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多尔衮的疑虑(1 / 2)

明末小兵崛起 老牛俊 1500 字 2023-01-02

就在刘博源与卢象升等人商议如何向清军借粮之时,远在几十里外的通州城外,也是热闹非凡。

在通州运河旁,满是看不到边的各色营帐。

营帐长达十里,不断有人喊马嘶声响起。

在营帐的周围,清军骑兵不时的纵马疾驰,时刻查探着附近的情况。

大营辕门处,几乎每隔几刻钟的时间,就有满载钱粮物资的马车进入大营。

大营内,代表各色旗号的旗帜在空中高高飘扬。

旗帜密密麻麻,有正八旗、镶白旗、正蓝旗等满清八旗旗号。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两杆巨大的织金龙纛。

在这两杆织金龙纛的周围,是几百名身穿三层甲的精锐白甲兵。

这些白甲兵的责任,就是护卫各旗旗主的安全。

一座巨大的营帐内。

几十名身穿华丽盔甲的清军将领,正坐在大帐两侧。

他们的目光,全都聚焦在坐在上首的两人身上。

这两人,正是此次清军寇关的统帅——奉命大将军睿郡王多尔衮、扬武大将军多罗贝勒岳托。

“睿郡王,此次我大清寇关劫掠,可谓是收获颇丰啊!”

“是啊!这才刚刚入关一个月时间,就已经抢的盆满钵满!”

“要是再南下劫掠一番,那我大清岂不是一年都不用愁了!”

“睿郡王,您看我们何时南下啊?”

众清军将领喜笑连连,眼中满是贪婪之色。

可是,面对众清军将领的询问,多尔衮却是一脸的严肃之色,不见丝毫喜色。

“睿郡王,您这是......”

坐在一侧的岳托发觉多尔衮神色不对,便有些好奇的问道。

多尔衮皱着眉头,说道:“多罗贝勒,你不觉得,我们这一路南下,似乎有些太过于顺利了!”

“哎呀!睿郡王,这明军就是一群胆小的老鼠,哪里有胆量敢与我们对阵啊!”岳托满不在乎的说道。

“睿郡王,多罗贝勒说的没错,就那些只会据城而守的明军,哪里敢主动出城与我大清兵野战!”镶蓝旗旗主杜度也是赞同的说道。

“就是,只要我大清兵不去强攻那些坚城,还不是任由我们劫掠!”

“哈哈哈!还是多罗贝勒说的有道理!”

尽管各旗旗主都是一脸的狂妄且满不在乎之色,但多尔衮仍旧是眉头紧锁。

“诸位,你们可能不知,本王麾下的一个甲喇的兵力,至今还没有归建!”多尔衮忧虑的道。

此言一出,众清军将领也是面带疑惑之色。

“睿郡王,会不会是那甲喇章京劫掠的太欢,忘记了归建的时间!”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好奇的说道。

多尔衮摇了摇头,说道:“本王麾下的兵马,从来不敢违抗本王的军令。说好的十月十八日全部归建,如今已是过去了几日,还不见返回。”

“本王心中有股不妙的感觉,或许那一甲喇的兵力已是遭遇了不测!”

“这怎么可能呢!明军哪有这个实力,能全歼我大清一个甲喇的兵力!”岳托面色微变,满眼的不可置信。

“说的也是,就明军这样的战斗力,怎么可能全歼一个甲喇的兵力呢!”镶白旗旗主阿巴泰也赞同的道。ъìQυGΕtV.℃ǒΜ

“睿郡王,不知你麾下的那一甲喇的兵力,是派往何处劫掠了?”一直默不作声的肃武贝勒豪格,突然开口问道。

多尔衮愣了愣,随即回答道:“我正白旗的兵马,全部派往山西镇与大同镇方向劫掠。”

“山西与大同?”豪格面带思索的想了想。

“那岂不是靠近陕西延绥镇方向!”

多尔衮点了点头,脸色立即变得阴沉起来。

“陕西延绥镇方向?”

众清军将领困惑的摸不着头脑,不明白这与陕西延绥镇有什么关系。

当然,其中还是有一些明白人的。

就比如阿巴泰。

他心中隐隐有些猜测,或许正白旗的那一个甲喇的兵力,就是遭遇到了延绥镇的明军。

依照那崇祯皇帝下达的天下兵马进京勤王的圣旨时间,再对比延绥镇明军的进军路线,很有可能是遭遇到了正白旗清军。

见着多尔衮的难看脸色,豪格不留痕迹的微翘嘴角,目光看向同样是幸灾乐祸的阿巴泰。

“睿郡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岳托满是困惑的问道。

多尔衮摆了摆手,说道:“或许是我们的大敌来了!”

“大敌?哪里来的大敌?”

“睿郡王,可否将话说的明白一些?”

“就明军这样的军队,哪里值得我们如临大敌!”

多尔衮面色沉默,没有回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