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哥朱元璋的愤怒【求全定】(2 / 2)

说到这里,侯方顿了顿,继续道:“所以这次,我想组织学院,从各地选拔一些优异的士子入学,并在各省推广。”

“侯大人英明!”

张洪连忙拍马屁。

“呵呵!”侯方微微笑了笑,又看向刘福林,道:“不过,在组建学院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浙江的水深,可不是一般地方能比的。”

他们这些官员,对于皇帝朱元章并不怎么害怕。

毕竟,因为朱瀚的存在,大明许多时候根本没有发动什么雷霆手段,就把一些麻烦解决了。

侯方、刘洪等人以为,凭借他们官员和读书人的身份,可以自己自创一个‘东山学派’,影响大明朝局。

朱元章对于这些人已经是动了真怒!

朱元章在跟朱瀚商议之后,决定先不打草惊蛇,只派来锦衣卫暗中跟踪调查,想看一看这些江浙儒家世家,到底能做出什么惊人之举。

侯方这群官场中人,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很聪明。

大明科举的变革,让侯方等人感受到了深刻的危机感。

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再像之前那样隐忍下去了,一定要做出反抗。

所以,他准备将自己这一系的官员拉到同盟阵营,一起联合推翻大明的新学科举,恢复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局面。

。。。

应天,皇城,皇极殿内。

朱元章高举御座之上,双目微阖,右手握着一本奏折,有一下没一下的拍着左掌心,脸上看不清喜怒。

丹陛之下,朱瀚坐着,后面站着的则是李善长、宋廉、刘伯温、汤和等一众文武亲信大臣。

大殿中央,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毛骧,正在大声的禀奏着此番锦衣卫对以江浙督学侯方、杭州知府张洪、浙江布政使刘福林三人为首的江浙世家的调查结果。

“据锦衣卫浙江卫所百户上报,已然查得侯方、张洪、刘福林三人,大肆侵吞百姓土地,纵容家属欺压良民,并蛊惑当地读书人、对抗朝廷……”

“五月初四,侯方之子,强奸民女未遂,恼羞成怒,灭其满门,扬长而去,侯方遂与杭州知府张洪私议,此事不了了之……”

“五月十二,张洪与浙江布政使刘福林密谋,谎报当年浙江税粮,将一半税粮高价私卖至山西、河南各地灾区,获银三十万两……”

“五月初三,侯方阴聚张洪、刘福林并一帮前朝士子,言曰……”

说到这里,毛骧忍不住咽了口水:“言曰,英王朱瀚,谣言惑众,蛊惑天子,陛下昏……昏聩不仁,纵容奸佞,非天下之福……”

此刻,气氛一片寂静中,又夹杂着一股压抑。

尤其是毛骧所报的最后一条,更是让不少人都胆战心惊。

朱瀚倒是无所谓,反正这些事情他是早就知道了。

宋廉、刘伯温等江浙出身的官员则是心下惴惴,早知道今天就称病不来了。

虽然这事儿和他们沾不上关系,但谁也不想被连带着吃挂落。

至于大明衍生公孔明德等人,此刻早就是两股战战,满头虚汗了。

他们都是浙江人,几乎是浙江明面上,公认的浙江士子在朝廷里的代表。

他们的门人弟子无数,和张洪、刘福林、侯方一点关系都没有,那根本不可能!

至于李善长也是心中惊慌。

前两天,李善长将侯方的那封奏章上给朱元章时,话里话外还想让朱元章用些柔和手段……

此刻听着毛骧的奏禀,李善长很不得扇自己嘴巴子,他只当是侯方像借着恢复科举,在朝廷里谋些利益而已,谁知道他干下这些大事?!

尤其是聚集士子非议皇帝,这分明是老寿星吃砒霜,找死啊!

至于其他和侯方三人有各种关系的官员,此时也是神色惶惶。

其实毛骧在说前面几项罪名的时候,他们还有心替侯方三人争辩一番,但非议圣上,这事儿可就要留神了。

且不说李善长三人,与不少文官是何等的心惊肉跳,毛骧终于开始放出了终极大招。

以至于他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哆嗦起来:“六月初二,有相士与刘福林言,君家祖茔,有……龙气!”

轰!

李善长三人只觉得脑袋里炸了个霹雳!

噗通!

几乎是不约而同,江浙出身的官员们,二话不说的就跪在地上,疯狂的磕头,一句话也不说。

这么大逆不道的话,光是听听就是大错。

之前那些还准备劝谏的文官们了,也是一个模样,磕头声不绝于耳。

能说什么呢?

这会儿他们的生死全在朱元章一念之间。

那和侯方、刘福林三人有关系的人,那就更不用说了。

所谓某人祖坟有龙气,这事儿可大了去了……

除非皇帝极其大度,如果不在意,一句术士妄言也就过去了,可要是皇帝认真了,这就算是谋反!

但凡跟谋反粘上一丝一毫的关系,有一个算一个,诛你九族也是活该。

此刻,皇极殿内除了武将,其余的文官几乎是跪了一半,但还有一半只是紧皱着眉头,眼神闪烁不定。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偷偷抬头,看了一眼位列文武两班之首的英王殿下。

他见英王殿下不动声色的点点头,这才心中长舒一口气。

那个说刘福林家祖坟有龙气的术士,正是毛骧受了朱瀚的暗示,找了个锦衣卫小校乔装改扮的,这也算是钓鱼执法了的!

望着眼前或站或跪的文官们,朱瀚只是冷冷一笑。

这帮文官老爷们,打心眼里,还是或多或少的瞧不起,自家这个放牛娃出身的老哥的。

如今也是该敲打敲打他们的膝盖了,让他们明白,这天下是姓朱的天下,把过去湖弄前元朝廷的那一套都收起来吧!

忽然,一个苍老愤怒的声音传来:“陛下!锦衣卫都指挥使毛骧,污蔑朝廷大臣,其心可诛,臣请治罪毛骧,并裁撤锦衣卫!”

朱瀚一怔,还真有不怕死的啊。

抬头望去看,顿时了然,原来是左通政黄九炎。

此人乃是浙江布政使刘福林的儿女亲家,其本人同样是前元遗老之一。

朱元章登基之后,为了安定各地官场人心,对前元的官员,凡是没有什么大劣迹者,俱是来者不拒,最差也是官居原位。

这就给不少前元遗老释放了一个错误的信息,他们认为这位草莽皇帝,不敢得罪自己这帮人,还指望着他们替其治理天下呢。

这种迷之自信,给了他们不少倨傲的底气。

后来朱瀚建议朱元章大改科举的时候,黄九炎大为不满,还领着一众大臣们一起上过劝阻的折子。

当时朱元章就想办他,只是时机还不成熟,这才轻轻放过了他。

不成想,黄九炎只当是朱元章是在退步,更加坚定了他反对科举改革的戏心思。

甚至这次侯方、张洪、刘福林三人意图组建“东山学院”,也是这黄九炎在后面撺掇着,这才让他们有了底气。

朱瀚脑中闪过这黄九炎的信息,嘴角冷笑之色愈浓。

御座之上,老哥朱元章的脸色同样冷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