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灵光乍现!(2 / 2)

医路青云 烟斗老哥 1290 字 8个月前

方才犹如一道灵光冲入脑海,赵原想通了car-t量产的关键。

在目前的自体car-t产品基础上开发的异体通用car-t技术。

异体通用型car-t产品的生产步骤和自体car-t产品类

似,只是t细胞的供者从患者变成了经过筛选的健康捐赠者。

自体car-t产品生产完成后,只能回输给患者本人,而异体通用型car-t产品一次生产可以制备出成百甚至上千份的car-t药物,冻存起来随取随用,可以回输给成百上千名患者,生产成本由此大幅度降低。

赵原估算了一下时间差,估计还有两年时间,目前处于领先地位的几家国际医药公司将会打破瓶颈。

这些公司包括复兴、传奇、科济等,都是国外大型的企业,想要在这一轮竞争中取得先机,要在明年初将理论研究出来,投入使用才行。

当然,国内car-t的产品尽管比国外的要便宜不少,但还在被国外卡脖子,设备、试剂、原料多依赖于进口,除了人力成本有优势以外,其他成本都是相当高昂的。

赵原突然发现,从car-t切入自己的科研方向,似乎并不太明智。

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漫长艰巨的任务。

不过,赵原一旦选择了什么,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都咬牙坚持下去。

最近这段时间在常洪波的强力要求下,赵原的手术量降下去。

但是,他每天睡觉的时间依然很少,加起来绝对不超过四个小时。

和别人不一样,赵原特别珍惜睁着眼的时光。

人进了棺材,有大把的时间休息,死过一次的人,感受尤为强烈。

将血液课程学习完毕之后,赵原腾出时间学习胸外的知识。

尽管赵原在胸外实战无敌,但理论知识比不上那些硕士和博士。

翻开秦老给自己定下的书单,赵原上面的内容,很多时候会有灵光一闪的感觉。

自己有时候做手术,完全靠本能,如今看到那些外科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难免会眼前一亮,有种原来如此的共鸣之感。

胸心外科的术式创新难度非常大,主要是被那些外科大佬都开发完毕了。

想要在这个基础上研究出新的术式,必须要另辟蹊径。

无管技术便是一个重要方向。

正好自己在燕京之行,已经有过几个成功案例,赵原觉得自己的博士科研方向就以这几个案例为基础。

整到凌晨三点左右,赵原才上床休息,等到东方破晓,他穿鞋在校园跑步。

校园的环境不错,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不少年轻的面孔踏着晨曦读书。

赵原在一个偏僻的小巷吃了早餐,然后返回天华医院。ap

第一步是在病区走一圈,对重点病人进行查房。

查房结束,徐琴的师兄已经到了。

赵原给他做了一个查体,然后再安排他做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