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何以自牧(1 / 2)

床前跪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看着虎头虎脑的,脸上挂着一副茫然的神情,双眼放空。

朱厚照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每日期盼着能长命百岁的父皇突然就病倒了。立在他身前的大山突然间崩塌,让他有些懵。

年幼的太子对于皇位并没有太多概念,对于死亡也是知之甚少。

印象里,自己千万人之上的父皇似乎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南京城。

天下疆土辽阔,做了皇帝却不能亲眼去看看。他不想做皇帝,也不想他的父皇去死,死亡在他看来就是再也见不到了。

总的来说,朱右樘是个仁义的皇帝,是个性子温和的父亲。他与朱厚照的先是父子,再是君臣。

秦墨瞥见年幼的太子的时候也是愣了一下,眼眸微动。

“是秦墨吗?”床榻之上的皇帝睁开眼睛,头微侧,形如枯藁的模样让人看着有些揪心。

病来如山倒,一个人数日之间竟能有如此大的变化。

此刻的朱右樘与秦墨脑海里中气十足的模样完全不同,秦墨有些吃惊,他竟然从一个三十多岁的君王的脸上看到了苍老。

此等苍老并非面皮憔悴干枯的苍老,而是眼神。皇帝望向秦墨的眼神,像是一个七十岁的老头子。

朱右樘看向秦墨,目光却如同透着一层薄纱,掠过了他。似乎看向了秦墨的身后,想要将他的前世今生都看个通透。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秦墨被皇帝这样一扫,浑身上下的鸡皮疙瘩立刻就起来了。

“皇上,臣秦墨回来了。”

闻言,朱右樘眼睛微睁,沙哑着开口问道。

“什么时候回来的?”

“回皇上,臣刚刚才到,在大同收到圣旨之日起日夜奔袭。”

“辛苦爱卿了。”朱右樘顿了顿又说道,“大同,朕没去过大同,路途遥远又是苦寒之地。”

听着这话,秦墨心里一个咯噔,心道皇帝不会想让自己留下吧。

“皇上,臣的妻子还在大同。”

皇帝不说话了,转头看向了朱厚照。

“朕的儿子也在这,只是将来我不能再护着他了。他天生性子贪玩,不爱读书,还这么小就要继承皇位。”

秦墨立在一旁静静听着,没有打岔。

“我那时候继承皇位大概和他差不了太多,终究还是要年长一些。读的书也比他多一些,熬过不少苦日子。”

“咳咳!

皇帝忽然剧烈的咳嗽了起来。

一旁的太监替皇帝小心的抚背,无微不至的伺候着。

朱厚照低着头站在一旁听着,心里明白,大概父皇又要让眼前这个人帮自己了。在此之前,已经有七个老头这样被父皇接见过了。

“厚照这孩子顽皮了些,但是生性还是善良,朕希望他能做个好人。你与你与厚照年长一些,但终究比那些老臣更懂少年的心性。”

“朕希望你能多多辅左他,让他成为一个好皇帝。”

“臣当若如此!”秦墨拜。

皇帝挥手,让太监将朱厚照带出去,单独让秦墨留下。

屏退了左右,朱右樘长舒了一口气,艰难的挣扎想起身。

见状,秦墨上手就准备去扶,却被朱右樘摆手拒绝。硬生生咬着牙,自己坐了起来,靠在说了龙榻之上。

“没人了,不用绷着你那死德行了。”

弘治皇帝斜斜的瞥了一眼秦墨,缓了一会说道。

“怎么?想把你留在京城你还不乐意了?非要回那大同去受苦受罪去?”

恍忽间,皇帝似乎又是那个意气风发的皇帝,优哉游哉的给秦墨下套坑他。但秦墨心里明白,皇帝已经是风中残烛。

京城马上就要易主,留在京城实在不是什么好提议。

说实在的,若是皇帝一闭眼,这个京城就此分成两块。宫里的太监,朝廷里的文官。

东宫八虎即将展露头角,横行朝堂。但真正的祸端并非太监,这天下大局并非一个太监就能搅动的。

说到底,刘瑾等人的命根子还紧紧的攥在他们的主子朱厚照的手里。

朱厚照要他们死,只是一句话的事情。毕竟太监是天子家奴,皇帝要他们死,百官没有不支持的。

但反过来,皇帝若是想要搞文官,那就没那么容易了。这个时候,太监就有了用处,找个理由就能将文官逼走。

眼下,朱右樘马上快不行了。弘治朝内阁、内宦、皇帝,三方矛盾的问题还没解决。不仅如此,还加重了不少。

朱右樘此刻突然下线,留给朱厚照的只有一堆烂摊子,甚至可能比不上当年明宪宗留给朱右樘的烂摊子。

就算是烂摊子,也是分好坏的。

现在朱右樘留下的这堆烂摊子怎么说呢?烂到秦墨避之不及的程度,根本不想沾染上一丝一毫的因果。

太子年幼,皇后又是个伏地魔,东宫内宦心眼大大滴坏。内阁作大,文官抱团。国库空虚,边关弱势,经济下行。

内忧外患,权利中空。

这是个什么下水道开局,秦墨根本不想耗费脑细胞给帝王家再打工了。况且人家熊孩子朱厚照信任的是太监,不是自己。

见秦墨不说话,朱右樘叹了一口气,转移话题说道。

“既然你不愿意,我也不强求你,守着大同也不错,至少鞑靼不敢再犯大明。”

“我儿还是很聪明的,只是过于贪玩罢了。只要给他一些时间,相信他也能把朕留下的江山打理的很好。”

“太子聪明仁孝,至礼天成,将来一定是个好皇帝。”秦墨说道。

“但是你也要辅左一些,太子性情浮躁好逸,以后难免会闹一些乱子,我只希望你能出面劝说。”

“我知道你有这个能力。”朱右樘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惜天要收我,不然真想再多做一些事情。”

秦墨没说话,听着皇帝絮絮叨叨的说着。

“我这一辈子也算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如果没有你的话,或许只能算是一个守成之君。”

“好在现在我也算是第一个治疫成功的帝王,虽是无法与太祖成祖相提并论,但也算是为后世子孙积累了些许功德。”

“还有很多事情想做,已经没有时间了”

“你和其他人不一样,秦墨。”朱右樘盯着秦墨说道,“我想知道,大明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臣不知。”秦墨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