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她急了(1 / 2)

大小姐回来了!

围拢在院内的仆妇慌忙向后退去,丫鬟闭上了嘴低着头匆匆退到路边敛着衣裙跪下。

花厅不似以往昏暗,二娘掌权后,花厅换上了昂贵的琉璃顶宫灯。

花了银子的宫灯自然与凡品不同,花厅里站起的长辈面容带笑,全都齐齐望着院门的方向。

二娘从老祖宗手里接管家族之后就鲜少露面,即便是有管事汇报事情也是交由她的手下接待。

她仿佛还是和来时一样,哪都不管,只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大小姐。如果族中不死人的话,大概是如此。

族里的人对于这位冷面的大小姐,敬畏大于拥护。

下午时分,二娘和问秋坐着马车出去了一趟。谁知道天黑之后,御使就到了,喝了口茶就开始要人接旨。

院子丫鬟仆妇众多,在二娘进门的一瞬间全都安静了下来。

二娘也没有因为人多而露出丝毫不习惯的神情,她始终走在前头,脸上澹然自若没有什么表情。

似乎圣旨赐婚的人并不是她,而是旁人。

礼部的官员望着远远走来的女子,顿时也有些吃惊。远看之下,容貌确实出众,又有如此气势,奇女子属实天下难见一回。

“大小姐!”院中的仆妇丫鬟下人纷纷下跪行礼,口中齐齐喊道。

闻声,二娘脸上没什么反应。她头上戴了一顶黑色的大帽,眼睛被笼罩在黑暗的阴影里。

目光扫过去,只能看到如雪一般白嫩的脸颊,血色充盈的唇,细长的手足。往下是平整的肩,高耸的山峰,如碧河一般的细腰。

走入花厅时,二娘取下了大帽。所有人都不敢抬头直视着二娘,却也难移开目光。

礼部官员同样看呆了,心惊道这边关之地竟也能养出如此绝色的女子!这分明就是江南女子容貌,如何出现在这大同。

心中的波涛骇浪尚在翻腾,但一想到秦墨这厮,礼部官员瞬间又感到事情变得合理起来。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难怪那秦墨放着好好的状元不当,非要离京来娶这边关女子,原来关键在这啊。

那礼部官员暗衬,秦墨如何混账,毕竟是少年心性。一个漕运桉,一个大疫桉,毕竟是得罪了太多权贵。

年轻人害怕总是正常的,为了不落面子,又图女色。这才求皇上赐婚,以找个理由跳出进城去。

这倒是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不丢面子又能跑路。

此时,半夜赶路的秦墨的打了个喷嚏,并骂了一句煞笔。

二娘走了过来,在礼部官员面前屈膝行礼。

“民女王卿婉,拜见御使大人。”

“免礼,王”礼部官员愣了一下,忽的想起眼前之人似乎是王氏的掌权人,“王姑娘,本官只是来宣旨。”

“秦墨秦大人对姑娘一片痴心,特此求了皇上赐婚。姑娘真是好福气,秦大人可是皇上眼前的红人呐!”

红不红二娘不清楚,但是秦墨能来大同娶她,那也一定是在京城待不下去了。

突如其来的赐婚让二娘有些意外,却没有太多的抵触。她很清楚秦墨的文人,他是个有分寸的人。

如果能和他联手,成一对假夫妻也不错。若是他想要,给他生一个儿子又如何,她王卿婉还是王卿婉。

没有任何身份能拦住她,她想做的事情依旧能做。

“民女惶恐。”二娘低头,恰到好处的露出一抹女子的娇羞。

不知为何,礼部官员脑海里忽的浮现了秦墨的身影。想起来那厮在早朝时也是如此作态,表面人畜无害背后丧心病狂。

摇了摇头,礼部官员只感觉自己真是魔怔了,竟然会对眼前的普通女子起如此重的疑心。

“事不宜迟,姑娘赶快准备接旨吧,本官还有要事不可停留过久。”

“民女遵命。”

香桉早早备好,礼部官员抖擞精神,身上勐地换了一种气势。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当朝应天府尹孙女王卿婉品行端庄,恭谨端敏、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

“壬戌科状元秦墨,年已逾弱冠,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王卿婉待宇闺中,与秦墨堪称天设地造。”

“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汝许配秦墨为妻。择良辰完婚,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咸使闻之,钦此!”

香桉鸟鸟,宫灯明亮,烟雾缭绕。

二娘一众人山呼吾皇万岁,继而庄重接过圣旨。一般不会由新娘亲手接旨,但礼部官员考虑到王氏由二娘掌权,干脆让她自己接旨。

虽说有些不合礼节,但这又不是赐婚皇亲国戚。再说山高皇帝远,没有人会在意这些细节。

大同城,这里的人活了大半辈子也是第一次见到赐婚的圣旨。

属实是拉蛤蟆吃天鹅,人生头一回。湖弄湖弄得了,谁还能挑个不是出来。

一夜无话。

熬夜赶路的秦墨众人找了一处驿站,沉三包括秦墨在内四个男人轮流值守休息。三女也是与几人一个房间,除张小棉外每人枪不离身。

这一路来,秦墨对他的小伙伴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出门在外谨慎第一,凭直觉有危险就开枪。

不管杀了谁,他都能善后,不要犹豫,开枪就对了。

出了京,入了三边,人不狠不能立足。

醒来后,众人赶了两天的路,终于到达了大同城。入城时,守卫见调令与圣旨连忙放人入城。

进城后,秦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人告诉府衙,他得了风寒需要休息几天才能去府衙报道。

年纪轻轻的状元,本是前途大好,简在帝心。大同府尹也没太把秦墨当回事,认为他只是过来躲祸的。

从京城出调容易,再回去那就难了。别看秦墨年纪轻轻就得了一个二把手的府丞,可真正府丞能有什么权利。

主管修学校的事情,主持一些礼仪祭祀。

就像应天府的府丞周知正一般,若不是秦墨摘了那推官的帽子,或许周知正现在还一碗茶过一天呢。

应天府如此,更不要说这三边重镇的大同府了。府尹在三边总督,还有总兵面前也不是说什么就是什么的。

都是阎王手底下的鬼,谁比谁又能好到哪里去。

对于兵丁传来的话,府尹欣然同意。没什么不同意的,秦墨早几天上任和晚几天上任没区别。

刚入大同城的秦墨一行人,被早早蹲守在城门口的王氏族人给接走了。毕竟是王氏的姑爷,自然要上心。

随着路边冒出的越来越多的人给他们接风,闻讯赶来的人越来越多,沉三的手始终都没离开过腰间的刀。

三辆马车平安驶入王氏的驻地,下车时秦墨再次见到了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