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一骑当千(2 / 2)

此话一出,人群立刻炸开了锅。

明明只有几个人倒下,但是造成的影响却像是几十发炮弹同时打过来一样。

“快跑啊!奥地利的军队打过来了!”

“这是陷阱!”

“救命啊!”

“上帝保佑!”

“快叫神父来!让他们保护我们...”

....

乱糟糟的人群毫无纪律可言,比起战争更像是接头斗殴时遇到了巡警。

伯来宁和他手下的士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看起来似乎是赢了,他们甚至还发动了一场冲锋。

意大利联军的后续部队还没接敌就被自己人冲散了,而且还出现了谣言,那就是奥地利人的主力已经到了。

波拉尔手中马鞭根本无法阻止溃军,索性他也跟着一起逃了。

如此这般的闹剧在接下来几天重复上演,伯来宁少校和他的部队多次打败号称百万,实际在25万左右的意大利联军。

这让波拉尔深信对方的指挥官就是阿尔布雷希特大公,而且那座小小的要塞中至少有十万奥地利军队驻守所以战斗才这样艰难。

其实双方的战术素养都不怎么样,战斗十分乏味,几乎没有亮点。

伯来宁少校和他人不知道对方有多少,只是躲在要塞之后用步枪和大炮射击敌人。

至于意大利联军一方热血耗尽的士兵们只想回家,而那些军官之间各不从属,大家都想保存实力。

于是乎双方的战斗几乎都发生在300米开外,奥地利一方还是躲在掩体后面。

在这种距离别说是此时军队普遍列装的滑膛枪了,就是现代的突击步枪也没法做到对有着掩体的目标百发百中。

(实际上现代战争中突击步枪在三百米的距离上命中率不足1%。)

前三天的战斗,双方的伤亡总数不超过四位数,第四天作为统帅的波拉尔派上了自己的亲信激战才真正开始。

不过无论是波拉尔,还是他手下那些亲信实际上也和之前那些人没有太大区别,比起打仗做戏的成分更多些。

但即便如此,在第六天的时候伯来宁少校发现要塞里的炮弹已经耗尽了,就连火药都没剩下多少。

由于援兵迟迟没有到达,所以逃兵开始出现,伤兵们将要塞内的酒都喝光了。

为了不被痛苦的呻吟声影响士气,伯来宁只能找人将他们送出去,不过那些送人的士兵多半是不会回来了。

剩下的士兵们都在不停的抱怨,为什么援军还没有来,同时他们也在思考着一个问题。

对方究竟有多少人?

因为对方一拨一拨来,一拨一拨走,打了这么多天居然没有重样的。

打到此时伯来宁却不想撤,他并不是贵族,也不是什么民族主义者,更不是奥地利人。

但是他不想撤,因为他是个军人,这个唯一只属于他自己的身份,无论是贵族的身份,还是什么其他的,那都是别人的。

只有军人这个身份是他自己选的,但此时他对于援兵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

伯来宁少校学着舞台上那些演员的样子说道。

“士兵们,你们已经尽力了,我现在允许你们拿着武器撤到后方。”

士兵们看着磕磕巴巴的少校有些无奈,这位长官除了抠门喜欢摆长辈的臭架子以外倒没什么克扣军饷或者是殴打士兵的恶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