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回家!(1 / 2)

偷家这种事,历史上许多名将都干过。

霍去病兰州强渡黄河,向西北翻越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孤军深入千里痛击匈奴。

更绝的是霍去病宛如人形gps,友军纷纷迷路,只有霍去病始终保持正确方向。绕过敌方主力,直推敌方老家。

王越与鞑靼作战,三次带队纵深打入鞑靼大本营,第一次更是将小王子达延汗的妻子斩杀,给达延汗留下了永世的阴影与仇恨。

几十年过去了,王越老了,鞑靼小王子一年一年强壮。他生了许多的儿子,带兵征服了瓦剌与朵颜部。

瓦剌的太师不复存在,只称达延汗为可汗。

三卫在鞑靼的带领下,形成了短暂的统一。而大明越发衰弱,善战者垂垂老矣。于是达延汗觉得是时候了,一生追逐的事业巅峰就要来了。

可怎么也没想到,这十几年和明军斗得火热,基本都是大优势取胜。现在突然冒出一个老六,学人冠军侯千里偷家。

更损的是,他还偷成功了。军士来报,一个部落宁死不投降,整个部落直接被夷为平地。

在漠北深处横行了两天,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

达延汗再不退兵回去,或许再也没有家了。老家被人端了,还打个什么仗,大后方都没了。

满腔的怒火使得鞑靼退兵奇快,一夜之间全都撤了。带不走的杀的杀,烧的烧。

鞑靼的动静自然也引起了明军的关注,讨论了一番也没得出什么结果。直到某个悍勇的将军冒险留住了一队鞑靼人,抓了将领这才问出话来。

有老六在偷家?

明军将领一时间大为震惊,印象中根本没有哪路队伍出过城。应州城一直都是封闭状态,如果有人出城的话

不可能,就算是有人偷偷摸摸出城袭击鞑靼部落,那最少也是几千人的规模。

在这应州城,莫说几千人,就算是几百人出城都会被记录在册。而且,没有总兵的命令,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大规模出城。

总兵?

人们恍若初醒,纷纷明白过来,若是有队伍出城,总兵张俊不可能不知情。

当众人汇聚到总兵府时,张俊震惊之余,面色也微微有些尴尬。

咳嗽了一声,说道。

“大概是巡抚秦大人带的队伍,七天前悄悄出城了。”

“巡抚大人!”

“怎么可能!”

“秦大人不是逃”那人及时止住了话头。

在这个时候说这种话,那就是得罪人了。况且,如果总兵张俊知情并左证的话,那秦墨干的是什么事情?

千里奔袭鞑靼大本营,逼着备战两年的鞑靼退兵。

这意味着秦墨做了一件大明朝从未有人做过的事情,行常人之不能之事,冒常人之不能行之险。

“张总兵!秦大人带了多少兵马出城?”

“虽说巡抚大人成功逼退了鞑靼,但此乃一招险棋。若是秦大人带着那些人留下来,或许应州城伤亡就不用那么大了!”

有人跳出来鸡蛋里挑骨头,反正想着和秦墨不对付,不如先盖顶帽子上去。

应州城守城一战将士几乎折损大半,若是因为秦墨带兵出走的缘故。即使秦墨立下大功,恐怕也会留人话柄。

功是功,过是过。

这一下秦墨逼退鞑靼的性质又变了,即使结果是好的,但这是贪功冒进。若是这件事坐实了,秦墨就是拿应州将士的命换军功。

更是于应州城的百姓于不顾,于大同府百姓于不顾。

文吏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挑刺。不挑刺不是一个合格的文吏,他们与秦墨根本没有什么交集。

若是让他们看着秦墨得势,那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带人?”张俊瞥了一眼那些扇风点火的文吏,又看了一眼被扇动的了武将,澹澹说道。

“三百骑左右。”

三百!在场的众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三百人敢迂回千里深入漠北,疯了吧?

在场的文吏武将统统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怎么敢的?

更重要的是,在场的文吏顿时无话可说。如果是三百人,就算留在应州也是杯水车薪。

但秦墨一个人带着三百骑出城,袭击鞑靼大本营以解应州之围。更是沉重打击了鞑靼士气,扬大明军威。

这要是传入了京城,必然会引起朝野轰动。

可那群文吏也知晓朝廷那边早就对先前消失的秦墨进行了弹劾打击,这要是消息晚一些再来,恐怕事情就成了。

如今,若是朝廷那边收到消息,之前做的那些都将功亏一篑。

而且文吏们素闻秦墨是个眦睚必报的小人,自己又连同朝廷那边针对秦墨。如今失手了,恐怕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了。

衙门这边人心惶惶,总兵张俊却早早的将消息八百里加急送往了宫城,直接送到有些交情的司礼监大珰萧敬的手上。

不经过都察院,不经过内阁,直接送往皇帝的手上。

早些年,张俊的父亲曾与在外做镇守太监的萧敬关系匪浅,连带着张俊在萧敬那也留着一些情面。

如今事态紧急,张俊投桃报李,只为感谢秦墨那五十骑之功。

至于退敌之功,身为总兵的张俊身先士卒死守应州城本就是大功一件。多大的碗吃多少饭,张俊虽是个武人但心比真就针尖还细。

鞑靼退兵的事情自然也在大同府城传开,云中王氏一切照旧,在面对城中文吏与世家的猜疑时,云中王氏态度强硬。

族里只有一个声音,大小姐说什么就是什么。

没有人跳脚,也没有人背叛。主要还是被二娘与秦墨的手段给治服了,加上王氏这三年赚到的钱比之前五十年加起来还要多。

利益是团结人心的最好方式,王氏牢固的像是一个铁桶一般。

彼时秦墨消失,上门嘲讽的世家也有。接机碰瓷,想要侵夺王氏生意的也有,文吏武将上门威逼利诱。

以法相逼,想要让王氏吐出一些财物以换取暂时的安宁。

但王氏上下态度却异常的强硬,将所有上门的人都赶了出去,铺子遇到找事的也直接打出去。

此刻鞑靼退兵,二娘一反常态,反而吩咐族人往所有针对王氏的世家与文吏武将的府上都送了礼。

礼物很普通,一条死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