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平南之策(2 / 2)

“他们相互怀疑后,内部逐渐分化,现在倒是有三个人愿意投诚,不过末将让他们继续潜伏在里面,做其他人的思想工作”

朱元璋听完吴孟明的讲述,点头道:“时间也差不多了,你让那三个人写下效忠书,其他没投诚的,也务必弄到他们的笔迹,到时一并送到东暖阁来!”

“另外,叮嘱高文采,他既然上次在恒山救了李岩的性命,成了李岩的亲信,那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策反李岩。”

“不管是劝降还是逼降都行,若实在不行,那也要加剧李自成和李岩之间的矛盾。”

“现在宋献策不知去向,牛金星又深陷勾结女真的泥潭,只有李岩能帮得到他。”

“只要我们将他这条臂膀斩断,纵使灭不了叛军,至少也能减轻些压力”

吴孟明用心记下后,又急匆匆地走了出去。

朱元璋缓缓走到坤與图前,沉吟道:“现在左良玉已接手了吕梁到渑池这一大块区域,其心倒是不小。”

“而且他在晋商八大家的支持下,不到十日的时间,不仅兵马增加了三分之一,武器好似也添了不少。”

“按吴孟明的说法,围攻武昌的白旺之所以退走,就是因为武昌城头新添了十几门新式的红衣大炮,白旺因此吃了大亏,才被迫转移到襄阳一带。”

“现今渑池一带虽然还在僵持,恐怕也持续不了多长时间,而李若琏至今还没有消息,一旦让左良玉占领河南,打通武昌和太原,他也算成气候了。”

“不过只要申湛然在山西赈灾成功,咱得了民心,也可搬回一城。”

朱元璋说着,手指又划到云贵川一带,摇头道:“此地多山峰,易守难攻,不过咱难以进去,他们出来也非易事。”

“加之山高路险,运粮也十分困难,只要咱坚壁清野,他们必不能久战,危害不算大。”

“那李祖述背后之人既不在江南,又在何处呢?特别是对方竟还有精锐骑兵”

就在朱元璋沉思之时,一个小太监进来禀告,说朱慈烺和一个少年在外求见。

朱元璋并未在意,示意让朱慈烺进来后,就继续研究坤與图。

“草民夏完淳叩见陛下!”

突然,夏完淳清脆的声音在东暖阁内响起,将正在沉思的朱元璋惊醒。

朱元璋寻声望去,只见一身儒装的夏完淳俯首在地,而一旁的朱慈烺则有些尴尬地看着他。

朱元璋愣了愣,才想起前些天为了制约郑森和张煌言,随口说让夏完淳来宫中陪太子读书。

不过他后来却忘了交代朱慈烺和申湛然此事,看来他们是真的将夏完淳安排在朱慈烺的书房了,不由皱起了眉头。

朱慈烺见状,立刻躬身解释道:“父皇,夏完淳并非有意惊扰圣驾,而且他此来是献策,还请父皇宽恕他一回!”

朱元璋闻言,有些惊讶地看了朱慈烺一眼。

因为朱慈烺近日长进颇大,怎会如此轻信夏完淳,而且还将他带到了东暖阁。

随即他想起夏完淳的身份,心中立时有了主意,笑着道:“太子说你要献策,不知你觉得咱现在有何难处,你又准备献何策?”

“解京城之困,平江南之乱策!”

夏完淳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朱元璋闻言,有些不满地看向朱慈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