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悯忠阁上起山头(2 / 2)

“阿耶,我不想长大卖红薯,我也想当兵,将来还要进悯忠祠,让大都督为我敲钟,”

小男孩没等到大都督为他敲钟,却等来了他爹的一记暴栗,“别胡说,”

“你我都没那命,能卖红薯,那都是大都督给咱带来的福份呢,”

武怀玉敲完钟走下悯忠阁, 这里曾经是一座寺院,也还曾是三阶教的,武怀玉来后曾把这里罢废,如今改为悯忠祠。

现在祠还没建好,但却摆放着三千多具将士们的遗体,

走在这些阵亡士兵的遗体中间,让人心情沉重,打仗的时候,无法却顾及个体生命,但此刻却能真正感受到战争的伤害。

这个冬天,幽州不会再受突厥袭扰, 这个新年,大家也会过的安稳, “去吧,魂归故乡,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回到你父母身边去吧,”

走出悯忠祠,武怀玉回到牙城大都督府。

幽州都督府升格,不仅武怀玉直升大都督,都督府里所有官吏,这次基本上也算是沾光,全都跟着升官了, 虽然大多数人本阶暂时未变,但起码职事可是直接就升了。

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

幽州都督府的升格,安东都护府的新设,都亲添了大量官位,皇帝已经告诉武怀玉,朝廷会安排一半,剩下一半武怀玉这边自己安排。

既可从下面府州升选,也可以他直接征辟。

武怀玉现在天天签发任命状,不仅征发了许多河北士人,也把自己的不少幕宾也直接安排到了两府。

知根知底,倒也是举贤任能。

战后的幽州充斥着一股积极气氛还带着些亢奋,间杂了一些悲痛,十分的忙碌。

新年将至,战后要做的事更多了,各种善后、抚恤、安抚, “兵部侍郎崔敦礼已经从长安出发,正赶来幽州,人还在路上,但已经发文经驿站快马送来,要求我们准备好野狐岭一战的战功核查,要求首级、尸体都要核对,敌我两方的都要·······”

武怀玉摆手打断了段慎的话,“这是该有的程序,该配合就配合,”

“这不是不相信我们吗,再说了,咱们都督府也是核查了几遍了,现在那首级、尸体都抛弃在野狐岭的荒沟,这么多天了,虽说天寒地冻一时不会腐烂,可这乌鸦老鹰、野狼野狐,甚至老虎老鼠的啃噬,哪还能清点的了? 他们肯认真清点,也肯定对不上了。”

“对不对的上别管,咱们配合核查就是,结果如何那是他们的事,”武怀玉很淡定,野狐岭这仗的战果很惊人,但可没有半点虚报冒功,是完全不怕查的。

就算到时这首级尸体查的对不上数,那也不用担心。

“等他们人来说全力配合就是,”

“现在他们还没到,你们先把另一件要事给办了,阵亡将士们的身份、籍贯、军功等全弄清楚,一一建档,要尽快派人把他们遗体送回他们家,交给他们的家人, 都督府这边,先把他们的功赏、抚恤垫发,另外每个还要给烧埋的丧葬费,送到家后,他们家中的情况也要如实查清登记回报,到时有孤寡老弱的,咱们也还得管,”

虽然这些,其实朝廷自有一套制度章程,但朝廷有朝廷的流程,需要时间,武怀玉还是想把事情办的快一点, 家人战死的悲伤需要时间抚平,但家庭生活却更需要钱粮支撑,尤其是在这个悲伤的时候,哪怕许多士兵家里条件还行,但他们也仍是家中顶梁柱,他们的倒下,必然也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困难。

“伤残的弟兄们,也要赶紧把抚恤发下去,伤残退伍的,我们要想办法帮助,”

武怀玉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关注这些伤残阵亡的士兵,或许是站的位置更高了吧。

“还有,幽州悯忠寺要尽快建好,野狐岭獾儿嘴,在战场建一座英烈祠,再修座碑吧。”

段慎一一记下,

“活下来的兄弟们也不要忘记,该解散休整的要安排,战功的勋簿朝廷还要核实,奖赏一时半会下不来,但我们自己的缴获,可以按例先分发给弟兄们,另外可以提前预发一笔赏钱, 等正式赏赐下来,再扣便是,马上过年了,也让兄弟们过个温馨的肥年吧。”

“上次咱们发卖那一万多突厥俘虏,还有那些缴获的牲畜,除了战马留为军用,其余的牲畜不也都卖了吗,这些卖得的钱,十万贯送长安给圣人和朝廷, 再留十万贯给幽州都督府和安东都护府, 剩下大约还有多少?”

“除掉已经用掉的,再扣掉这二十万,大约还能有三十万贯左右,”

“还有这么多吗?”武怀玉想了想,“这次咱们幽州出动兵马三万余,那就把剩下的这三十来万贯,全都分发给将士们吧,活着的、战死的、伤残的,都有一份, 简单点,也不要分什么边军、府兵、行营兵、城傍、子弟、团结这些了,也不管官职大小,先一人发十贯,剩下的,再按官职高低、不同军等情况发,

全部发掉。”

段慎有些惊讶,这可是一大笔钱。

“剩下三十万贯左右,全都发掉?”

“发掉,”

“不请示朝廷?万一追责?”

“这是我们幽州将士们战场俘虏缴获所得,本就应当属于将士们,现在我们还拿出了一半来军用和上缴长安和留府用,只发了一半,这难道也还有错?”

“那为何不直接按官职品级等来发?”

“你就别说那么多了,去办便是了。”

一人先发十贯钱,这对每个参与这次战斗的士兵们来说,都算是一笔不小的福利奖赏了,正式的赏赐可不包括这个。

段慎笑着记下怀玉的安排,却没急着离去。

“朝廷新设安东都护府,升幽州为大都督府,命武公担任幽州大都督兼安东都护,还兼恒安道行军总管,这是没打算让武公马上回朝了?”

“北伐还没开始,我现在回去做什么?”怀玉也很清楚自己不会马上回去的,其实呆幽州也还不错,除了想念长安的妻儿外,其它的倒挺好。

“明年北伐,武公能否成为元帅?”

“总领诸道北伐军的是我老师永康公,这是早定下的。”

“其实大家都觉得,经过此次野狐岭之战,明年北伐,武公更适合提任灭突大帅,”

武怀玉瞧了段慎一眼,“朝廷自有部署,我们幽州上下,这次大捷,得到的好处已经够多了,就不要再贪了,”他提醒段慎,不要搞什么小动作,尤其是长安兵部侍郎崔敦礼他们来了以后。

“不要让朝廷觉得我们幽州居高自傲,成了山头。”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