上是外来者自成势力,不愿缴纳会费,又和他们抢夺市场。而政府官员们并不在乎他们之间的竞争,只要有人缴税就足够了。

这位所谓的米兰商会会长,过去就是一位包税商人。他所干的事儿便是承包税收,然后赚取国家和民众之间的差价。

不过随着拿破仑战争的结束,包税商的时代也终结了。

现在都是由政府直接收税,但这位商会会长在当地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同时还有奥地利帝国的爵位,这就为避税提供了可能。

当时的奥地利帝国情况非常特殊,贵族传统上有着不纳税的权利,不过由于约瑟夫二世的改革贵族也被纳入了纳税人的行列,然后便是贵族们万众一心推翻了皇帝和他的改革。

有趣的是在接下来的拿破仑战争中奥地利的贵族被打得一败涂地,然后由一个最保守的皇帝弗朗茨二世重拾了他大伯那项最激进的改革。

不过由于一大堆历史问题,一部分贵族确实有减免税收的权利。

比如皇族和匈牙利的贵族就有免税特权,而在内塔莱尼亚和北意大利,哪怕是梅特涅亲王也必须交税,但爵位在男爵之上的有一定数量的减免。

实际上奥地利的贵族绝大多数都是没有爵位的,只有一个名誉头衔,这些人在税赋上并没有减免的特权。

之前那位米兰商会会长就是用他家族的爵位帮人避税,具体流程就和明朝时的投献差不多。

奥地利帝国明令禁止这种逃税行为,然而规则在制定的那一刻就注定为违反者提供了巨大的利益。

这时一定有人会问了,能避税,那些外来商人为什么会不同意呢?大家都是意大利人,完全可以合作共赢一起坑奥地利么。

但这种做法对于那些外来者的风险太高,而且这位伊瓦尔先生的名声确实不好,他经常会无故侵吞别人的财产,借口很多从违约到随地吐痰都能用上。

然而现实是伊瓦尔吃得越多,别人就越怕他,称呼也从“吸血鬼”变成了“先生”,久而久之他便成了当地一霸。

直到奥地利搞出了亚平宁关税同盟,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北意大利地区,这些人中不只有劳工,实际上还有不少商人和工匠,以及受到****的流亡者。

其中以两西西里人居多,这主要是归功于费迪南多二世的自由主义改革。这位国王想要的是发展经济和军事,结果人们起来的第一件事却是要革他的命。

于是乎这位开明自由派就变成了最残忍、最坚定的保守派,然后随着北意大利地区经济蓬勃发展,大量南意大利人前往当地谋生。

而且实际上北意大利地区的风气是相对开放的,思想的管控上也比较宽松,奥地利人在此地相比稳固统治,更喜欢搞钱,主要是拿破仑战争之后国家太穷了,著名的四角要塞都因为年久失修防御力大减。

书归正传,这些外来者有钱有技术,再加上奥地利的好政策,以及商路的打通和殖民地开发这两股东风,他们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气势。

于是乎,那些地头蛇就不爽了开始各种搞事。然而好巧不巧这群人揍了拉德茨基元帅的长子,又好奇不巧地引起了维也纳方面的注意。

结果一道“恶人必不该被纵容,好人必不该蒙冤”的御令把本地最大的黑帮给灭了,市长加布里埃尔·卡萨蒂、戴尔芒达院长莱昂纳多神父,还有一大堆被牵连的当地豪绅。

所谓的强龙不压地头蛇,那是因为蛇没有冒头去主动招惹龙,否则不过就是一团烂肉而已。

弗兰茨来之前就调查过了,这个维拉·伊瓦尔便是策划这场暴动最大的嫌疑人之一。

这时一个面目坚毅,身材笔挺的年轻人大声斥责道:“你胡说!”

然后他就不出意外地在女士们还没来得及发出尖叫的时候被两个人群中的侍卫按在了地上。

不过他的声音还是将弗兰茨·卡尔大公吓了一跳将一杯子酒泼在了维拉·伊瓦尔脸上。

后者下意识地瞪了一下眼睛,然后又恢复如初,只不过这逃不过一旁侍从官的眼睛。

如鹰隼般的目光落在了伊瓦尔脸上让他感觉通体胜寒,然后便有几名侍卫将他围住,趁着帮其清理酒渍的时候将其检查了个遍。

为首的侍卫轻轻摇了下头,弗兰茨·卡尔的侍从官卡尔加·威利才收回视线。

被按在地上的年轻人挣扎着喊道:“大公,他撒谎!我们一直都在依法纳税,是伊瓦尔这个吸血鬼!是他...”

“喝酒!喝酒!”年轻人的话还未说完便被弗兰茨·卡尔大公打断了。

正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毕竟大家都在等着看好戏呢)弗兰茨·卡尔大公大声喊道。

“我宣布个事儿!”

众人一时间都不知道是这位大公喝多了,还是真的有病,但是碍于对方身份又不敢开口,所以气氛算是被拿捏住了。

“帝国不会亏待自己....的子民...以工代赈!”

众人都有些懵住了,好在以工代赈这个关键词还是有人注意到了。

有人有些疑惑地说道:“以工代赈?伦巴第这些年也算是风调雨顺,并没有什么灾害啊?”

这时候该弗兰茨出场了,他清了清嗓子说道。

“帝国已经对北意大利地区的情况做了调查,发现引起社会动荡的根本问题还是工作岗位不足引起了,所以皇室决定在北意大利地区施行以工代赈,希望各位可以团结一心,为了共同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以工代赈可是一个好消息,毕竟不管帝国政府在当地搞什么大工程都会吸引大量的劳动力。

这样确实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外来人口带来的竞争压力,同时提高就业又会促进消费,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商机。

在这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如果当地能恢复自身的造血功能,那便是真正消除了外来人口带来的危机。

只不过国家因此会背上债务,但那又关他们什么事儿?

于是乎人们开始了彻夜地狂欢,之前的年轻人也被放了。

弗兰茨·卡尔大公走到年轻人身边,递给了他一杯酒。

这感动得后者热泪盈眶,毕竟背井离乡这么多年,再加上过大的压力让其早就不堪重负,前者不太理解只是说道:“喝一杯吧,喝一杯就不会感到悲伤了。”

第二天,当人们问到“如何以工代赈”的时候,弗兰茨·卡尔大公的回答是“拆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