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1013张魏入套(2 / 2)

&;=&;&;&;魏广德听到俞大猷的质疑,终于醒悟过来,之前他和张居正貌似都犯下了大错。

张居正只想到了开疆拓土的功劳,而他则是想到利用此策和女真开战,北逐女真部族,但却未从大明国家利益考虑,是否真有必要建造宽甸六堡。

若说此策是针对王杲部的囚笼政策,将其困死,实际上还不如直接发兵攻打王杲。

毕竟,王杲部多次袭杀大明边军已经是辽东各部公认的事儿,灭他哪里还需要理由。

与其外扩宽甸六堡堵住王杲南下通道,直接开打貌似更加省心。

现在的辽东兵马,可远强于女真诸部。

就算女真各部联合起来,攻打也不过是稍费些力气,朝廷需要调派更多的军队,准备更多的战争物资而已。

“李成梁还真行。”

魏广德没有生气,而是感慨一句。

“其实只要灭掉王杲部,大军进驻王杲的城寨,朝廷自然完成北进策略,哪里还需要建什么宽甸六堡,李成梁的计划,本来就有问题。”

俞大猷说道。

“他想在辽东树敌,养寇自重。”

魏广德嘴里轻轻吐出几个字,俞大猷当即低头,不敢言语。

至于下首的邓子龙这会儿更是不敢多言,这些哪里是他能说话的。

“如此看来,我当初想调他去大同,接替马芳,看来还要不得。”

魏广德终于继续说道,“要是他去了大同,怕是转天就让俺答汗又反了。”

只能说,李成梁提出的建设宽甸六堡的计划,碰巧正中了张居正和魏广德的软肋。

张居正是想着尽快做出一些事儿来,好提升他的威望,能在朝臣中心中尽快超过高拱,让人不再想要他复出。

开疆拓土,还有比这更好的提升威望的办法吗?

没有。

而他魏广德在听到这个计划时,因为是针对建州女真部王杲的计策,所以顺理成章的只考虑了借此机会铲除北面的辽东,不给大明留下亡国的隐患。

李成梁歪打正着,让他和张居正都没有识破他的谋画,一下子全都进套了。

不过事态发展到现在,辽东的仗是必须打的,否则朝廷颜面无存。

只是魏广德现在觉得棘手的是战后如何安置李成梁,这个人是个麻烦,挑事儿的麻烦。

北边好不容易形成了多年不见的和平态势,魏广德也不打算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北方的边民因为虏骑时常侵扰,生活本就困苦。

若是因为李成梁,让战事再起,貌似并非天下之福。

可是,若是卸磨杀驴,在辽东战事结束后就把李成梁调回京城闲置,对朝廷威望也是有影响的。

想到这里,魏广德不由得想到了西南。

要说大明北面大体上和平了,也就是西南还时不时有土司作乱,另外就是云南报,缅甸那边局势不稳。

不过云南的简报,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儿了,缅甸的乱局似乎正在平息,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向京城报送过。

对此,魏广德还是有印象的,谁叫他记忆力不错,当初在翰林院看过不少文书,其中就有两事让他记忆犹新。

一是嘉靖九年是,时任云南巡按御史刘皋曾上奏,陈言采买宝石之弊,揭露了孟密同葡萄牙人“西洋番舶”进行宝石贸易的情况,也批判往年采办宝石时孟密“故违稽迟”的行为。

关键是,当时他已经通过和缅甸人的沟通,了解到此时缅甸一个新王朝正在崛起,且四处攻城掠地壮大实力。

而此时大明也向其采买宝石,无疑是助涨其经济实力,让他大肆出兵抢占地盘提供了军费。

大明对面外的政策,一向是让其维持现状,不要发生大的兵事。

但实际上,大明的命令在缅甸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

嘉靖六年,孟养国主思陆的儿子思伦联合木邦国主罕烈以及孟密国攻占阿瓦城,杀死阿瓦王莽纪岁及其妻子儿女,立其一族莽卜信为阿瓦国王,三国分占了阿瓦的土地。

于是,阿瓦国遣使到云南向明朝当地政府哭诉,然而云南布政使司居然没有及时向北京呈报此事。

虽然之后,明朝派永昌知府严时泰、卫指挥王训前往当地勘查实情。

结果思伦闻讯在夜间派兵到明军暂宿的驿馆喧哗闹事,并焚烧驿馆,杀死赍金牌千户曹义,严时泰等势单力孤,仓皇逃回云南。

此时,因正值安凤之乱,明朝没有闲暇进一步追究,从此在缅甸的威望大大消退,为日后发生更大的祸乱埋下伏笔。

嘉靖七年,云南总兵官沐绍勋、巡抚欧阳重派遣参政王汝舟等人再次到达缅甸,探访各方土司,劝告其息兵休战,不要违抗明朝的命令。

此时,孟养国思伦等不想将与明朝的关系弄得更糟,各自愿意进贡象牙、土锦、金银器等物品,而且愿意退还当初抢占的土地,为自己的过错而感到悔改。

但是,领土纠纷仍然没有解决,日后仍然有可能爆发战争。

云南方面呈报北京,希望将惹起祸端最为严重而明朝又无力长期驻军把守的蛮莫等十三处宽广的地区分给孟密,每年要求上缴差发银一千两,又因为木邦的不满,而割让孟乃等七处归属于木邦国主罕烈。

至此,明朝做为宗主国,为了维护藩国和平,以损失自身利益暂时平息了这场纷争。

这些文书当初魏广德看到时就大感诧异,完全不能理解沐绍勋、欧阳重这么做的目的何在。

就算藩国大战,大明也完全没有必要以自己的利益促成所谓的和平。

关键通过此事,让缅甸各方势力自此看轻大明,大明对缅甸各邦的影响力降到冰点。

其实,如果大明此时还继续关注缅甸局势的话,就会知道,此事后第二年,缅甸洞乌王朝诞生。

而所谓的洞乌王朝,其实就是之后多次和明、清爆发激战的缅甸东吁王朝。

从嘉靖十四年开始,洞乌王莽瑞体开始进攻白古王朝,之后攻灭白古王朝,继而攻占对外贸易要港马都八和卑谬。

嘉靖三十年时,莽瑞体死后,莽应龙继位,他灭阿瓦王朝,征服各掸邦,完成了缅甸的第二次统一。

此时,莽应龙东扩的目标已经瞄向大明,在几年前攻破暹罗王城后,缅甸周遭其实就已经没有更多可以蚕食的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