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尤、王两家,请教(1 / 2)

明末小兵崛起 老牛俊 1447 字 2023-05-21

“要说论起榆林城中的势力,当属尤家与王家为大。而且,尤家与王家在延绥镇军中的能耐也是十分之大的!”

“例如,在靖边道与神木道,则有许多的尤家与王家子弟,担任各营堡的守备官或操守官!”萧远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刘博源点了点头,拱手道:“岳父大人,还请详细介绍一下尤家与王家的底细!”

萧远自得一笑,朗声道:“行,那就先说说尤家吧!”

随后,萧远端起茗茶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这才道:“想必贤婿还记得总兵尤世禄吧?”

刘博源点头应道:“自是记得!”

“总兵尤世禄就是出自于尤家。除此之外,尤家现在还有一位请辞在家的前山海关总兵尤世威。”

“另外,这两位尤总兵还有一位大哥,名叫尤世功,也同样是一名总兵。可惜的是,尤世功总兵在天启元年的沈阳之战时,就已经战死殉国了。”

“一门三总兵,可谓是将门世家啊!”萧远感叹一声,脸上满是敬佩的神色。

“所以,现如今延绥镇内的许多将领,都和尤家有着匪浅的关系!”

“原来如此!小婿知晓了!”刘博源一脸受教与敬重的表情。

不过也确实如此,尤家一门三总兵,个个骁勇善战,为大明立下无数汗马功劳,自是受得刘博源的尊重。

“岳父大人,那介绍一下王家的底细吧!”了解完尤家之后,刘博源自然还需要了解王家了。

“嗯!”

萧远应了一声,继续道:“要是说起王家的话,那王家可就是没有什么好名声了!”

说话间,萧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讥讽之色。

“岳父大人,那王家到底有何名声不好?”刘博源疑惑的问道。

萧远呵呵一笑,随即反问道:“贤婿,你可还记得被罢免官职的前延绥镇总兵王承恩?”

“王承恩?自是记得!”刘博源点头应道。

对于这个与司礼监秉笔太监同名同姓的总兵王承恩,刘博源自然是印象深刻。

不仅是双方名字的相同,而且这王承恩还是因刘博源而被罢免官职的。

(有读者疑问,为什么会有两个王承恩?根据延绥镇志上的查询,当时的延绥镇总兵确实是叫王承恩,各位读者可以百度查一查便知晓!)

萧远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不仅那王承恩如此,还有前一任的延绥镇总兵王洪,也是出自王家。”

“这岂不是与尤家一样是将门世家?”刘博源惊讶的问道。

萧远并没有回答,只是继续道:“那王家除了王承恩与王洪外,还有一个叫做王定的榆林副将。原本下一任的延绥镇总兵就是王定,可没想到被贤婿半路截胡了。”

“照岳父大人所说,那小婿岂不是得罪了他王家?”刘博源好奇问道。

萧远点头,回答道:“得罪王家是肯定的。”

“不过,贤婿你也不必担心,现在的王家也就剩下王定还在撑着场面,那王承恩与王洪皆被罢免在家,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看着刘博源有些担心的面色,萧远急忙转话劝慰着。

刘博源笑了笑,说道:“岳父大人,小婿不是在担心这个,小婿现在想的是,该用什么办法让王家倒台!”

萧远一听,哈哈一笑,大声的称赞道:“好!好!果然不愧是我的贤婿,区区王家算得了什么呢!”

“贤婿日后有什么需求,可尽管跟我说,我一定尽力帮你!”

“多谢岳父大人!”刘博源起身抱拳,对着萧远道谢。

萧远摆了摆手,客套了一番。

随后,萧远将话题引到了儿女的身上。

“贤婿,不知你何时将亲家母与怡儿迁到镇城居住啊?许久未见几个外孙女,着实有些想念呐!”

“岳父大人不必着急,待小婿在镇城中站稳了跟脚,就将母亲与怡儿她们搬到镇城居住。”刘博源解释道。

“当然,小婿此次赴任,已将萧华带在了身边。若是岳父大人想念的话,小婿可让萧华在府中居住即可。”

萧远摇头道:“不用,不用!就让那小子好好跟在贤婿身边,多多锻炼一下!”

“不然的话,没有贤婿的管制,我怕那小子又开始外出惹祸了。”

刘博源轻声一笑,说道:“岳父大人可莫要小瞧了萧华,现如今萧华凭借着实打实的战功,已经升任指挥佥事之职,统领着一个千总的兵力,能力大有长进。”

“哈哈哈!那就好!”萧远欣慰的一笑。

“不过,就算萧华那小子再如何的官大,我也还是他的老子,他就得受我管教!”

“岳父大人说的是!”刘博源应和的笑了一声。

......

榆林城内的总兵衙门府,位于城北区域。在城北区域之中,还有着官府的众多衙门。

当然,占地面积当属最大的,还是巡抚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