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2 / 2)

多数人还以为广州城就建在海边呢,

珠江河宽浪急,停泊在珠江中的船舶容易受到台风威胁,所以在广州城南疏浚两大内濠,西澳和东澳,主要供船舶避风之用,也成了广州重要的内港水道码头。

特别是西澳,这是怀义调任广州都督后,武怀玉给他指出的发展方向,大力疏滩浚两大内濠,加强广州内港,为广州通夷海道的海上丝路贸易出力,

广州的定位就是岭南的政策军事经济甚至文化中心,尤其是这里的贸易港要大力发展。

现在已经表现的挺不错了,

广交,先广后交,两大港发展海贸,成为岭南经济发展的两台发动机,但总体上来说,广州的优势更加明显,所以也是主推。

广州市舶司,也就是大唐广州海关,现在就驻在西澳码头。

武怀玉计划,武怀义主持,开挖南北走向的南濠,直达西澳码头,城中四条大渠的水流入南濠,南面通珠江边的濠口建起可控制水流的巨闸,台风天时,船只入澳,再不惧风浪,而且西澳码头也有四条水道通城中,货运装卸也都更方便。

这一项工程,是广州隋唐以来最重要的水利和城建工程,武怀玉大力支持下,武怀玉主持修建的还是不错的,纳城中诸渠水以达于海,船只可以利用南濠出入。

南濠既可避风,又可通航运输,还可防止城市内涝,甚至可防火灾,一旦城内起火,近用濠水灭火。

围绕着疏浚南濠,重新打造东澳、西澳码头,加上疏浚城内四大水渠,武怀义这个广州都督到任后,其实等于是把整个广州城重新规划、营建,

改造了老城区,扩建了不少新城区,还打造了胡商蕃坊,建起了码头贸易仓储区,甚至城内的坊市街市改造,

这几乎是在再造一座广州城,

广州城在天翻地覆,武家出钱出力最多,当然得到的好处也是巨大的,而且广州都督府和广州、番禺县等衙门,也在这城市经营改造中获益极多。

这其实就是武怀玉以前经营长安城的思路,

在广州做起来更加没什么牵扯罢了。

这个改造计划还没完成,初期改造计划是五年,现在是第二年,等五年计划完成,应当有更大的变化。

西澳清淤疏浚扩大,升级成了一条十丈宽的水道,

计划中,不仅要重修牙城子城罗城这三重城,而且还要增筑东、西二城,形成广州新三城。

等西城筑成,到时西澳就将成为西城城南内濠。

西澳这个广州内港,也就会成为整个东南最繁忙的贸易大港,武家的白糖、茶叶、酒、还有丝绸和棉布,以及内地的瓷器、药材、纸张等,将在这里装船启航,运往东南亚,甚至直达天竺、大食和地中海。

而胡商也会将一船船的香料、玛瑙、珍珠、象牙、犀角、奴隶等运来广州港贸易。

怀玉看着自己划的这张地图,其实心中很是自豪,长安的许多贵人们都觉得岭南那是鸟不拉屎,满是瘴气的蛮荒,

殊不知那是一个流金淌银的宝地,仅仅一个广州的改造扩建,一个广州贸易港的打造,那里就有多大的商机和财富,

反正现在若是让武怀义这个广州都督离开,就算给他升官他肯定都不愿意,耿直的武大郎现在可不比从前了,

一个广州港就让他吃的满嘴流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