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日月山河(1 / 2)

风起明末 罗小明 2576 字 29天前

第361章日月山河

湖广、夷陵城外,明军大营一片死寂,无有半点的人声。

营地之中的火盆缓缓的燃烧着,木材在火焰的舔舐之下不时发出噼啪的作响声。

中军帐旁的总督寝帐内,灯火昏暗,闷热不已。

杨嗣昌半躺在床榻之上,他的脸色苍白,神色疲惫,眼神黯淡,连须发都已经全部化作了白色,沉沉的暮气萦绕在他的身躯。

作为监军的万元吉此时跪坐在杨嗣昌的旁侧,他低垂着头,佝偻着腰,神情痛苦。

猛如虎、曹变蛟、张忠、刁明忠等一众明军的军将此时也皆是跪在帐内。

寝帐之中气氛沉闷,所有的人脸上都彷佛了蒙上了一层面纱,让人根本看不真切。

昏暗的灯火之下,众人的身影被拉的极长。

“阁部,您就吃一点东西吧……”

万元吉的声音哽咽,他跪在地上,再度请求道。

“此非阁部之错,无人能够想到左良玉竟然如此骄纵,视国家法度如儿戏,无有半点为国之心。”

一步错,步步错。

万元吉眼神微凝,忿忿不平道。

“不必了……”

而这一次襄阳城失陷,襄王遇难已经传来,更是让杨嗣昌的病情雪上加霜,至此之后汤水不进。

在起初进剿的时候,左良玉一直表现的十分的顺从。

“早知道有如今之事,当初我就应该狠下来,强行斩了左良玉,以正军法。”

“左良玉,如今身处何方?”

“好……好啊……真是好啊……”

左良玉在最初的时候,也算是敢战,立下过不少的功劳。

“我们的左大总兵,真是国家的栋梁,朝廷的肱股。”

杨嗣昌神情黯淡,长叹了一声。

他的声音很轻,很是衰弱,但是他的语气却是无比的坚定,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气势。

帐外呼啸的风吼声,搅的杨嗣昌的思绪混乱不堪。

“阁部……”

“左总兵……还在夔州府内……”

“说。”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左良玉发生了改变,甚至不听调遣,逐渐显露出了骄纵的态势。

杨嗣昌睁开了眼睛,目视着跪坐在一旁的万元吉。

“身为督师,不能节制麾下军将,这本身就是督臣的失职。”

杨嗣昌缓缓摇了摇头,现在再说这些已经没有了用处。

左良玉对于曹变蛟虽然态度一直良好,但是却不愿意配合出兵,听从命令。

杨嗣昌半躺在床上,重复了两遍不必。

万元吉的话音落下,帐中一众军将皆是神色无奈,帐中的气氛也是随之一滞。

“不必了……”

张献忠能够从夔州府脱逃,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左良玉不听调遣,追击怠慢,使得包围网被破开。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众人又等待了半响之后,才听到杨嗣昌出声问道。

万元吉最后还是被杨嗣昌的眼神所压服,在长叹了一声后,万元吉低下了头,回答道。

在得知猛如虎在黄陵城遭遇兵败之后,使得原本就已经是心身疲惫的杨嗣昌一下子便躺在了病榻之上。

杨嗣昌的目光缓缓的从帐中的一众军将身上扫视而过。

此时身处在帐中的军将,仍旧是没有包括左良玉。

杨嗣昌的神色暗沉,眼神清冷。

他缓缓的转过头,没有去看万元吉手中所拿的米粥,而是看向帐中的一众军将。

杨嗣昌的声音微弱,数日之间汤水不进,让杨嗣昌原本就病重的身躯越发的虚弱。

过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如今的局势应当如何改善,如何弥补。

听到杨嗣昌的回话,众人皆是抬起了头来看向万元吉。

在一开始的时候,借助着曹变蛟,还能够勉强压制出左良玉,但是后面就没有了用处。

万元吉微微一怔,很是犹豫,他实在是不敢回答杨嗣昌的这个问题。

杨嗣昌闭上了眼睛,他实在是太过于疲惫。

狂风从缝隙之中吹入帐中,引得帐中的烛火不断的摇曳。

“如今左良玉麾下的兵马总数已经是超过三万人,分驻于夔州府、荆州府两府之间,俨然已成气候,难以处理。”

现在左良玉的势力已成。

连番的进剿之中,各镇兵马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员,但是唯独左良玉麾下的兵马却是越来越多。

左良玉麾下直属的营镇不多,但是附从者,也就是刘国能,李万庆、许可变、王光恩等一众降将,却是得到了极大的扩充。

南国局势如此,左良玉势已成,朝廷再派督师下来,也是难以有功。

病榻之上,听着帐外不断吹袭的寒风。

不知道为什么,杨嗣昌感觉自己的身体生出了些许的气力,原本昏沉的头脑也在此时清明了许多。

杨嗣昌抬起了头,费力的支撑起了身躯。

一旁的万元吉见到杨嗣昌动作,连忙上前帮忙,扶着杨嗣昌坐了起来。

杨嗣昌原本眼神的浑浊在此刻变得清明了许多,重新焕发出了神采。

“陈望,如今又在何处?”

万元吉回忆了些许时间,回答道。

“驿站加急传令,已经将军令送到陈总兵的手中。”

黄陵城之战后,张献忠向着湖广一路进发,威胁到了湖广的安全。

因为湖广实在过于空虚,所以杨嗣昌便想到了此时正在河南开封的陈望。

那个时候,万民军被困于归德府中,许久没有动作,一直在围攻商丘。

而主持进剿万民军的事务,也被保定总督杨文岳所拿到,陈望只是作为协剿的一环。

因此杨嗣昌便发出一道军令调陈望领本部兵马南下襄阳,将其余的部众留在河南协剿。

“陈总兵接到阁部手令,当即带领本部兵马星夜南下,三日之前传信回来,已是进入南阳府,正向襄阳赶赴而去。”

“算算时日,应当已经是到了邓州一带。”

邓州是南阳府南部的城池,与襄阳府接壤,此时陈望所部距离襄阳的距离不算很远。

万元吉停顿了一下,接着补充道。

“有陈总兵在襄阳府北部,便不需要担心献贼北上。”

在听到陈望差不多到了邓州之时,杨嗣昌原本难看的神色也是随之而缓和不少。

现在南国的局势正在逐渐走向崩坏。

杨嗣昌很清楚襄阳的失陷,会对之后的将来造成怎么样的影响。

等到朝廷知晓南国之事,到时候没有人可以再保住他。

前后两位藩王的遇难,洛阳、襄阳两处重镇的失陷。

耗时年余,耗资千万,他却没有能够平定这南国的动荡。

陛下以重任相托,他却辜负了陛下的信重。

事到如今,他已经是无颜面见陛下。

“此番襄阳失陷、朝廷必然更换督师。”

杨嗣昌神色凝重,转头看向跪坐在一旁的万元吉,他伸出手,抓住了万元吉的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