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军制改动,荣誉勋章制度(1 / 2)

明末小兵崛起 老牛俊 1709 字 2022-10-23

九月十八日。

威武堡三里外,战军军营内。

由于威武堡内的军营已经逐渐容纳不了士兵们日常的居住与训练,刘博源索性就重新在堡外修建了一座军营,以满足五千战军的居住与训练。

而堡内的军营,则留给了驻军使用。

今日。

刘博源领着三个营堡的主要官员,检阅了一番这两千士兵半年来的训练成果。

看着台下的士兵们斗志昂扬、从容不迫的操练出各种军阵,刘博源的脸上不由的露出满意的微笑。

看来经过这半年的训练与实战练兵,这两千士兵已是足以称得上精兵了。

如此,刘博源的麾下又能再添两千精兵。

兵力的增多,也使得刘博源心下安稳了不少。

面对越来越糟糕的明末,这些兵马可都是他安身立命的保障。

不过,这也随之出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现在的军制,又需要再次做出适当的改动了。

原本威武军的军制在刘博源升任操守官之时,又重新恢复了卫所军军制(见一百五十五章)。

但现在看来,卫所军军制已经适应不了这越发增多的兵力了。

因此,经过刘博源的一番考虑后,他又对五千大军重新进行了改编。

改编仍是参照战兵的编制,以五名士兵为一伍,两名刀盾兵,三名火铳兵,设立伍长一名,伍长兼任火铳手。

两伍为一什,外加什长一名,共十一人,什长以小旗官充任。

五什为一甲,设甲长一名,以总旗官充任,另设旗手一名,共五十七人。其中三什为步兵,一什为骑兵,一伍为炮兵,配制一门虎蹲炮,一伍为辎重兵。

两甲为一队,设队长一人,以试百户或百户充任,另设有护卫两名,旗手一名,传令兵兼号手一名,共一百一十九人。

五队为一哨,设哨长一人,以试千户或副千户充任,另设有护卫四名,旗手两名,传令兵一名,号令手一名,共六百零四人。

两哨为一总,设千总一名,以千户官充任,另设有护卫八名,旗手四名,传令兵两名,号令手两名,共一千二百一十四人。其中步兵七百二十人,骑兵二百二十人,炮兵五十人,配制两门佛郎机炮,八门虎蹲炮,辎重兵五十人,救治队五十人。

另在每一甲中,配有夜不收两名;每一队中,配有夜不收八名,每一哨中,配有夜不收二十名;每一总中,配有夜不收五十名。

并且在每一哨中,设有一名镇抚官及五名军纪兵士,专司士兵们的风纪。

做出军制改动后,刘博源又重新对各兵种的人数进行分配。

五千大军中,刘博源单独设立一个总为骑兵。

虽然一名骑兵足以养活五名步兵,但经历过这场剿贼后,刘博源也更加重视骑兵的重要性。

其机动能力之强,日行两三百里都没问题;冲阵能力之猛,流贼闻之丧胆;战后尾随追击,流贼更是无路可逃。

因此,尽管在大明军队中,步骑是按七三或八二配比,但刘博源仍是设立了一个总的骑兵,将近占据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骑兵总的统帅者依旧由王良担任。

之后,高威、杨勃及赵通各领一个总的兵力。

剩余的人马则是刘博源的亲卫队。

至于组建炮兵队,刘博源暂时还没有这想法。

因为在他看来,目前的兵力人数,已是足以应付当下的战争。

况且他也没有充足的钱粮来继续扩军了。

以目前每个总的兵力,都可以拿出来单独在外作战,不需要依靠其他兵种的辅助,其生存能力也是大幅度的提高了。

……

军制改动完后,刘博源又突发奇想,想要在威武堡中实行荣誉勋章制度。

这荣誉勋章制度,可是有着莫大的好处。

它不仅可以聚拢军民之心,让所有人团结一心,而且还能激励着后来人,让后来人更加热爱拥护主政者。

想到就做,刘博源立马召来三个营堡的主官及威武军将领,一起商议功荣誉勋章制度的可行性。

“大人,这什么是荣誉勋章制度?”李凤娇有些困惑的问道。

刘博源笑了笑,解释道:“所谓荣誉勋章制度,就是指凡是对我威武堡做出巨大贡献人员的一种奖励制度。”

在场的众官员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说的简单一点,只要是对我威武堡做出巨大贡献的所有人员,就会给予奖励,不管你是军户也好,匠户也罢,就连在座的各位也是一样。”刘博源再次解释道。

简单直白的解释,众官员这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