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接管(2 / 2)

风起明末 罗小明 2505 字 1个月前

“所以末将所说的是解散强征的民壮。”

陈望目视着高名衡,郑重其事道。

&;=&;&;&;“强征民壮协防,只会使得城中士民离心离德。”

“兵战军争,上下一心,三军方能同力。”

“协防民壮募集,可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利而诱。”

“民壮不上前线,仅在城中搬运守城军械,运送武备粮草,充作辅兵之事,根据其所做事情,给予相应的报酬,报酬可以微薄,但是必须要有。”

诸如高名衡这样的官员,他们很多时候的选择不能说错,受限于时代的局限。

征发徭役,征调民壮协助守城,在这个时代确实是再正常不过。

“洛阳城破,郑州大败,城中百姓惊慌失措,还有不少之前入城讨活的难民,一张饼,一口水,不仅可以解决其燃眉之急,还可以使其保持安定,不用担心无法募集到人。”

高名衡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他不懂军事。

陈望如此言之凿凿,加上那些在各地取得的大胜,让他不由自主的信服。

“陈将军,确实言之有理,协防民壮募集便依照此例执行。”

“不过,如今城中守备兵力本就薄弱,就算是加上陈将军麾下部众,仍不足守备四城,协防民壮不上前线,单靠现有兵力……”

陈望等的便是高名衡这一问题,他要提出的便是历史上王燮提出来的募兵办法。

“单靠现有的兵力防守开封自然是捉襟见肘,所以末将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编练社兵。”

“社兵?”

高名衡神色疑惑,他不明白陈望所说的社兵是什么。

所谓的社兵,正是历史上流寇大军进围开封城时,由王燮提出的办法。

而开封城也正是因为这些社兵,硬是伫立在河南的大地之上,挡住了李自成麾下的数十万大军整整十九个月的时间。

“所谓社兵,其实称为坊兵更为贴切。”

“城中有多少坊,便编多少社,每坊成立一社。”

“根据资产的多寡,越富则出兵越多,贫困者数户合出一兵,每坊遍练百人,合为五总社,于五门分防。”

高名衡神色疑惑,问道。

“如此征调,岂不于之前征调协防民壮相同?”

陈望摇了摇头,言道。

“万贼军每下一城,悉杀城中富户,此事不用宣传,也早已为天下人所知。”

“此番万贼军进逼开封,城中富户必是人心惶惶,急于寻求保护,此时征集社兵,他们不仅不会反对,反而还会支持。”

高名衡凝目不言,这些时日,城中的富户确实是惶恐不安,很多都甚至想要逃离开封,逃向他地。

还有不少的人通过各种的关系前来打探情况,想要知道开封到底能不能守住。

“各州各县遍练民兵,多为应付政令,滥竽充数者众多,根本不堪用处。”

“社兵则不一样。”

“开封若破,等待着那些富户的,便是灭门绝户,他们没有选择。”

“而普通的百姓也害怕兵祸,我等只需要稍加宣传,便可以使其与我们同仇敌忾。”

“临阵对敌,社兵为了保家卫城,必然坚韧不拔,顽强抵抗,不会轻易放弃。”

陈望向后撤了半步,沉声道。

“敌强我弱,唯有万众一心,方能战而胜之。”

“征调社兵,最大的好处便是军饷、粮草,皆可以由出兵之坊供给。”

“如此,不耗钱粮半分,便可以获取近万社兵,用于保城安民。”

陈望最后一席话彻底的打动了高名衡。

有着洛阳城的前车之鉴,开封城的宗室富户,恐怕不会有人敢死守财帛不放。

“开封城内有八十四坊,以此为基础,也就是八十四社,每社组织社兵百人,可得社兵八千四百人。”

“如此一来,协防兵力便凭空多出了一倍,战力更是比起之前要强上数倍有余。”

高名衡微一思索,心中便已经是有了定计,他感觉陈望所说确实可行。

“社兵战力必然远胜民兵,巡按大人务必放心,末将曾经奉令整顿卫军,对于练兵颇有研究。”

高名衡自然不会质疑这一点。

人的名、树的影。

随着陈望逐渐扬名,各种各样的风评便相继出现,很多之前的军报和书信也都传扬了开来。

其中昔日曹文诏回禀洪承畴的一封书信,更是广为人知。

陈望正是凭借着那一句,皆如往昔之浙兵,尽得其形意,后续在孙传庭那里,要来了整顿汉中卫卫所军务的权利。

陈望善于练兵之名,高名衡自然也是知晓。

瓮城之中,如今这些百战的精锐,更是是的高名衡心神大定。

高名衡上前了一步,双手握住了陈望,郑重其事道。

“如此,开封军务便就托付于陈将军之手了。”

陈望眼神微凝,面露郑重之色,躬身低头,同样郑重道。

“末将必定殚精竭力,击退来犯之敌,不负巡按大人所托。”

对于社兵,其实陈望还有很多话并没有说完。

不过这些话也没有必要向着高名衡提起。

原本历史上的社兵,分社的社长和副社长,还有总社的社长,都是由各社之中有名望的人充任统管。

但是这一次,陈望自然是不会这样规定。

开封城内这支战力不俗的社兵,这一次将会牢牢的被他掌握在手中。

“万贼军不日便将兵临城下,军情如火,末将先行接管城中军务,征调社兵等事,便请巡按大人多耗费一些心神。”

陈望终止了话题,将话题带到了军务之上,高名衡也没有再继续想问。

他们在瓮城,已经是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高名衡领着一众文官,浩浩荡荡的来,又浩浩荡荡的离开了瓮城。

原先跟随者高名衡的一众军将,包括陈德在内,并没有跟随着高名衡离开,而是留在了瓮城。

开封城的军权在这一刻其实已经是完成了交割,现在陈望已经是成为了开封城内的军事主管。

陈望重新跨上了战马,开封城内的一众军将,和陈望麾下的一众骑兵也是纷纷跃马上鞍。

瓮城内紧闭的城门早已经打开。

陈望目光如炬,目视着前方。

瓮城城门打开,透过城门的甬道向外看去,入目之处是井然有序的街道、密密麻麻的建筑。

“入城!”

陈望举起了手中的马鞭,向着前方只是轻轻一压,身后三千甲骑便已经是轰然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