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奏乐(2 / 2)

“打过去!”

“打过去!”

“散兵,出列!”

“步兵大队前进!”

各种军号、军鼓、三角铁、哨子,甚至还有小提琴和萨克斯响个不停。

萨克斯,1840年发明于比利时,在此时算是一种比较新潮的乐器,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觉得其带有比利时民族特色便将其加入到了军乐队之中。

此时德意志联军的军乐队正是由一位普鲁士的青年学生指挥,这位便是后世鼎鼎大名的派夫柯。

(关于这位我准备剪一段放到群里,如果以后还有群的话大家会看到。)

联军的军乐非常杂,各种乐器都有,尤其是巴伐利亚居然还有小提琴,如此高雅的乐器自然是巴伐利亚前任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手笔。

而能将这些不同风格的乐器和乐手统一成一个和谐声调的派夫柯毫无疑问是个天才。

只不过此时的派夫柯并没有像历史上一样安心呆在教室里跟随老师一起研究音乐,而是自觉受到了时代和民族的感召放下学业跑到了战场之上。

派夫柯这一世可能再也无缘高官厚禄,但毫无疑问此时正是他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

派夫柯率领军乐队来到弗兰茨面前。

“大元帅阁下,军乐队已经集结完毕,请您下令。”

派夫柯口中的元帅是指弗兰茨,不过弗兰茨的元帅并不是奥地利的元帅军衔,他在奥地利只是个上校,而是德意志帝国(国民议会)授予他的荣誉头衔之一。

“很好!将士们!为了帝国,为了我们的盟友,为了解救我们的同胞们,前进!”

随着弗兰茨一声怒吼,命令逐渐向波浪一样扩散开来。

“前进!”

最终雄厚的吼声从所有士兵的胸腔中激发而出,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无不刺激着士兵们的神经。

在这个民族的时代,没有什么比为了同一民族,统一民族而战更加光荣了。脚下的灰烬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们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以及未来应该发生什么。

德意志联军的进攻也开始了,这倒是让博诺·德·库伦有些意外,不过对于此时的法军来说也不错。

因为一旦双方接触之后,炮兵对于前排的威胁将会大大降低。而只论步兵的话,那么法兰西的军人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

不过博诺·德·库伦的好心情并没有维持太久,事实上弗兰茨对于法国人会主动进攻已经提前做好了预案。

只见奥地利的炮兵前方又出现一排铁架子,这让法军的指挥官们都有些懵。

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塞萨尔上校有些疑惑地说道。

“他们果然还是来盖房子的”

不过法国军官心中的疑惑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奥地利的火箭部队行动比炮兵快多了。

一支支火箭被安装到发射架上,然后便有一发发带着尖厉呼啸的火箭飞向法军的方阵。

这可不是比利时人和法国人手中的老古董,而是奥地利帝国的最新式反步兵火箭弹。

(本章完)

393143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