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开会(2 / 2)

帕麦斯顿并没有回答约翰·罗素的话,而是那封即将发往欧洲的国书推向了后者。

“我真后悔让你这个叛徒继续做外相,害得我还得给你擦屁股。”

约翰·罗素虽然非常不爽,但他还是准备尽一个党魁的义务。

“首相大人,您说得不对。您是在解决大英帝国的后顾之忧,而并不是我个人的问题。”

帕麦斯顿干过很多荒唐事,比如在女王城堡把女王身边的女侍给办了之类的,所以他的话在别人听起来就像是狡辩。

“帕麦斯顿先生,请不要咬文嚼字,挑起瑞士内战就是您的过错,您明知道我们英国不可能真的下场去他们站台。”

“但这可以让奥地利人自己将维也纳体系摧毁,而且无论哪一方胜利,法国和奥地利之间的矛盾都会进一步加深。最终得利的必将是我们大英帝国。”

约翰·罗素的个人才能远不及帕麦斯顿和罗伯特·皮尔,历史上前者两次成为英国首相,两次被人赶下台,他缺乏经济、内政、以及外交才能,就连他的兄弟都觉得他是一个不称职的首相,所以此时的罗素勋爵根本无法理解帕麦斯顿的所作所为。

“您什么意思?”

“首相大人,我是说我们英国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的光荣独立政策。

比起欧洲大陆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解决我国工厂生产过剩的问题、美国人的无理要求、香农河畔的爱尔兰人...”

帕麦斯顿显然是自有打算,但约翰·罗素却很讨厌这样自作聪明的家伙。后者并没有去注意那些所谓的问题,而是将矛头对准了帕麦斯顿本人。

“您既然知道我们面对着这么多的问题,那为什么还要主动去招惹欧洲大陆上那些家伙呢?”

面对首相的质疑,帕麦斯顿显得十分冷静。

“如果不给他们找点事儿做,我们能安心做我们的事情吗?奥地利和法国的海军都已经今非昔比,之前对拉普拉塔总督区的干涉虽然失败了,但欧洲大陆国家的海军已经不是我们能忽视的了。

而且一些问题可能还需要陆军的帮助才能解决,比如加拿大的边界线和东方的贸易问题。

瑞士地处三国交界,地理位置相当重要,三国任何一方都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但万一法、奥其中任何一方得到瑞士,那岂不是会影响欧洲大陆的均势?”

“不,首相大人,瑞士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狭窄难以通行,别说军队就是补给都难以维系。

而且人口稀少,经济薄弱,对两个大国来说影响微乎其微。但欧洲大陆上的平衡本就脆弱这一点的影响就足以在日后掀起滔天巨浪。

最主要的是瑞士这道屏障消失之后,奥地利会和法国直接接壤,到那个时候双方想不打都不行。”

帕麦斯顿说到这里,在场众人都露出了邪恶的笑容,约翰·罗素也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等到他们打到两败俱伤,我们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没错,就是这样。”

“好!我这就去找女王签字。”

-----------------这是一心想要邀功的约翰·罗素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