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杨嗣昌进京,献策(1 / 2)

明末小兵崛起 老牛俊 1692 字 2022-12-02

当湖广的张献忠等流贼,在南直隶闹得不亦乐乎的时候,远在陕西的流贼,却是再度遭到了洪承畴与孙传庭的重兵围剿。

自李自成等流贼再度入陕后,流贼大军便分成了三部。

其中一股以‘大天王’为首的五万流贼,一股以‘混十万’为首的三万流贼,最后一股则是以李自成为首的十万流贼了。

由于李自成在入陕后,急逃宁夏、甘肃一带,随后又继续向西出长城,进入西羌界。

因此,洪承畴与孙传庭便将围剿流贼的重心,放到了大天王及混十万的身上。

三月初,孙传庭围堵大天王等流贼于合水,并大败流贼。

大天王见大势已去,遂率领所剩流贼投降官军。

三月六日,混十万等流贼复从徽州及秦州东移,企图越过西安府,逃入山西。

洪承畴问询后,亲领五千官军,星夜兼程赶至澄城,又埋伏一半兵马于黄龙山。

混十万等流贼毫不知情,一头栽进了洪承畴设置好的埋伏圈。

经过一番激战后,流贼伤亡惨重。

混十万为了保命,遂向洪承畴假意请降。

奈何混十万遭遇到了有名的洪屠夫。

对于混十万的请降,洪承畴先是假装同意。

待流贼全都放下兵器投降后,却遭到了洪承畴的下令屠杀。

至此,陕西境内的流贼已被全部剿灭。

但逃入西羌的李自成等流贼,却依旧是洪承畴等人的心腹大患。

......

三月二十日。

京师,紫禁城。

东暖阁之内。

“杨爱卿,你可总算来了!”

崇祯皇帝看着跪在眼前的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眼中满是欢喜之色。

“臣有罪,让陛下期候几月之久。”杨嗣昌俯首,诚惶诚恐的道。

崇祯皇帝摆了摆手道:“朕也知晓你丁忧在家,夺情起用杨爱卿,也是非不得已之事。”M.

“如今流贼势大,祸乱各省,且流贼又善于逃窜,围剿官军疲于奔命,兵部正需一名部首,来统调官军,对流贼进行围剿。”

“启用爱卿为兵部尚书之事,也是朕坚持的。”

“陛下,臣惶恐!”

“臣怕是能力有限,难以担此重任!”杨嗣昌跪伏在地,一脸的感动之色。

“爱卿素知兵事,朕也是早已知晓的。”

“满朝文武当中,唯有爱卿能担此重任!”崇祯皇帝肯定的道。

杨嗣昌激动的道:“陛下之信任,臣唯有以死报之!”

“爱卿切莫这样说,围剿流贼之事,还需爱卿去主持!”崇祯皇帝道。

“是,陛下!”杨嗣昌应道。

君臣在经过一番交谈后,便把主题谈论到围剿流贼之上。

“爱卿,对于围剿流贼之事,你可有什么良策?”

对于崇祯皇帝的询问,杨嗣昌早在进京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围剿流贼的良策。

因此,杨嗣昌回道:“启禀皇上,臣观流贼难以围剿,实因流贼善于流窜,且官军又缺乏统一指挥,这才会致使流贼死灰复燃,难以剿灭。”

崇祯皇帝很是认同的点点头,满眼放光的看着杨嗣昌。

杨嗣昌侃侃而谈,继续说道:“为此,臣针对流贼及官军的特点,特制订四正六隅的十面围剿计划!”

“何为四正六隅的十面围剿计划?”崇祯皇帝好奇的问道。

杨嗣昌回道:“回陛下,四正为陕西、河南、湖广及江北之地,以四巡抚分剿而专防。而六隅则为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及四川之地,以六巡抚分防而协剿。”

“故此称之为十面围剿计划。”

“另外,还需设置总理及总督二臣,随贼所向,专职征讨。”

听着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围剿计划,崇祯皇帝神色大喜,当即赞赏道:“此事,非爱卿莫能办之也。”

随后,崇祯皇帝又询问道:“围剿流贼之良策已有,可这需要多少兵力,又需多少的粮饷?”

对此,杨嗣昌早已有了对策。

他从袖中拿出一份文书,对着崇祯皇帝道:“陛下,臣的具体计划,全都在这文书上。”

伺候在崇祯皇帝的王承恩连忙走下御阶,接过杨嗣昌手中的文书,然后递给了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翻开文书,细看杨嗣昌准备好的具体围剿计划。

为保证四正六隅的十面围剿计划的成功,杨嗣昌拟定抽调兵马十二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