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一封急报(2 / 2)

汪达缺人,缺的跟小毛一样想直接开战,

可武怀玉却不同意,

已经受招抚臣服内附的,就不能再打,当然有个别乱来的,那就按照法律来,

该打板子就打板子,该处徒刑劳改就劳改,该砍头的就砍头,该流放的流放,当然杖刑以上,都可以强制劳改嘛,正是用人之际。

假如,部落要包庇,要阻拦,甚至因此引发对抗叛乱,那到时就按平叛的规矩来,

一步一步,要依着规矩来,

汪达听了也只能无奈的点头,

“汪公,别急啊,流州这么短时间,就已经有这么多人了,已经很不错了,只要咱们栽下梧桐树,还怕引不来金凤凰吗?”

“我到下面转了转,发现来岛上的,不管是移民,还是雇工,甚至是那些归附的部落夷人,他们都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对未来充满期待,

慢慢的这名声就传出去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慢慢的人自然就来了。就比如岭南,现在一年比一年人多,自然而然的往南走,不就是因为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了嘛。”

“早晚流州也是一样,不急于一时。”

汪达叹了一声,他其实是看到现在岛上商屯、庄园越来越多,看着他们跑马圈地,有些急了。

这些贵族豪强们这样圈地,那到时好地都给他们圈去占了,后续移民来了,也没那么多地可分了。

“汪公啊,其实现在肯来岛上的,不管贵族豪强还是商号,我们都是要感谢的,也不要担心他们占了好处,

流求岛多大?我们现在才占了多大点地?现在才设一州二县,以流求岛这么大,以后设四五个州,二三十县都没问题,

安平地分完了,就往其它地方分嘛。”

事实上武家现在就是这样做的,早就已经主动的往其它地方开拓,建立起据点、庄园,甚至都开始深入山区,跟土人合作开矿、熬樟脑了,武家还教土人部落种甘蔗种花生呢。

武怀玉还是更愿意合作的,和气生财,合则两利嘛,整天打打杀杀,虽说土人实力很弱,但要是他们一心搞破坏,其实也很头痛的。

岛这么大,就算是全力的大开发,也足够好几代人持续发展了,急啥。

一条船驶入安平港口,

船上跳下几人,急匆匆的进城。

一封急信送到了武怀玉的面前,

“黄淮大水,三十州大灾。”

武怀玉惊讶,他将信递给汪达,汪达看过也是眉头紧皱,“武相,去年黄淮大水,四十州受灾,事后朝廷不是已经拔下钱粮,开始修黄河、淮河大堤了吗,怎么今夏又大水灾?”

武怀玉感叹道,“大堤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修好的,朝廷本来也是计划用三五年时间整修黄淮大堤,可谁能想到去年刚发大水,今夏又遇极端天气,”

去年黄淮大水,虽然朝廷早有预警,也及时的救援赈济,可终究也是损失很大,这今年又来一次,

黄淮地区的百姓也真是倒霉了。

汪达盯着手上的信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武相,这次黄淮大水,对我们流州来说,倒是个机会。”

“你想去那边拉人?”

“嗯,一年不到,接连两次大灾,就算朝廷赈济,可也仍会有无数百姓撑不住,本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现在又大水,百姓接下来怎么办?光指望朝廷救济也不行,”

汪达越说越兴奋,他提出准备一批赈灾的物资,粮食、药品等,用船运到黄淮那边去,然后运回灾民来流求,

“咱们给安家费,给一路运送过来,来了就给他们分田分地,帮他们盖干栏,给他们免息青苗贷,给他们租借耕牛种子农具······”

对于正遭受大灾的黄淮三十州灾民们来说,许多人现在一无所有,就算朝廷放粮赈济,可以后怎么办?

如果流州此时伸出援手,

首先朝廷就会支持,而受灾州县也肯定顾不得留人,本来灾年的时候常规操作就是放百姓外出就食,也就是让他们出去乞讨。

流州来挖人移民,虽说是趁机抢人,可灾区地方也不好拦着,灾民越多,赈济压力越大。

“移民、雇佣可双管齐下,”武怀玉建议,“愿意直接移民来的,直接分田授地,给安家费等,

而对那些犹豫的,我们可以先雇佣他们来屯垦嘛,包食宿,给工钱,签好契约后,就可以给他们粮食,这样也能解决他们燃眉之急,以后按季或按月发薪,也能养家,

当然,我们也欢迎他们带着家人一起来做工。”

只要他们来了,就算开始只打算做一两年工,但来了后就会知道这边的好,到时肯定会有很多人愿意留下的。

毕竟,

望族留原籍,家贫走他乡嘛,

先把人弄来再说,

汪达越想越兴奋,“我现在就去安排,这次一定要弄个万八千人来,”

“汪公,胆子要放大点嘛,万八千还不够塞牙缝呢,机会难得,要干就干狠点,我全力支持你放手去干,我从岭南观察使府这里给你特拨一笔钱粮,再让福州都督府也给你再拨一笔,拿着抢人去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