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击西(2 / 2)

风起明末 罗小明 2522 字 1个月前

理智告诉他,应当谨记家主的吩咐,保存实力,不可将大量的兵马的消耗在关内。

先攻一鼓作气的机会已失,既然暂时无法攻破,那就先放缓攻势,到时候拿炮灰来填。

所以现在多尔衮并没有如同之前一样焦急,现在他已经心平气和许多。

“杀奴!!!”

明军的车营普遍缺乏主动进攻能力,只是防御效果卓著,没有重型火炮难以攻破,强行进攻就算攻破损失也难以让人接受。

谭泰面色愠怒,转过头去。

建奴大军兵围沈阳,蓟辽各镇皆是畏惧建奴兵锋不敢出战。

只需要击败这支明国的军队,那么余威足以震慑明国诸路勤王之师。

“喳。”

领了军令的几名塘马不敢怠慢,一路向下急行,下了望台之后三步并作两步跨上战马,径直便往各营的方向飞驰而去。

环绕在他身侧上千名辽东甲骑加入了战场之中。

虽然不知道明军的战斗意志为什么突然变强,但是这些事情暂时还都无关紧要。

谭泰麾下的一万余人足以左右战场的局势,谭泰只要领一部偏食趁着鏖战之际绕至明军的后方或则侧翼,便可以改变战场的僵持之势,给予明军致命的一击。

孙传庭于真定先败东虏两蓝旗,后有解贾庄之围,救宣大军于水火危局之中。

“你再说一遍?!”

那本来已经习惯的满语声,这一次却是让祖宽的感到极为难受。

黄台吉的身体如今每况愈下,早已经不复当初的雄心和果决,也不复有年轻时的活力……

攻陷济南,大败明军,掳掠俘获人、畜共数以十万计,得金银近百万两。

祖宽没有看向身侧的副将,只是握紧了手中的马槊,偏头向着东方看去。

右翼的变化没有能够逃过多尔衮的眼睛。

直至今日,他仍然记得其中一名川兵将领所说的一句话:

最为重要的是,济南城的防线正在土崩瓦解。

……

大凌河城被围两月,建奴云集重兵连败来援军队,大凌河城中弹尽粮绝。

在经历过了初期的试探之后,他的就已经是想好了方略,因此这才集中精锐进攻处于明军右翼的祖宽部。

孙传庭如今可谓是圣眷正隆,声势正值如日中天。

只是这其中,还有太多的阻碍,还有太多的麻烦。

济南是明国山东布政司的所在,也整个明国山东最为富庶繁华的地方。

他真的很想赢一次,哪怕是一次也好,他也不想逃,他也不想走,但是一切都是身不由己,他是祖家的人,行事需以祖家的利益为先。

一旦遭受的损失过重,他们便会快速的撤退,很少有拼死反击的时候,

多尔衮的本意是从明军的右翼打开缺口,而后一举击败明军的大部队。

“攻破这支明军之后,明国关内诸地,我军再无敌手!原先议定收获不变,我再从正白旗的收获之中分出半成。”

一鼓作气击溃的明军的计划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现阶段最好的办法自然是稳住局面,徐徐图之。

清军的号角声此起彼伏,不断的回响着,昭示着清军又一波的攻势再度袭来。

到时候,城中的所有的一切都将会是他们的收获。

不仅仅财富,攻陷济南的功劳也将会被划分到他的名下。

都需要一一扫除……

两个月前三万多人进城,两个月后出城的却只有一万一千人。

“通令诸军,放缓攻势,两翼骑兵以消耗为主,前军也以消耗为主,先行消耗明军火药弹丸,让军中的辅兵跟役上阵。”

“回禀督臣,督臣心存决胜之志,为将亦有决死之心!”

亲眼见着故土沦落,被逼的背井离乡十数载,他心中何曾又甘心过?

他曾经也不是没有着一腔热血,祖家也并非没有为了复土的愿望而抛过头颅撒过热血。

“攻下济南之后,我会奉令立刻带领精骑火速驰援大清河战场。”

拿炮灰填线消耗完敌军的火药和弹丸,近战接敌这样的战法也曾经让他们击败过不少的明军。

&;=&;&;&;明军的火炮轰击频率正在慢慢的降低,开炮的间隔时间也在逐渐的延长。

饶是见多了大风大浪,但是谭泰此时还是难以按耐住心中的激动。

多尔衮目光凝然,冷声下达了命令。

祖宽紧握着手中的马槊,心中天人交战。

因为,胜利近在咫尺,只是时间的问题。

“将军……”

没有柴火就是用人的骨头当柴烧,没有水喝就喝人的血来止渴。

他城里边先是杀战马,吃马肉,马几乎杀尽了以后,就开始……吃人。

浑河一战,川浙两镇军兵于沈阳城外死战,而最应该守卫沈阳的他们却……

“你说什么?”

他们祖家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的声势和地位,靠的正是手中这支能打的兵马。

先吃的那些筑城的民夫,再然后就是再吃那些战死饿死的士兵,到最后他们吃一切所有能吃的东西。

多尔衮不是莽夫,自然是根据战场的情况选择最适合当下的进攻方式。

明国其余的军队投鼠忌器,为了保全他们京师的安全,担忧失败,不敢邀击,只能坐视他们纵横。

这一次入关,收获只怕是要远超他的曾经的预计。

这座他们连攻了九日的大城即将告破。

就算是孙传庭真杀了他,他死也是白死,祖家不会说什么,祖家也不敢说什么。

“通告谭泰,攻陷济南后,仍让他领所部先行入城,但是大清河战事紧急,让他从右领精骑袭击明国军队。”

谭泰神情恐怖,似要择人而噬,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明国的主力不是在西北方的大清河吗?”

“怎么会有大队的明军骑兵从济南城的东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