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衣2(1 / 2)

“你弄这个干什么?”姜海不解的问。

“去年我栽的那棵小松树,外出一个月,回来一看,干死了,真可惜呀!”

姜海笑笑说:“找嫂夫人问罪啊!”

曹小安笑了:“说来也真怪,她一个搞教育的,却并不喜欢花花草草。我是个舞刀弄枪的,却喜欢摆弄花花草草,嘿嘿······可见,人是最复杂的了。”

姜海指指这棵小松树,说:“你是瞎喜欢,这棵的命运也不见得好多少!这饮马涧案子一接手,忙你个团团转,这松树不干死才怪呢!”

塔读^小说<a 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 class="__cf_email__" data-cfemail="c485949484">[email&#160;protected]</a>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如果不干死呢?”

“打赌!你要是能栽活这棵小松树,算我输。”

“吆喝?输什么?”曹小安哈哈大笑道,“这样吧,要是你输了,你元旦就不结婚了,怎么样?”

“不行,这个赌的代价太大了!”姜海撇着嘴道。

“我说吧,你不敢下这么大的赌注!”曹小安把小松树放进车斗里,伸个懒腰,指指路边一块青石板,说:

“坐这里歇一会儿,抽根烟,反正赶回去午饭也是凉了。”

姜海挨着曹队长坐下,曹队长说:“小姜,一个好的公安战士,其实不应该为办案子忙得团团转,越是忙乱,越容易把案子办糟。任何时候,头脑都要保持清醒,工作要有节奏。你和老顾同志是第一个去现场的,你再谈谈对这案子的认识和看法。”

姜海抽着烟,沉思一会,回答道:“老顾同志汇报的我都同意,案情基本是这样,罪犯既然如此残忍,他同受害人之间肯定有尖锐的矛盾或者仇恨,用咱们常说的话就是突出因果关系。这件案子的发生,我个人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图财害命;二是,私仇报复;三是,奸情杀害。现在看来,受害人家中橱柜、衣服都没动,也没有发现现金、物资被抢夺,看来图财害命的可能性不大。除此之外要么仇杀,要么奸杀,对吧?”姜海说到这里偷偷瞟了一眼曹小安。

曹小安这时候双眼紧紧盯住岭下的饮马涧村,好似眼前不存在一个姜海似的,一丝青烟在他嘴角缓缓飘散。曲指掸了一下烟灰,轻声说道:“讲下去嘛。”

“根据饮马涧群众反映,这个乔芳芳平日待人和气,从不与人争吵。她嫁到这个村两年多了,孝顺老人,细心服侍婆婆,为其送了终。她丈夫黄克仁在炉口山金矿工作,常年不回家,她料理着家庭,种着地还要照顺老人,也真不容易。她的人品大伙都说好,这样看来,仇杀的可能性也不大。”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那么,剩下的一个问题就是奸杀了?”曹队长插上说。

“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看,目前需要从这方面入手。乔芳芳婚前是娘家那个管区的文艺宣传队员,会唱山歌,很活跃,不少年轻小伙曾经追过她。她嫁给黄克仁后,黄克仁又常年不在家,逢年过节才回饮马涧。群众都猜测,她的作风难保没问题······”

“哦?什么人反映,说具体点,别笼笼统统!”曹小安把目光收回来,重新又点上一支烟。

“就是那个‘辛大脚’说过,说是去年春天,有一天晚上,她看见乔芳芳家,屋后菜园门开了条缝,有个影子闪了一下就不见了。过了段时间,她到乔芳芳家串门,发现乔芳芳怀孕反映挺重。关于这件事,青年柳玉庆也反映过。”姜海煞有其事地说道。

“柳玉庆?就是村支书柳明山的侄子,是不是?”曹小安问。

“对,就是他!他还揭发栾志玉曾调戏过乔芳芳,乔芳芳向村支书哭诉过这件事,柳支书狠狠地批评了栾志玉。”

“嗯······嗯。”曹小安一边应着一边点头,这情况他其实也已经都掌握了。他所以再让姜海复述一遍,这是他的工作习惯及独特的方式方法。复述结果,一方面加深他对案情的印象,一方面又可印证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纠正一些偏差。最主要的一点,他是要让在他手下工作的侦察员养成一种谨慎细致的工作作风,丝毫不能马虎从事。

“我提一个问题,小姜,请你回答。”曹小安半眯起眼,教育晚辈似的口吻说道,“根据群众辨认,犯罪分子使用的凶器,也就是那把柴刀,是受害人家里砍柴用的。凶手用过之后又扔在现场,请分析一下,罪犯为什么要这么做?”

姜海掏出小笔记本,边翻动边回忆现场情况。过了片刻,他分析道:“曹队长,我是这么认为的。这把柴刀挺重,是山里人常用的砍柴工具,如果不是用这柴刀砍过柴的人,一般还不太会使用。如果是预谋杀害,凶手对受害人家里一定非常熟悉,知道柴刀平时放在哪里,然后就地取用了这把柴刀作为杀人凶器。根据受害人被害时的姿势看,受害人当时对凶手拿起柴刀丝毫不介意,因为第一刀是朝面部砍去的,随即她才倒地昏死过去。”

曹小安听姜海讲完对柴刀的分析,站起身,把手里捏着的一个小石片朝涧下远远地扔去。小石片飞旋转着,带着一股子的哨音,向涧下飞去。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开车吧。”他低声说。

受害人的丈夫黄克仁接到电话通知,从炉口山金矿星夜兼程赶回了饮马涧。他一进村,打听到县公安局刑警队曹小安队长在村里的临时住处,便找到了门上。

“曹队长,你可得替我报仇啊······我老婆死得好惨啊······”没说上两句话,黄克仁号陶大哭起来。

乔芳芳前天终因流血过多,死在医院里。因为案情重大,县领导指示县局要尽早破案。曹小安队长考虑到县城距饮马涧太远,又大多是山路,不便于开展侦破工作,便和所里老顾、姜海、技术员田小青一起住在了饮马涧。

老顾这个人乐乐呵呵,天性好开玩笑,他嘻嘻哈哈地说:“老曹,看这安营扎寨的劲头,不破此案,誓不回家见夫人啦?”

曹小安点点头,一本正经地回答:“嗯,还真让你说对了。此案不破,誓不出山!”

话虽然是这么说,曹队长心里却不免有几分焦虑。从发案到今天,已经四天了,侦破工作虽然顺利展开,但收获却不大。

根据现场反复勘察和案情分析,罪犯作案后,身上沾有大量血迹,他熟悉受害人家的环境,居住不会太远,很可能就在饮马涧或者邻近的压油岭、青马坎、八仙沟几个小自然村。侦破小组在周围几个村治保主任的协助下,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凡是和乔芳芳结婚前在文艺宣传队一起的工作过的男队员逐一作了排查。排查的结果令人非常失望,这十二个人在九月五号晚上,都不具备作案的时间和条件。

下午,曹小安和其它同志又一次到受害人家里勘察。这一次,除了杀人现场之外,曹小安还特别留意了乔芳芳家院子和院门。

在乔芳芳住的房间窗外,有一棵高大的月季花,花开得正盛,地上却落满了花瓣。花的根部有松动的新土,曹小安蹲下扒了扒新土,见下面竟出现一个坛子状的空洞,慢慢将新士扒出,果然是不久前曾埋过一个瓷坛子。坛子已被人取走了,又用新土回填的空洞。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曹小安眼晴一亮,忙招呼老顾、姜海仔细检查那棵月季花,他掏出钢卷尺,把树底下的空洞量了个准确数字,记到本子上。

洞深五十五厘米,最宽处四十六厘米,最窄处二十八厘米。

老顾和姜海用放大镜对准月季花的枝干,观察了一·会,发现一根纤维挂在月季花刺上,便用摄子小心翼翼地取了下来,夹进塑料袋子里。几个人回到屋里,正要开始分析这新发现的线索,黄克仁便闯进来了。wap.bΙQμGètν.net

黄克仁这一哭,弄得曹小安的思路乱了,他把黄克仁按在椅子上,指指窗外,说:“别哭了,让群众听到不好。你回家休息一下,有事我们去找你。”

黄克仁抬起头,抹着泪水,满脸一副悲痛绝望的神情,啜泣着说:“唉!她死了······我······哪还有家啊!”他坐在椅子上,稳稳的并没有要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