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章 青天月烛骁将归林(上)(2 / 2)

一剑吞鸿 曹家大官人 1670 字 11个月前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寸河水一寸田,当此修渠用人之时,刘懿不想为一己私利耽搁了明年的收成。

耽搁百姓幸福生活这个罪过,他刘懿担不起!

......

就在刘懿那边皆大欢喜,几方人马散走之时。

一名气质不凡的中年男子,正骑着一匹健硕的枣红大马,趁着潇潇雨夜,一路狂奔,跨过了凌源山脉,独自奔赤松郡而来。

镜头拉近,只见这男子中等身材,身穿灰色粗布棉袍,头戴黑布单帽,脚着宽头厚底单梁布靴,微宽长脸,两只眼睛在黑夜里显得乌亮照人,枣红大马在雨中哒哒哒地踏水前行,行进中的雨点坠落时,竟不自觉地避让人和马三分。

这男子,正是整个赤松郡唯一的边军将军,太白将军莫惊春。

这一辈混迹官场的人,可能知道权倾天下的丞相吕铮,知道滔天巨鳄皇叔刘乾,知道当朝大将军陶千胜陶侃,知道‘曲州三杰’之首的刘权生,知道独霸中原曲州的曲州牧江锋,可知道太白将军莫惊春的,实在不多。

可若是前推二十年,那时,当今天子刘彦还未登基,吕铮仍在蛰伏,‘曲州三杰’还是雏鸟,那时的莫惊春,在天下英雄中,可是能拔得了头筹的大人物。

公元300年,一声啼哭,莫枯荣(莫惊春,字枯荣)出生在一个寻常百姓之家,那时候,大秦与大汉的五年鏖战,刚刚结束,王业初兴、百废待兴。

当年年初,小莫惊春的父母,便抱着襁褓之中的小莫惊春,一路长途陟遐来到长安,想着在帝都能谋个好前程。

怎料世事无常,夫妇二人在行路中,钱财被贼人所盗,其父母百般无奈,只能抱着小莫惊春流落街头,乞讨为生,他的父亲为了母子二人能够活下去,自己觅来的食物不舍得吃,靠吃野草为生,当年便魂归西土了。

后来,时任两仪学宫德学博士的潘岳,出行时巧遇莫惊春母子,潘岳见其一家可怜,便为莫惊春的母亲在两仪学宫谋了个打杂的差事,再加上潘岳时常救济,日子也算小康。

怎奈天有不测风云,次年三月,妖星见于南方,太白昼见,中台星拆,是为天道幽远,山泽之气变幻无常。当此,大汉两京之地瘟病横行,肆虐之势不可阻挡,在这场大瘟疫中,小莫惊春又无可奈何地失去了他的母亲,开始无可奈何地在两仪学宫混百家饭。

劝君须惜少年时,潘岳彬蔚盖世、岳美姿仪,在他的勤恳教导之下,小莫惊春自小发奋刻苦、熟读诗书、浅尝百家之道,文章亦写得奇丽藻逸,加上潘岳的刻意赞美,小莫惊春很快便在京城小有名气。

两仪学宫的博士们对小莫惊春亦是赞不绝口,称其‘少有大才,三十年后可为国之柱石’,神武帝在和两仪学宫的博士们清谈时,两仪学宫的博士们曾多次在神武帝面前提起,遂被神武帝中意,特征召为太子伴读。

莫惊春十岁时,潘岳无疾而终,在发丧时,莫惊春主攥哀诔之文,一篇《哭潘岳》洋洋洒洒,道尽了人间真情后,长安城中,再不见了小莫惊春的身影。

人间情淡漠,随着潘岳的离世和小莫惊春的消失,这对儿师徒,逐渐被世人遗忘在茶前饭后里。

二十年后,也就是公元320年,莫惊春再一次出现在世人眼中。

那一年,偏居帝国西南的骠越国欲发兵十万,南夺大汉原新兴、交趾、武平、九真四郡,骠越国此次发兵准备充足、十分迅猛,加之西南汉军轻敌,一时间,骠越国的将士们,杀的大汉西南边军人仰马翻,整个仪州几乎全境沦陷。

乱世出豪杰,当此家国危机之时,二十岁的莫惊春,如一颗璀璨晶莹的刘兴,横空出世,他自发带领仪州当地千余农户,于仪州九真郡布下六甲迷魂阵,骠越国两万先锋军难行寸步,只能安营扎寨,原地不动。

莫惊春趁敌安营之际,出其不意,凭借致物境界和六甲迷魂阵的神威,自己单枪匹马提刀冲阵,他初生牛犊不怕虎,连斩骠越国三员先锋大将,吓得骠越国王视莫惊春如天人,立即撤马回兵,此生再不敢言举兵犯汉。

莫惊春一战成名,天下人拭目以待,他们期待着一颗帝国将星冉冉升起,带领大汉铁骑,开创新的辉煌。

可神武帝当时已近晚年,十分昏聩,人在晚年,所有年轻时的负面影响涌上心头,这位大汉帝王愤恨莫惊春当初擅离职守、不辞而别,当时仅给了他一个边郡郡卫长的官衔,打发他远去边疆驻守了。

天下英杰代出,时间推移,莫惊春如沉珠入海,渐渐消逝在世人的视线。

他璀璨的光芒,亦随之黯淡。

阴阳家相信气运,他们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有大才者,气运自来。

莫惊春正是如此。

十五年前,当今天子刘彦依靠二十八大世族干掉太子顺利登基,他并没有因为莫惊春曾是太子伴读的身份而冷漠他,反而使他迎来了第二春。

就在数年前,刘彦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其从西南调往东北,做了太平东境的太白将军。

时隔三十二年,莫惊春这是第一次返回长安城面圣述职,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自己业已发丝渐白,当年的热情渐渐消散在岁月的蹉跎里。

归程夜雨潇潇,此刻,莫惊春看着茫茫不见尽头的凌源山脉,不禁脱口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