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七府经略相公(2 / 2)

长孙无忌听了也不由的大笑,“那些山越也不读读报,要是他们平时读读邸报或是京报啥的,也不会这么无知无畏了。

就说武公当初在幽燕收拾北山奚,那仗打的是多么漂亮,北山奚多少部落人马啊,还勾结突厥,不比这小小的柳营江山越强百倍?”

“自取灭亡啊。”

长孙无忌的这个结论,得到旁边的其它一众宰相们的赞同,跟武怀玉玩武力,这真是厕所里点灯啊,

其实根本不用说什么北山奚,武怀玉到岭南几年,看看灭了多少獠蛮俚部。

宰相高士廉在一边道,“山越打着反两税的旗号叛乱,这个事得重视起来,臣看一事不烦二主,既然武公碰上了,那朝廷干脆下道诏令,让武怀玉负责平定龙溪山越叛乱。”

武怀玉是岭南观察使、经略使,这漳州龙溪是属于江南东道的,武怀玉现在算是事急从权,但肯定也还需要朝廷补个手续。

新拜宰相李大亮这個时候出声,“臣觉得闽地五州,倒不如划入岭南道,闽地人口稀少,交通不便,跟江东、江西两道其实差别很大,与岭南的潮梅无论地理、气候等都更接近,”

福、建、漳、泉、汀五州,划到岭南道,反正这五州编户也就万余户。

之前闽地五州就比较特殊,虽划在江南东道,可许多政策上却是跟岭南道是一样的,如今岭南道已经走到前面去了,闽地却还没什么变化,

不如趁着这次龙溪山越反,把他们划到岭南道,然后让武怀玉一起治理,就按着岭南的那些政策弄,

编户齐民,改土归流,推行两税等等。

李大亮是做过交州都督的,对岭南那边的百越俚獠情况也比较了解,他认为现在是时候更进一步。

“陛下,如果把闽地五州划入岭南道,那这岭南道也太大了些。”说话的是新任右仆射的温彦博。

“如果真要划入岭南,臣以为可以把岭南分为东西两道,”

李世民问房玄龄,“左仆射认为呢?”

“岭南虽广,可户口太少,分设两道就更没什么户口了,”房玄龄这左仆射明显跟右仆射意见不同。

“宾王?”

被点名的检校中书令马周也赞成房玄龄,“臣以为闽地五州可以划入岭南道管辖,朝廷可以在福州设都督府,都督闽地五州,也可以在流求岛置流州,一并纳入福州都督府,”

温彦博说闽地划到岭南道,那岭南道太大,应当分东西两道,其实有心之人能听出来这里暗藏的意思,

若是岭南分东西两道,那现在的岭南观察使、六府经略使武怀玉,按理就应当只管一道,不管是管岭南东还是岭南西,无疑都削减了权柄。

可马周说设置个福州都督府,都督闽地,闽地这块有个统筹管理,但依然还是划在岭南道下。

李世民捋了捋胡须,转头问太子。

“承乾,你有何建议?”

“儿臣以为,李相说的较有道理,闽地与岭南地理、气候更接近,户口也少,划入岭南道可以较好的管理,马相提议设福州都督府也不错······”

“那就中书草诏,闽地福、建、漳、泉、汀五州,加上流求岛新置流州,此六州划归新设福州都督府管辖,福州都督府六州,一起划入岭南道。

岭南六府经略使武怀玉,升岭南七府经略使,由他负责平定龙溪山越叛乱,并在福府六州全面推行两税新法。”

“调右监门卫大将军、郇国公钱九陇为福州都督、刺史。”

钱九陇也是开国初有名的奴隶将军,跟樊兴经历差不多,隋朝时坐罪籍没为奴,发配给李渊。后来跟着起兵,立下功勋,封公拜将。

钱九陇祖籍湖州长兴,祖上世代在南朝为将,他父亲战败后归附北周,钱九陇做为李渊心腹曾是十二军将军之一,但贞观初也是坐了很长冷板凳了。

此时用他为福州都督,估计也是看中他老家江南的出身了。

······

龙溪。

皇帝旨意快马送到的时候,武怀玉已经把龙溪黄氏差不多连根拔起了,不仅俘虏了岛上三千多困兵,还挥师溯江而上,反攻一举拿下龙溪城,

接着打下山里,扫荡四野,

凡跟着叛乱的山越村寨溪坰,这次也是倒了大霉了,武怀玉可不会跟他们客气,既然敢造反,就得承受后果。

“划入岭南道,设福州都督?”

武怀玉看完皇帝的旨意,倒不太意外,或许在朝廷诸公眼里,闽地五州不值一提,毕竟隋朝仅一郡四县之地,一万多户人口而已。

岭南道之前九十六正州,三十六羁縻州呢,

区区五州万余户,还不如中原一个县。

他倒是对于朝廷新置流州有点意外,毕竟那里现在还没有一户编户呢,本来要设也是设个羁縻县,结果现在直接置为正州,看的出皇帝是鼓励武怀玉以后开发流求岛,在那边编户齐民、移民屯田了。

这次俘虏的这些叛乱山越,倒是可以拉去流求岛开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