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河西村被屠(1 / 2)

是夜,平安镇陷入一片沉静,千家万户的灯都已经熄灭。

街道上,唯有打更人提着灯笼,边走边用梆子打更,提醒大家注意火烛。

百里之外的边地,黑黢黢的林子里,隐隐有稀稀疏疏的响动声。

“主子,都准备好了,真的要这么做吗?”一个身着铠甲的士兵,提着刀轻声问一个首领装扮的男人。

男子一身黑衣,并未着甲胄。斜飞入鬓的浓眉,精明上挑的狐狸眼,嘴角噙着一抹不甚分明的笑。

“此时不做,更待何时啊?不然,怎么能显得我那位好哥哥是个有统帅之才的皇子呢?”

他的语调里满是调侃,冷漠又低沉的声线,令人不寒而栗。

士兵是听差办事,自家主子这么说了,他们哪里有什么选择呢?

不过是一个边地小镇而已,他们就是拿下整个吉安县府,那也是手到擒来的。

夜色如墨,那颜色就好像是干涸的鲜血。

一夜之间,平安镇最东边的一个村子,河西村,全村被屠,血流成河。

整个村子的人,都在睡梦中失去了性命。上到八十老人,下到襁褓婴儿。

就连在窝里的狗,牛棚里的牛羊,无一幸免,皆是被砍断了脖子。

只是这样惨烈的事情,直过了大半日,才被路过的货郎发现。

货郎担着扁担,来到这个边地小村子贩卖各种小东西。

可是一进村口,就闻到一股子浓重的血腥气,更令人奇怪的是,从前在村口玩耍的孩子们也都没了身影。

河西村寂静得让人心里发毛,空气中的血腥气让人窒息。

这货郎觉得好奇,大着胆子走到了最近的一户人家。

但他一进门,就皱起了眉头。小院里安静得没有一丝声音,牛羊在棚子下,脖子断了,血迹已经干涸成黑色。

他心下大惊,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放下货担,往屋里跑去。

只是屋里的景象,简直让货郎一辈子都不能忘记。

太惨烈了,一家五口,有趴在门边地上的,有趴在床上的,有跪下求饶状的。

但他们一样,没有了气息。货郎只觉得胸口一滞,反应过来之后,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

张开嘴就开始呼救,可是喊了半天,喉咙都干了,也不曾有一个人过来。

这时候,货郎脑海里蹦出了一个令人寒毛直竖的想法,他冲进旁边的一户人家。

一样的惨状,映入货郎的眼里,他又走进一户人家。

最后,货郎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出河西村的。

他费尽全力,跑到了隔壁的河东村报信儿。报完信儿之后,货郎沉沉瘫软过去。

河东村的人不敢相信,但村长还是找了一些强壮的年轻人,一起去河西村探究竟。

直到他们亲眼目睹了河西村的惨状,这才开始慌了起来。

有人赶紧收拾东西,准备逃跑,有人准备藏到山里去。

村长最终控制住了局面,先找人去镇上报信,让官府的人知道此事。

然后就是让全村的人都集中到祠堂去,青壮年们拿好武器,护住老幼妇孺。

河西村和河东村,是平安镇最边远的两个村子,距离平安镇的距离不近。

等到河东村的人终于到了镇上,向贾大人汇报了此事的时候,贾大人的脸色立刻变了。

他一边命衙役们赶紧去河西村查看情况,一边派人去吉安县府报信。

一整个村子被屠村,这可是大事,在他的治下,难辞其咎。

这样大的动静,却能没有丝毫动静,绝非几个人能做到的。

阴狠决绝,还能在一夜之间屠了一个村子,这只怕是......东明!

贾大人迅速反应过来,提笔就写下一封密函,蜡封之后,召人过来。

“这封密函,你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送到云城!”

依着贾大人对县长梅仁兴的了解,就算是知道这样的事情,说不定也会为了怕担责任,压下去的。

可是他不能这样做,那是一整个村子百姓的性命。

更有甚者,还可能事关整个凌云的社稷安稳。

这些年,凌云早不是那个傲视各国的大国。经过七年前那场内乱,凌云官场污糟得很。

上位者只顾自己享乐,却根本不管百姓的生死。

曾经的大国,竟然沦落到要靠和亲,靠割让城池来维系和他国的关系。

不敢打也打不起,年年的苛捐杂税,一年比一年更重。

百姓苦不堪言,上位者却视而不见。东明内乱,说不定会有人趁此机会浑水摸鱼,而这河西村被屠,说不定是哪个想搅乱时局的人所为。

“是,大人!属下们一定不辱使命!”两个衙役接了密信领命,随便拿了行李盘缠,便上马飞身而去。

平安镇地处凌云和东明交界,但严格来说,又不是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