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丰收之季,神器问世(1 / 2)

明末小兵崛起 老牛俊 1477 字 2023-05-21

在刘博源率军返回榆林城几天之后,朝廷派遣的礼部官员,终于来到了平凉城韩王府。

韩王朱亶塉见礼部官员前来,心中大喜万分,以为是崇祯皇帝派人为他来做主的。

可没有想到的是,礼部官员带来的却是崇祯皇帝训斥朱亶塉的话语。

这让朱亶塉心中大惊,不明白崇祯皇帝为何会这样处置。

原本他上奏的折子,是参奏永昌伯刘博源的残暴行径。

可是如今,却是等来了崇祯皇帝的训斥,这使得朱亶塉是又惊又怕。

难道说,崇祯皇帝已经知晓他在平凉府的所作所为,故而派遣礼部官员前来训斥于他。

而且,刘博源之所以敢如此胆大包天的与韩王府作对,背后是不是崇祯皇帝的意思。

亦或者说,崇祯皇帝想要借刘博源的手,来打压韩王府,让韩王府老老实实的行事。

对!肯定是这样的!

不然的话,为什么他朱亶塉参奏刘博源,却是换来了崇祯皇帝对他的训斥。

想到这里,朱亶塉越发的肯定自己的推测,也只有这种推测,才能解释他为何会被崇祯皇帝训斥。

不觉间,朱亶塉顿感冷汗直冒。

他实在是意想不到,原来针对韩王府的背后之人,竟然是崇祯皇帝。

看来,韩王府以后一定要低调行事了,切不可做出欺虐百姓之事。

不然的话,崇祯皇帝定然不会轻饶他的。

之后,受到崇祯皇帝训斥的朱亶塉,再也不敢在平凉府作威作福,对待百姓更是和声细语。

那些成为了韩王府佃户的百姓们,也没有再受到田庄管事的催租,甚至在佃户们困难之时,田庄管事都会大方的免除田租,给予粮食救命。

当然了,也还是有一些仗势欺人的田庄管事,仍旧是我行我素的欺压百姓。

但是,这些田庄管事没过几天时间,就被一股突然冒出来的贼匪杀害。

这越发使得朱亶塉恐惧不已,严令韩王府辖属的所有田庄管事,一定要善待佃户,若佃户们有何困难,定要主动帮助。

朱亶塉希望通过这种做法,来免受崇祯皇帝对他的关注。

......

当朱亶塉被崇祯皇帝训斥的事情,传到了刘博源的耳中后,刘博源不由的暗自摇头。

虽然刘博源没有希望崇祯皇帝能严惩朱亶塉,但如此敷衍的训斥一番,便掩盖了韩王一脉在平凉府的所作所为,这简直不将百姓们当成大明的子民来看。

难道崇祯皇帝就不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若是崇祯皇帝只顾着他老朱家的颜面与名声,枉顾百姓们的性命,那老朱家这条船,迟早会被百姓们推翻的。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只有严格按照大明律来处置,那绝对能得到百姓们的民心。

可是崇祯皇帝现在的做法,实在让刘博源难以接受。

这越发的让刘博源心中坚定,老朱家已经不适合主宰这个天下了。

五月十五日。

这一日,整个延绥镇迎来了冬小麦的收割季节。

得益于延绥镇内修建的各种水利设施,使得延绥镇内几乎没有遭受到干旱的影响。

田地间金灿灿一片的麦田,预示着今年冬小麦的丰收。

百姓们面色欢喜,扛着各种农具下田收割。

不过,在收割冬小麦之前,百姓们还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收割仪式,以感谢上天对百姓们的赏赐。

随后,冬小麦的收割正是进入忙碌时段。

五月二十八日。

在忙碌了近半个月后,冬小麦终于全部收割完毕。

随后,该是百姓们上缴粮税的时候。

得到丰收的百姓们,自然是不用官府的催收,全都主动上缴自己该交的粮税。

百姓们十分的清楚,自己之所以能有现在的丰收,能有现在的好日子,全部都是因为永昌伯赐予的。

没有永昌伯的赐予,百姓们哪里能有现在的生活,哪里能摆脱困苦交加的日子。

而且,永昌伯将粮税又定的十分之低,只需每亩缴纳收获的两成而已。

这对于百姓们来说,可比租种官绅富豪的田地强多了。

租种官绅富豪的田地,其缴纳的田租至少在每亩五成或七成以上。若是丰收的年月还好,勉强饿不死人。

可一旦遇到天灾人祸,那百姓们可就缴纳不起如此高额的田租,最后只得沦为官绅富豪的佃户,甚至是卖身的仆人。

对比如今的好日子,百姓们自然是对永昌伯感恩戴德。wap.bΙQμGètν.net

待到上缴完粮税之后,作为财政司司长的李大勇一统计,今年上半年竟然收获了近八十万石粮食。

这八十万石粮食,只是百姓们上缴的粮税。

而百姓们的家中,已是粮食满仓了。

......

丰收的消息自然是让刘博源欢喜不已,但这只是一个小欢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