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一章 不识抬举(1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2304 字 2个月前

不仅仅是在清军的控制区,太平军控制区的百姓生活也非常困难。

自明清以来,北方的粮食就一直需要南方补充。

手段有政府行为,有商业行为。政府行为,比如每年运到北方的漕粮。

商业行为是民间自发的,南方的商人会因为北方的粮价更高一些,主动将粮食给运送过去。

现在南北之间因为战争停止了粮食的输送。

这就导致北方普遍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

杨秀清进入关中之后虽然基本上消灭了豪门大户。

手上掌握了大量的财富,但是依然缺粮。

他现在手中有钱,但是买不到粮食。

“陛下,现在派人下去征粮,百姓们会不会说咱们出尔反尔。”

太平军进入关中之时曾经说过人人有田耕,一年之内不征粮。

他们一开始也确实是这样执行的。

因此太平军建立府兵得到了关中百姓的普遍支持。

杨秀清也因此在此处站稳脚跟。

现在他定都长安,建立太平天朝。自任天朝皇帝。

关中百姓无人反对。

这次安徽惨败,让太平天朝失去了东边的土地。

仅仅依靠关中是养不活二十万大军的。

现在他们还要分兵去驻守汉中,石达开走的时候几乎将汉中的粮食都带走了,因此他还要将关中的粮食输送到汉中去。

“既然没有收他们的粮食,说明这些人的手中还是有粮的。既然如此,由官府出面去买他们的粮食如何?”

杨辅清知道这可能是唯一的办法。只能遵照执行。

山西洛川四圣村。

传说,轩辕黄帝和嫘祖,岐伯,伧佶在此聚集,传播文明。所以名“四圣”村。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村落。

曾经这里应该到处都是森林,土地肥沃。

不然四圣又怎么会选择在这里传播文明呢。

文明的诞生是以生产力为基础的。拥有一定程度的社会生产力,农民生产的粮食能够产生剩余,才会让一部分人脱离劳动从事创造文明的思考工作。

高初九是村中的一户农家。洛川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百姓主要种糜子、小麦。

还有一些人种植土豆。

土豆是新物种,松软的黄土非常适合土豆生长。

此时的土豆还没有后世那么高产,但是比糜子、小麦要强多了。

正因为如此,陕西的人口这些年恢复了很多。

明末那段时间,陕西是最乱的地方,基本上是十室九空。

现在的陕西人口可是比明中期还要多。

高初九家中以前有五亩田,去年秋天一共收了两担糜子和五担麦子。

秋收后,朝廷的税吏就早早下来将糜子和麦子基本上全都收走了。

高初九知道,这些粮食就不是他们能够吃到的。

好在家中还有一亩坡地种了山药蛋子。

陕西人种植山药蛋子到了秋天的时候就直接放在田里,吃的时候再挖出来。

主粮都是给官府的赋税,这些不挑地的山药蛋子才是百姓过冬的粮食。

可是在入冬的时候太平军杀来了。换了官府,大家担心要重新交税。

百姓们不喜欢朝廷,又担心太平军杀来会闹起兵灾。

好在这波太平军还算不错,进来之后,按照人头分田地,还免了税收。

村里的地主家被抄了家,其他人却没有受到影响。

初九的家中还额外分了十亩地。

只是现在已经是冬季了,田里种不了东西。

“咚咚咚……”铜锣的声音敲响了。

这是县衙中来人了。

老百姓不喜欢这种声音。县衙来人总没有好事情。

“听好了,天朝今年不收税,但是天兵要吃饭,陛下下旨每户人家按照家中田亩数量卖粮给天朝,一亩田要卖五十斤粮食。按照官价收购。”

杨辅清算了一下,天朝粮食的缺口在一百万担左右,按照这个数量给每个府县下了指标。

县里面一开始只是贴出告示要收粮。

小麦一担一两五钱银子,糜子一两银子一担,杂粮按照五钱银子算。

但是这价钱比市面上的要低多了。

天朝这边似乎也没有粮商。

太平军消灭了地主士绅,也将商人的财富都给没收了。

只留下了一些小商贩。

所以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参照。

他们只知道自己家中的粮食勉强够家人吃的。

初九家里的一亩土豆已经吃了一多半。

现在剩下的只够吃到春天,到时候可以去搞点野菜什么的。

“当家的,怎么办,官差说了,要是不卖粮食给官府就是居心否测,要将分给咱们的田给收回去。”

初九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家中只剩下救命的土豆,还有作为来年种子的糜子、麦子。

这些东西都不能动。

“真他娘的混账,这哪里叫买啊,简直就是强买强卖。咱们家一共十五亩田,那就是七百五十斤粮食。这么多,我们到哪里去凑哦。就是将田里的山药蛋子都给挖出来也不够啊。”

……

华族缺粮食可以向南洋地区转嫁,但是他们没地方可以转嫁啊。

无论是满清还是太平军,他们都只能转嫁给百姓。

高初九家是铁定交不出粮食的,他家的田真的被收回去了。

不仅仅是分给他家的田,还有他家自己的田也要被收走。

初九去找县衙理论,结果被安上了一个清军间隙的罪名抓了起来。

他的老婆给关在了女营干活,孩子被送进儿童营。

高初九原本好好的一个小农家庭就这样毁了。