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豆金娘初登场(1 / 2)

万年大明 静安法老 2714 字 2022-12-24

张玉府中,认祖归宗回来后,王氏给后院这次去祥符的嬷嬷、丫鬟、马子和各色下人发了红包。这帮带出去的都是心腹。定是要笼络一番的。各人感恩戴德的谢过各自回屋休整。

张璟平时就是燕王府和家里,激活记忆以后就频频往返海淀。虽然一直想住到庄子上,但是山谷中的庄园和别院还没有完全修好。没借口常住啊。只能去燕王府应他那世子伴读的差事。全然不知自己已经被人盯上了。锦衣卫往北平城派了一位奇葩的试千户。和长史葛诚碰面后在其口中听说了张璟的奇遇,对此兴趣盎然。一直想要见一面,终于等到张玉一家回北平。原本昊天之中有很多法门可以用来窥探以及监视。只要张璟愿意,神念发散也能把周边事物探查个疫情各处。但是这厮懒啊。修炼本是件很枯燥且需要大毅力大恒心的事情。他现在做这些事情的动念是要改天换日,所以兴趣浓烈且能持之以恒。

塔读@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锦衣卫北平试千户刘培是锦衣卫中的边缘人物,这厮本来是个文官,奈何一直升迁无望。后来投靠了当时的锦衣卫使宋忠。宋忠是锦衣卫中不多的异类。也是文人出生。颇为正直。但是前两任锦衣卫指挥使都参与了洪武四大案之中。最后不得善终。宋忠对这种株连甚广的谋反案敬而远之。那时候文人对锦衣卫唯恐避之而不及,能有人主动投靠算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了。当即就给了百户的官职。后来被同僚排挤,为了安抚这厮的情绪便又升任试千户。派驻到北平城。算是远离权利中心,给他一个闲职。如果是别人就吃吃喝喝混日子了。可这位偏不,要干一番事业。

这日,张璟陪朱高炽上完了课。长史葛诚神秘兮兮的说要考教他们一番。看看他们对于民生有什么样的感悟。让他们去钟鼓楼收集些关于民生的信息。张璟不以为然,这种事情本来就不应该是身为世子的朱高炽所要关心的。上位怕被人操弄蒙骗就培养好自己的班底。实在不行微服私访几次,啥都有了。关键是自己的班底要有足够的忠诚度。上位者需要读懂数据,从数据中了解变化。而不是去收集数据。当然这种先进的管理手段都是后世经年累月累积总结出来的。虽然后世一直认为是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实际上中国人传统上对数据很重视,每朝每代都有朝廷出面收集各种文书进行整理堪印。从中可以看出发展脉络,只不过普通的文人很少有这种意识去面对数据。他们平日里最多的是考究所谓的微言大义。而微言大义终究无法面对浩如烟海的数据无法改善经济民生。

张璟、朱高炽两个小人儿,莫昆四人和燕王府的侍卫十人陪同就开始了所谓的微服私访。这阵仗,稍微有点脑子的就能知道是啥情况了。而锦衣卫试千户刘培则扮成个买卖人,在必经之路的一个茶铺二楼等着见见张璟呢。一行人就当是游玩,一路上莫昆和王府侍卫交流着新装备的使用心得。而张璟和朱高炽两人则坐在车中玩着张璟搞出来的中式扑克牌。按照张璟个人的喜好。大小怪是盘古和伏羲。四个花色是梅兰竹菊。四个国王分别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四个女王是吕雉、窦漪房、武则天、刘太后。四个骑士是孙武、班超、杨素、李靖。ace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数字就实在懒得编了。两人在那里玩跑得快。输了在脸上贴十二生肖的小贴纸。这种东西张璟从基地的幼儿园搞了不少。毕竟还是个孩子啊。时不时的还是会流露出无邪童真。

大车虽然是没有任何标识的。但是架不住车边几个侍卫高头大马,身上军旅杀伐之气四处发散。绝大多数的路人都小心翼翼的避让。快了酒楼门口,张璟拖着朱高炽下车向自家的酒楼走去。酒楼名字叫知味观,这当然也是张璟的恶趣味了。门口的迎宾博士一看是自家主人,也不多说就直接领上了楼。刘培在大车经过的时候就轧出了苗头,除了茶铺就跟了上来。看到了张璟以后不免有些失望。就是一个普通小孩儿。长得倒是唇红齿白,身量倒是比普通十岁小孩高大不少。可朱高炽也是身量不矮的。所以两人在一起也没有感觉特别。不直觉的就跟了上去。迎宾博士只当是有客,便跟着迎进了酒楼。不过在上二楼的时候被阻止了。刘培只能悻悻然的在大堂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自有跑堂的酒博士前来招呼,直接给了刘培一本菜单。刘培翻开一看每个菜都用彩色颜料画了出来,什么是什么一看便知。且旁边还有食材和烹饪手法。这本菜单在北平城曾经被人开价百两收购。冷盆、热炒、蒸煮、汤羹、点心加起来有三百多道菜式,让同业都快疯了。不带这么玩儿的啊。让不让人活了啊。

刘培看的眼都直了。他问酒博士:“此物乃是谁人的手笔?”

“此乃我家掌柜的手笔,我家掌柜搞出了很多大明亘古未有之菜式。所谓民以食为天。我等汉人呈口舌之欲也非一日之功。子曾经曰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们知味观就是要所有客人每次来都吃到最好的食物。我们用最好的服务对待每一个客人,厨子用最考究的烹制对待每一盘菜!您看,这里有推荐菜式。您一位可以尝尝我们酒楼的招牌搭配。您看着图片上的搭配,你看上那个组合都可以。而且套餐比单点更加优惠。我看您应该是第一次来我们知味观,今天我做主!送您一盅知味观的冬日佳酿您尝尝鲜。”

这哥们儿咔咔咔一顿忽悠。刘试千户就下了单。还想多看看菜单就被酒博士给收走了。然后七七八八上了好些个小菜碟,都是些小吃食。刘培点的是套餐中的一个辣椒炒肉、玉米炒、宫保鸡丁、番茄蛋花汤。有荤有素有淡有咸。而且辣椒、玉米、番茄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些都是大明独一份的菜式。这一个套餐卖他三贯钱真的是良心啊。

刘培这时候早就把探究张璟的谋划扔到了爪哇国去了。一门心思的像尝尝这亘古未有之鲜美的味道。张璟特别关照在制作的时候稍微放点味精可以提高口感丰富层次。放多了吃完会口渴,这种感觉很差。而且大明现在吊鲜主要用高汤。本就自然醇美。不能让这种东西太过抢风头。味精虽然是日本人发明的。但是在很多食材中都有。只不过味精问世之前没有被很好的提炼出来。元朝时候就有厨子拿那海肠晒干磨粉吊鲜用。不过颜色不太好看罢了。

在刘试千户沉浸在美食中的时候。张璟和朱高炽在三楼最大的那个包间吃饭。他们两个坐一张桌子,侍卫们坐一张桌子。用屏风隔开。朱高炽身旁有两个近侍一起服侍两位小爷。朱高炽正努力的对付这一个红烧猪蹄。肉被煮的酥烂,筷子一提就骨肉分离。世子吃的满嘴都是胶原蛋白。一个近侍拿着热毛巾在一旁不时的给他擦嘴。张璟则用红烧鲍鱼的汤汁拌饭。吃的稀里哗啦的。这年代野生的食材没有被大规模的采集。拳头大的鲍鱼比比皆是。边上还有一碗黄焖鱼翅在小炉子上煨着。他的习惯是吃完鲍鱼拿汤汁拌饭。吃完拌饭拿鱼翅溜溜缝。基本上都是这个路子。海参都不带吃的。只吃后世少见的珍贵野生食材。这厮可精了。

塔读,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站

两人都是家中教养极好的孩子,谨守食不语的规矩。张璟喝完溜缝儿的黄焖鱼翅时,朱高炽也吃完了。近侍拿着热毛巾上前服侍。两人用张璟搞出来的茉莉花茶漱口擦手。斜靠到包房内的罗汉榻上,近侍过来以热毛巾为两人敷面。朱高炽舒服的只哼哼。张璟听着屏风那边几个侍卫在聊田九成、王金刚奴等在沔县谋反起事被耿炳文所破。一般泥腿子也敢称汉明皇帝,分封天王。整个洪武朝白莲教起事反反复复遍布大明南北。这个历史上专业造反的民间组织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才被消灭干净。只能说明农民在古代作为国朝的中坚力量却一直处于被盘剥最严重的那批。在近代满清统治下,大量高产农作物引进中原。农民一样被压迫的最严重。这不是什么科技能改变的。关键还是要完善律法,整顿吏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阶层现状。张璟作为穿越者所要努力的就是让众生平等不再是一句废话。绝不能让历史上的文官集团出现。这帮读书人得势最终的结果就是借着圣人之口把其他阶层都打入尘埃。结党营私不是句骂人的话。这帮货一面道貌岸然的读着圣贤书一面趴在大明的身上吸血。

张璟收回发散的思维,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的。张璟对着朱高炽说:“我们去走走吧,消消食。今日份的运动还未完成呢。”朱高炽虽然只有十岁,但是肥胖的苗子开始慢慢呈现出来了。主要是不运动还吃得多。这厮有个毛病就是喜欢的一定要吃到吃不动才会停。张璟在张璟会阻止。但是张璟一旦不在,他就没人能管了。所以现在张璟逮着机会就带着他运动。也不剧烈就走。变速的步行,对消耗热量是最有效的。变着法儿的给他出点子玩耍。在王府教习、长史葛诚的眼里绝对是顽劣不堪造的行为举止。

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了酒楼,而刘试千户则沉醉在那鲜美的味道中不可自拔。侍卫们一前一后护卫着两位小爷逛街。在着热闹的街面上,两人的出现无异于净街虎一般的存在。有些刚入城的小贩行商大气都不敢出。张璟倒是对这种场面是无感的。在他的认知里面,上位者的权威并非体现在这种小民的敬畏中。

朱高炽看到一个眉清目秀的漂亮女娃蹲坐在要给倒扣过来的竹篓后面,倒扣着的竹篓上一个竹篾里面摆着红彤彤的豆金娘。女娃穿的寒酸单薄脸冻的通红,蜷缩在那里。看上去那么的招人怜惜。朱高炽同情心泛滥了,让侍卫把豆金娘都买下来。走近过去,把自己的裘领披到了女娃的身上。近侍连忙上前阻拦,被张璟用冷冷的眼神阻止。张璟在着女娃身上竟然感受到了丝丝缕缕的功德之力。颇为神奇,撩拨起了他的好奇心。这女娃到底是什么身份?

神念释放出去,发现附近有几个人身上跟这个女娃有着若隐若现的牵绊。当下给莫昆传递了个信息。把这几个人暗示给了他。让他安排人去跟踪监视。

他则笑意盈盈的上前对着女娃说:“妹儿,早些回去,天寒地冻的。别得病了。”

“穷苦人家命薄。我没事,这太过贵重我不能收。”女娃的声音很好听,软软糯糯的。很容易让人情绪松懈。

“没事!家里有的是。你别冻着了!你饿么?我请你吃酥糖!”说话间让近侍去旁边的摊子上买来琅琊酥糖递给女娃。女娃有点畏缩,但好像被这美味吸引。鼓起勇气结果酥糖小口的咬了上去。张璟看到女孩子的牙齿干净白亮。一定是平时维护的很好的。并不是那种贫苦人家的样子。两只眼睛好像会说话一样看着朱高炽,这小子的脸上竟然露出了猪哥像?!你丫才多大?不过,这妮子真的长得招人怜惜。第二次张璟心理对这个女娃做出了同样的评价。这妮子不是那种漂亮的让人一眼无法自拔的美,而是有种让人充满保护欲同时又能令人放松心防的亲和力。事出反常必然有妖。这种不合常理的事情的出现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这条街上大都是常年摆摊的商贩,这女娃买的是时令的果子。且看她的样子和旁边商贩看她的表情一定不熟悉。那么巧被他们碰上。张璟心中警铃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