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酒宴风波,各将风采(1 / 2)

明末小兵崛起 老牛俊 1822 字 10个月前

刘博源起身站起,笑着看向厅内的所有将官,而后道:“诸位大人,今日十数万王师齐聚辽东,相信这也是一件难得的盛况。而我等所为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大败东虏,收复辽东!”

“本伯相信,在诸位大人的齐心协力下,一定可以打赢这场辽东之战。”

“不过,本伯有一句话,与王总监的意思一样。当大战而起时,谁若敢撤退逃跑,那本伯的宝剑可是不认人的!”

此言一出,在场的不少将官都感受到了威逼之势袭来,使得他们都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当中,蓟镇总兵白广恩、山海关总兵马科、密云总兵唐通等人都是目光闪烁,眼露畏惧之色。

刘博源的这番话语,再度给安静的大厅内增添了一份尴尬的气氛。

洪承畴见状,急忙站出来打圆场,微笑道:“诸位大人,永昌伯的这番话语,也是希望大家能奋勇作战,大败东虏,如此才不负皇恩。”

“永昌伯,本督说的是吧!”

刘博源微笑着点头回应,随后坐了下来。

而后,洪承畴将目光看向了张若麒,含笑说道:“张监军,你也来给大家说两句吧?”

张若麒谦让了一下,随即站了起来,微笑着道:“诸位大人,本官以为,今我十数万王师齐聚在此,当乘势出击,以定辽东胜局。”

“如此,才不负皇上圣恩,不负诸公大臣们的所望,不负百姓们的关切之心。”

“哈哈哈!张监军所言极是,我等必当不负皇上及诸公大臣与百姓们的所望!”洪承畴笑着应道。

可是厅中的不少将领,却是变了脸色。但碍于其监军的身份,代表着朝廷的脸面,故此都收敛了神色。

张若麒也不管厅内的气氛如何,又是大放厥词的说了一大堆。

其话中之意,就是希望大军立即出击,尽快的与清军交战,也不管能否取胜。

因为在他张若麒看来,十数万大军一起出击,难道还打败不了区区四万的清军吗。

毕竟,在兵马数量之上,明军可都是占尽了优势。

可张若麒不知道的是,打仗虽然有时候也要看兵马数量,但有时候也要使用计谋的。

不能光凭兵马数量的优势,就以为能打败清军。

一旁的刘博源听在耳中,心中已是长叹不已。

一个什么军事也不懂的文官,竟然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还在此大放厥词的指挥众人,真是好笑。

没见到身为总监军的王承恩,都坦明了自己不懂军事,只要求取胜就行。

这一点,王承恩就做的非常之好。

待到张若麒说完后,洪承畴微笑着应和起来,使得张若麒非常有面子。

可他没有看到的是,在洪承畴的眼眸深处,却是掠过一抹轻视之色。

随后,洪承畴撇开话题,开始与众人饮酒碰杯,厅中气氛再度热闹起来。

酒宴上,王朴与白广恩、唐通、马科等人聚在一起相互饮酒。

几人在酒水下肚之后,都开始勾肩搭背起来,似乎感情相当的不错。

厅中的不少武将,也都放开了形象,开始拼酒划拳,将桌子拍的哐哐直响。

但在洪承畴与刘博源等人的这桌上,却仍是保持着自身形象。

毕竟,在下属的面前,还是需要保持着上官的威严。

随着酒宴的继续进行,一些将领开始端着酒杯,上前与刘博源敬酒。

其中,吴三桂的敬酒,使得刘博源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

对于吴三桂这个人,刘博源早已是如雷贯耳了。

当然,那是在前世的时候就了解的。

作为放清军入关的罪魁祸首,吴三桂受到了世人褒贬不一的评判。

有人说吴三桂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有人说是吴三桂卖国求荣。

但刘博源只想说一句,不管吴三桂是如何想的,可他放清军入关了,那就是最大的汉贼,卖国的汉贼。

区区一个陈圆圆,真的能让吴三桂宁愿放清军入关,也要向李自成报仇吗。

依刘博源的看法,这根本就不可能的。

就因为站在刘博源眼前的吴三桂,看起来并非如平常的武夫一样,反而皮肤白皙,样貌英俊,双眼中闪着睿智的光芒。

就这样的人,会为了一个陈圆圆,从而放清军入关吗。

依刘博源来看,吴三桂应该是看清了李顺朝的不得人心,从而故意以陈圆圆为借口,以此来掩饰他投靠清军的意图。

“末将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敬永昌伯一杯!”

吴三桂端着酒杯,很是恭敬的向刘博源敬酒。

“哈哈哈!长伯,永昌伯领军打仗极为厉害,你可要多多向永昌伯学习啊!”

洪承畴面带笑意的看着吴三桂,眼中满是欣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