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新的出路(1 / 2)

最终还是不能避免的生产削皮器的新车间关闭了,车间里的百十个工人都一脸的茫然和不舍,不知道车间能否还启动,还能工作挣钱吗?

厂里有嫉妒者说石鹏江郎才尽了,无法再给厂里创造新的价值了,副厂长徒有虚名了。

反对者则说错不在石副厂长,是产品饱和了,生产了这么久基本能做到家家都有了。

说什么的都有,最难受的是削皮器车间里的工人,小陈最后把机器检查一遍,不生产也要它没有问题的呆在那里。

秦京茹,陈凤等女工有的红了眼睛,超过七天能养成一个习惯,那超过一年的感情呢?

“咣”大门关上了,一群人都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车间。

“秦京茹,十二块六。”

“陈凤,十三块。”

“陈斌,二十。”

在一间办公室里发工资,结清最后这不到一个月的工资。

领了工资的秦京茹,小陈等跑到石鹏的办公室,问啥时候能继续开工。

石鹏说厂里正在研究,上次宣传科的调查表还在统计中,等有了结果会第一时间通知,让他们多留意厂门外的告示。

石鹏知道统计结果出来了,也看到了,一万多人里说生产自行车的占了大半,可能是都没有自行车的人想能自己厂生产买就要容易些吧,还有一部分说生产拖拉机,更有一部分提议造飞机。

真是无知无畏啊,哪里有想的那么简单,缺少资料,人才,原料,每种都是稀缺的,那是个庞大的工程啊,不是生产个汽车就能比拟的,汽车可以在门子接缝处有几寸宽的缝,你飞机能行吗?汽车可以在车里生个暖炉取暖,飞机上还要带几吨煤取暖吗?

拖拉机和自行车有几个厂在生产了,不占优势的事不能办啊。

那样显得咱多没本事,做就做不一样的。

小冰还在努力吸收外界知识,它说离它能长时间离开空间的时间不远了。

天空飘飘洒洒的雪花落了下来,鹅毛大雪是真的,几片雪花就能遮一脸,落在脸上凉凉的,落到嘴里还有仿佛还有一丝甜味。

外面的人很快就白了头,换了装,一片白色,雪花中声音的传播好像也不那么远了,显得寂静了不少。

地上从一层能被鞋底沾起到一踩就是一个结实的脚印,也有了“咯吱,咯吱”的声音。

走出工厂的工人的脚印很快就被雪花掩盖了,像从没有人走过。

石鹏站在窗前,红星轧钢厂的兴衰,工人能否吃上饭都在他的心里,和他紧密相连,他忽然明白了那拿着好酒来求援的塑料厂郑厂长的感受。

一眼看去,在雪花飘飞中烟囱冒着黑烟,车间里冒着白气,没有重量的雪花像压在了他的心上,新车间的出路在哪里呢?我拿什么拯救你要关闭的小车间?

因为下雪回家的人很少都在食堂里吃饭了,陡然增多的人让各个食堂有些准备不足。

石鹏没有去和工人挤食堂,他也没什么胃口,新车间是他一手缔造的,要是终结在他的手里,就是笑话了,他也有着自己的骄傲。

现在的街道还不是四车道,八车道,顶天算两车道,两边林立的铺子的幌子都在雪中静静的不动,只有孩子们欢快的在奔跑打闹。

来往的都是匆匆的人群,骑车的都是低着头,怕车轮打滑摔个丢人的腚墩。

一些半大小子和精神小青年或叼着烟在雪里装酷或骑着车急刹之类的表演。

结实的大二八杠不怕摔,几个人一起坐都没事,能驼几百斤,就是车瓦是最容易受伤,有些老车这轮上都是光秃秃的,就怕雨后雪后的泥泞,甩的身上哪都是。

这自行车照后世的车差远了,只能……嗯?我忽略了什么?想想,石鹏无意识的抬头望向身边走远的自行车。

是这个,我一直被思想禁锢了,怎么就没想起改进呢,笨啊,真是猪,石鹏想大骂自己是蠢猪。

“小冰,变速自行车的资料你有没有,尤其是齿轮的?”

“宿主,有的,几十年前的技术有记载,最新的发展情况也有。”

“那就一切都没问题了,看来我还是时不时的要休息一下才会有灵感,才会有想法。”

明天找杨厂长请假,一定请。

中午的饭石鹏吃的是每天的一倍,一遇到事石鹏陷入苦恼饭量就会下降,这饭量一涨,秦淮茹知道石鹏是把心事想通了或者难题解决了。

“下午就去找老杨厂长请假,明天在家呆一天。”

“鹏哥,你这是把啥事解决了,胃口都上来了?”

“还能什么事,新车间的事呗,是我开创的新车间,要是再倒闭在我手,你男人我的多丢面,咋面对那些工人啊。”

“和我说说呗,咋解决的?我知道你会想到办法的。”

“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生产新产品,只有新才能走在别人前面,我们吃头一口肉,后面的汤就让给别人吧。”

“那你这回准备什么新产品了?还是家家能用的吗?”

“可以说家家都能用,但是要小众些,并且贵,就是自行车。”

“自行车?那个提议你不是不同意吗?说是什么竞争激烈,蛋糕被分的差不多了,都是国营老大,没什么优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