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贼势大起,钱天锡打秋风(1 / 2)

明末小兵崛起 老牛俊 1736 字 2022-12-02

崇祯十年四月十五日。

随着崇祯皇帝加征剿饷的圣谕传遍整个大明,立时引起了轰然大波。

本就被辽饷压榨的困苦不堪的老百姓们,哪里还能承受的住加征的剿饷。

他们哀声载道,一片怒骂。

甚至民间有百姓称呼‘崇祯’为‘重征’,借以发泄心中对朝廷苛捐杂税的不满。

但是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既然加征剿饷的圣谕已经下达,那就必须要执行到底。

为此,崇祯皇帝特在户部内,添设一总督各省剿饷侍郎之职,以督促各省按时缴纳摊派的剿饷。

并且,崇祯皇帝还将剿饷的缴纳,纳入到了官员的考核当中。

崇祯皇帝的这一做法,彻底的让各省的官员们坐不住了。

为了保住屁股下的位置,使得考核不受影响。

各省官员们开始强令治下的老百姓们,按时缴纳剿饷。

如若没有按期缴纳者,将关入大牢,处以刑役。

不仅如此,各省官员们还趁此时机,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苛捐杂税。

一时间,整个大明境内到处是一片哀嚎。

许多百姓们再也承受不住各种加征的赋税,纷纷弃田逃亡他乡,以躲避苛捐杂税。

甚至有百姓们上山为匪,做起了绿林好汉的活计。

当然,这个时候的流贼也趁势复起,百姓从贼者络绎不绝。

流贼的实力再一次得到了壮大。

在这期间,河南地区又兴起了一股以改世王、太平王为首的流贼,拥众十余万。

另在陕西境内,也兴起了一股以九条龙为首的流贼,拥众五万余。M.

而还在南直隶的张献忠、闯塌天等流贼,也势力大壮,拥众近五十余万。

流贼势力的复起,是崇祯皇帝没有想到的。

等他不断收到各省官员传来百姓造反的奏折时,已经为时已晚。

崇祯皇帝大为不解,为什么朕的子民就不能忍受这加征一年的剿饷呢。

为什么老百姓们非要走向与朕对立的一面呢。

崇祯皇帝不会承认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

在他的心里,那些从贼从匪的老百姓,根本就是一群刁民。

必须要下令镇压才行。

不然的话,何以遏制这股造反的邪风。

......

四月二十日。

延绥镇,榆林城。

朝廷加征剿饷的圣谕早已传达到了延绥镇,作为九边之一的延绥镇,也被摊派了三万两饷银。

而榆林中路被摊派剿饷八千两,平均每个城堡要缴纳八百两饷银。

每个城堡要缴纳八百两饷银,这可绝不是一笔小数目。

为此,榆林中路兵备钱天锡也是伤透了脑筋。

最近的一段时间,他一直在为着如何筹集八千两饷银而着急上火。

所幸钱天锡的一名幕僚向其建议道:“大人,如若真难筹集这笔饷银,可去找刘参将商量一二啊!”

一语点醒梦中人。

钱天锡神情大喜。

他可是清楚的知道,自己麾下的刘博源,其所管辖的五座城堡,可谓是繁华至极。

且不说其境内良田无数,更有那最近卖的火爆的香水及白糖等商品,让刘博源赚的盆满钵满。

榆林城内多少的贵妇小姐,都在为买到一瓶香水而四处炫耀。

听说一小瓶香水的价格,已经炒到了十两银子一瓶,这还供不应求。

钱天锡曾经也眼红这惊人的利润,想要分得一杯羹肴。

但后来听说这生意是巡抚张伯鲸罩着的,才让钱天锡打消了这个念头。

既然没能从中分得一杯羹肴,那为榆林中路出一份力也是应该的吧。

说做就做,钱天锡当即带领着府上家丁,急忙赶去了威武城。

......

威武城,参将府。

最近的一段时间,参将府显得尤为热闹。

作为萧怡侍女的彩云,在四月初,为刘博源诞下来两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

这下可把罗氏给高兴坏了。

在刘博源未成亲之前,天天能想着抱上孙子。

现在这个愿望不仅实现了,而且还远超罗氏的预想。

府内的每一天,都能听到婴儿的哭声。

这可让罗氏忙的不亦乐乎。

刚照顾完已经一岁多的刘元夕与刘长乐,又的去哄着刘长平与刘长安。

而刘博源则在一旁笑看着。

温馨的画面总怕有人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