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朱元璋:以前的我得多遭人恨?(2 / 2)

赵敏听到朱元章询问,心中猜测朱元章应该是对这几件新式衣服很感兴趣,所以把自己的犹豫隐去,对朱元章道:“等我把新式衣服做出来,送给哥几套?”

“嗯,行。”

朱元章很满意赵敏的回答,也没有忘记提醒赵敏:“我看里面还有一些女人穿的衣服,给你嫂子也准备几套。”

“好。”

赵敏应承下来,随后对朱元章和马秀英发出邀请:“哥,嫂子,中午一块在工厂吃顿饭吧,很简单的家常便饭,量大管饱。”

朱元章听到量大管饱就不会拒绝,迎着马秀英询问的眼神,点点头道:“行,咱中午就在这吃饭。”

晚上回到家,赵敏开心的把今天见到朱元章和马秀英的事情告诉了朱瀚,同时也把朱元章要她把做出来的衣服送几套的事情也告诉了朱瀚,信心十足的说道:“只要陛下穿了我们设计出来的新式衣服,必然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到时候咱们得衣服就不愁卖了。”

“嗯,去做就好。”

朱瀚只是给赵敏指明发展方向,剩下的事他基本上就不管了,都交给赵敏去做:“新式衣服代表着新风气,也是新的风向标,未来长衫会逐渐被淘汰,我们的新式衣服必然会增光添彩。”

朱瀚对新式衣服很有信心,这毕竟是未来的潮流,没信心就怪了。

“爷,你肚子里还有多少好主意?一块告诉我成吗?”

赵敏有些幽怨,在朱瀚肚子上画圈圈:“爷,你的主意太多了,我现在实在掏不出什么了……要不,我给你找几个小姐妹一起来伺候你?”

“胡闹!”

朱瀚拍了赵敏一下,对她呵斥道:“爷难道不会自己找吗?”

“去你的!”

说着,赵敏就开始不老实起来,朱瀚赶紧制止:“今天不行,我得陪着三娘她们,你先歇着吧,我昨天刚回来就被你缠了一夜,你再这么缠下去,别人该对你有意见了。”

“哦。”

赵敏哦了一声,表示自己很乖,很听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反正今晚她只能一个人睡。

且不说朱元章和朱瀚,就说朝堂。

朱元章提出的改革,特别是对国家的改革,这件事对朝堂上的朝臣们来说,绝对是天大的事。

一开始,朱元章只告诉了朱标和李善长等内阁成员,但不可能只是这些内阁成员去处理这些事,所以在朱元章离开后,朱标和李善长两人协商着把消息透露出去,大明是世界之大明,华夏为汉人之华夏,朝臣们为之震动。

当然,朝臣们更疑惑的,是世界有多大。

朱元章从应天出发,再回到应天,大概用了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能走完这些路,已经很不错了,可百官们依旧觉得不可思议。

大明之外的土地,到底有多大?

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时下应天最火爆的问题之一,基本上没有人能回答出来。

一些出过海的商人,自然把海外形容的很大,而且遍地都是财富,从而让人们对海外心生向往,也正是因为这些商人夸张的言语,让百姓们知道了一个消息:大明的国土,已经远超唐宋,甚至连蒙元王朝都比不上大明。

百姓们不知道拥有这么大块的土地有什么好处,也意识到这么大块的土地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可听着就是那么让人兴奋,让自己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生长在皇城根下的老百姓,在知道大明拥有了那么大的一块土地后,激动的不得了:“真想出去看看我们的大明……那是天下的大明!”

“有了钱,一定出去看看!”

“打工去!打工赚钱去外面看看!”

“对,我建火车去……听说火车可以每天十二个时辰的跑,只要有铁轨,我们就能跑火车。”

应天的百姓和其他地方百姓比起来,多了几分觉悟,大有与大明共存亡的那种荣辱与共感。

至于朝臣……他们自然也是开心的。

朱元章是大明的皇帝,朱标是大明的太子,是华夏的实际管理者,朱元章总不能抢自己儿子的工作吧?

想到在朱标手底下干活的舒爽,朝臣们就觉得浑身轻松。

至于军权和人事任命权……这些朝臣不放在心上,他们认为,只要抱紧朱标的大腿,大明的未来必然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既然可以赢得未来,在朱标手底下干活又那么的轻松,傻子才会选择现在去追随朱元章吧?

如今的大明属于百姓归心,造反完全就是痴人说梦,根本不可能造反成功。

既然不造反,那还在乎军权干什么?

所以,朱元章去当皇帝,朱标来管理大明本土,对百官来说,这么做就是两全其美!

甚至他们开始无比迫切的期望朱元章的命令赶紧下达,然后好摆脱朱元章的魔爪。

什么?

朱元章要休息一个月才上朝?

这怎么可以?

担心迟则生变的御史们,开始纷纷上奏,要求朱元章不要贪图享乐,这都快两年没上朝了,现在回来了还不在朝堂上宣布新政令,老实在后宫休息干什么?

朱元章看着御史们纷至沓来的弹劾奏折,不由得苦笑起来,对旁边的马秀英道:“妹子,你说咱以前得多招人恨?现在就催着我修改国号和政令呢,呵呵……看来标儿给他们的环境,还是太轻松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