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无用的流言,扩建(1 / 2)

明末小兵崛起 老牛俊 1474 字 2022-12-25

时值进入五月份时期,延绥镇榆林中路再次迎来了收获季节。

得益于水利设施的完善与健全,尽管今年上半年是干旱少雨,但田间的麦地里,依旧是迎来了大丰收。

金黄色的麦穗沉甸甸的挂在麦秆上,风一吹动,泛起层层波浪。ωωw.Bǐqυgétν.℃ǒM

小麦的清香肆意飘散,引来百姓们的满心欢喜。

威武城五地的百姓们,都沉浸在喜悦的丰收当中。

百姓们在田间挥洒着勤劳的汗水,丝毫感觉不到任何疲惫。

对于能在威武城吃饱穿暖,不用忍冻挨饿,百姓们已是最大的幸福了。

这累点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这几月间,前来投靠威武城的流民也是越发的多了起来,每天不是几百就是上千。

似乎是威武城的名声已经彻底的扩散出去,有甚至河南的流民都跑到延绥镇来。

当然,只要是前来投靠的流民,刘博源就全部收下。

现在的威武城,正是需要大量人口时候。

特别是前河套平原的开发,更是需要大量人口的支撑。

毕竟前河套平原的面积,足有一万平方公里。

如此广大的地域,就是放上几十上百万人都是绰绰有余的。

刘博源还一直担心移民人口的不足呢。

人口数虽是在稳定的增加,但粮食的消耗问题,依旧是困扰刘博源的主要问题。

不算前河套平原移民的一万人口,单就威武城五地的人口,已是突破了三十五万人。

而屯田数却是增长的十分缓慢。

没有办法,陕北这地方,可耕种的土地实在有限。

就算是百姓们再怎么开垦,屯田数还是没有突破三十万亩。

眼瞅着人口在激增,粮食消耗也在增加,而粮食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现在的刘博源,只能寄望于前河套平原的开发了。

据杨勃传来的消息,第一批移民的百姓,已经开始在归化城附近与海德金营地,进行大规模的开垦。

预计会在今年之内,就有粮食产出。

这总算是一个好消息了。

......

五月中旬。

京师。

最近这段时间,京师内突然流传出一股流言,一股有关于延绥镇榆林中路副将、镇国将军刘博源的流言。

流言的内容很是简单,尽是夸赞镇国将军大败满蒙鞑子的话语,可谓是将刘博源吹捧到了天下,将大明的其余武将,都踩到了脚下。

在内容中,除了刘博源外,大明的其他武将,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放眼整个大明军队中,就只有镇国将军的威武军,才是一支能打的军队。

什么关宁铁骑,什么九边精锐,都不过尔尔。

甚至在流言中,还拿洪承畴与熊文灿来打趣,若是由刘博源主导围剿流贼,怕是早就将流贼剿灭殆尽了。

如此吹捧之语,可谓是险恶到了极点。

试想一下,同为武将之人,有谁会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呢。

特别是这个武将,还只是一个副将而已,连总兵都没有混上。

这明里暗里的意思,不就是再说,你竟然连一个副将都比不上。

不过,如此没有丝毫技术含量的流言,根本引不起聪明人的关注。

他们在听到这个流言之后,都是不可知否的笑了笑,随后便抛之脑后。

一个副将而已,哪里值得朝廷大佬们的关注。

估计就算散播流言的那些有心人也没想到,这流言也会没有效果。

其实,不怪那些有心人不明白,而是以刘博源的地位,还不足以引起朝廷大佬的重视。

就比如当初的袁崇焕,若是有他这般地位,有他这般的实力,估计才会引起朝廷的重视。

而刘博源,一个延绥镇榆林中路副将,二品镇国将军,有什么值得重视的。

在刘博源的上面,还有兵备道,还有延绥巡抚,还有三边总督。

如此多的大佬在上面,真的不值得去关注。

当然了,这流言的效果,还是有那么一点作用的。

刘博源的名声,也传播的更为广阔了。

......

时间进入到六月份后,夏收也已是彻底结束。

经过李大勇的一番统计,今年开垦的二十八万亩屯田,总计征得税粮八万四千多石。

这可是大大的缓解了用粮危机。

不过,这些粮食也还是支撑不了多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