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稳稳的感觉(1 / 2)

“这真是一个优秀到有些变态的剧组!”

《沉默的羔羊》的西方美学顾问宋乐同样信心陡增。

不仅仅是因为演员们的投入,毕竟她对于表演并不算专业。

让她支棱起来的,是她的本职工作——完善剧本中的西方元素细节。

甭管是华娱还是好来坞,都喜欢在电影里加入异域元素。

——好吧,大多数时候是为了互相黑对方。

讲究一点的剧组,就会聘请专业的顾问,检视相关的细节,这是专业的“黑”;

不那么讲究的剧组,就按照刻板印象甚至是臆想添加异域元素,那就是“瞎黑”。

显然,《沉默的羔羊》算是相当讲究的剧组了,特意邀请了各界的顾问,来完善各种细节,譬如人数最多的心理学家。

这是一部相当“费神”的作品,自然有很多心理学上的细节设计。

以连环杀手“屠夫”为例,有个细节——

他养了脆弱的亚洲飞蛾和可爱的小狗,两种宠物都需要非常多的呵护。然后,可以面无表情地剥下一张女人皮的“屠夫”,面对自己宠物遭遇的不幸,却感到非常痛苦。

这就与他童年的经历对应——遭遇过虐待,并且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所以他将自己的爱奉献给动物,将自己的恨意发泄给社会。

坦白说,这样的细节,一般观众可能看过即忘,不会留意,但是剧组还是一板一眼地设计了相关细节。

在西方元素上,同样如此。

——原本宋乐认为加入西方元素只是为了黑。

然而,在看完彻底定稿的剧本和故事板后,她才发现,自己的为了黑而黑,与王维这种厉害导演的为了内涵而黑,有多大的差距——

《沉默的羔羊》里的西方元素,尤其是宗教元素,可谓是随处可见。

从标题开始就是了。

基督教常把人比作上帝的羔羊,其实羔羊就是弱势群体的象征。

剧本的开头就有一个场景——女主和一群男性警员处于一个电梯里,所有男性都比她高出一个头,她被迫面对着男性眼光居高临下的审视,此刻她不正是一只因误入狼群而“沉默的羔羊”吗?

当然最经典的是汉尼拔博士。

他在故事中的设定是留学归来的心理学博士,带着地狱审判者的视角来看待人类,将自己当成撒旦的化身。

——这个设定真的太适合“黑”了。

——宋乐简直是灵感爆棚,帮他设计了无数的细节。譬如他在牢笼中最常翻看的书籍是圣经,他越狱时将杀死的狱警摆成堕落天使的模样……

还有超前设计出来的海报。

一只鬼脸天蛾停在女主角的嘴唇上,形成一幅怪异的画面。如果将鬼脸天蛾的花纹放大一些,就会发现上面的图桉并不简单。

那是来自西方艺术家的一个超现实主义代表作——由七名裸体女性模特构成一个骷髅的造型,看上去荒谬可怖、违反逻辑、怪诞而神秘,让人生出想把飞蛾取下来的想法。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果非要说这是东西方文化作品互黑的典型之作,也没得反驳。

难得的是,它并没有为了黑而黑,这每一个设计其实都暗藏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